APP下载

重庆谈判:三国四方博弈

2011-12-31周明杰

领导文萃 2011年22期

  美苏联手劝说国共两党不打内战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欧洲战后事务和对日战争问题。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协议规定: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并与国民政府缔结一项同盟条约。有关中国的条件是:保证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权益,恢复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管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该协定还满足了苏联提出的维持外蒙古现状的要求。此外,罗斯福、斯大林还对中国战后问题进行商定,决定劝说国共两党不要打内战,要实现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的统一。这样,三巨头已勾勒出战后世界格局的蓝图。
  《雅尔塔协定》是美苏两国为实现各自利益,以牺牲中国主权的一次妥协与交易。通过协定,美国确认了苏联所需要的“优越权益”,也承认了中国的绝大部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实际上形成了美苏共同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协定事关中国主权,可是作为同盟国四强之一的中国却被排除会议之外,事后又对中国政府严格保密。这是少数大国主宰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的表现。
  “三国四方”各自谋算
  遵循“雅尔塔格局”,抗战胜利后,“三国四方”,即美、苏、中(国、共)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各有自己的谋算,由此展开了一场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
  美国:在雅尔塔会议对苏联的让步,不仅换取了苏联出兵打日本,还达到让苏联支持国民党,而不支持中共的目的。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听信于美国的中国,以便遏制苏联和充当用来抗衡亚洲共产主义的主要支柱。为有效地控制中国,美国采取两手策略:一面支持蒋介石玩弄“和谈”,鼓励国共政治协商,要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以实现中国在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另一面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扶植国民党政府,支持蒋介石垄断对日的受降权,调派军队、飞机和军舰,将远在后方的国民党军队,快速运往华南、华东和华北各地,帮助抢占战略要地,为以后争夺东北创造条件。
  苏联:切实谋取了战后在中国的优越权益,但不愿意中国成为受美国控制的附庸国,竭力抗衡美国在东方的扩张政策,同时又害怕因支持中国人民革命而卷入美苏战争,尽力寻求同美国妥协。在美国的斡旋下,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为首的中方代表前往莫斯科,同苏方代表斯大林、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等举行会谈。经过讨价还价的谈判,8月14日,中苏两国正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的签订,使《雅尔塔协定》中苏联所要求的优越权益以条约的形式公开化、合法化。
  国民党:控制着全国政权,在军事力量上占着绝对的优势,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苏联的条约承诺,使其决心用战争手段来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但要实现这种愿望,当时的客观条件还不具备。一是苏、美、英三国都不赞成中国内战;二是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三是蒋介石内战的准备还没有完成;四是国民党政权专制独裁,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采取两面手法:一面垄断对日受降权,加紧发动内战的准备。另一面发动和平攻势,愿意同中共谈判,企图让中共交出军队和解放区,以达到兵不血刃而消灭人民革命力量之目的。
  中共: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已拥有亿万人民的解放区和百万军队的军事力量,是唯一能与国民党抗衡的政治力量。抗战胜利后,遵循中共七大的方针,力求通过和平的道路实现社会政治改革,争取和平民主,达到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的目标。针对蒋介石的伎俩,中共采取两面策略:一方面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与国民党争夺对日受降权,迫使日伪军向人民军队投降;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响亮地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寻求实现和平民主的道路。
  《双十协定》公布第二天蒋下达进剿“密令”
  8月中下旬,蒋介石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团结建国大计。蒋介石以为毛泽东可能不会来重庆,其如意算盘是:如果毛不接受邀请,说明中共不愿意谈判,不肯合作,他便可以向国人宣布:中共不要和平,从而把内战的责任强加于中共。毛泽东本意也是不想去,但斯大林打来电报,要毛去重庆同蒋谈判,说不要反对蒋介石,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毛对此极为不快,但最后还是决定去谈。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乘专机由延安抵达重庆。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揭穿了蒋玩弄和谈的真面目。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就来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辨是非,这场戏就大有价值了。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对于这次谈判,中共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一开始就向国民党代表提交了11条提案,表明中共主张和平建国的原则立场。会谈共计12次,“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两个问题,成为争执的焦点。因国民党坚持要中共交出解放区和军队,谈判一度陷于僵局。谈判中,中共作出必要的重大让步,历时43天,10月10日结束,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
  事实上,国民党对于谈判没有和平诚意,国民政府谈判代表王世杰、张群等没有认真准备,一切提案都由中共方面提出。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向晋绥、晋东南解放区发动进攻,直接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兵力达80万人。就在《双十协定》公开发表的第二天,蒋介石下达进攻解放区的“密令”。其实,中共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故丝毫没有放松警惕,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反击,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犯,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