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阀时期谢安的人际关系

2011-12-31倪政兴

领导文萃 2011年22期

  西方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六度分隔”,任何两个不相干的人,都可经由六个人连结出某种关系。在这样复杂的世界里,任何人事都是环环相扣的,世界如此之小,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南美洲一只蝴蝶扇扇翅膀也会引起太平洋的海啸。通过裙带关系,一个人拍脑袋,引起全国震动也是合情合理的。
  谢安的人脉,一方面是通过清谈、辩论沙龙以及游山玩水时搭建,另一方面是通过婚姻巩固。
  朋友值千金
  谢安热衷于参加清谈,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入世水平,增广见闻;最重要的是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影响面。当时清谈参加者裹挟了几乎所有高官、名士、高僧,分为在朝、在野两个中心,谢安可以说是在野派的领袖,包括谢家兄弟和许询、王羲之、孙盛、孙绰、支道林等人。在朝的是京师建康,包括司马昱、桓温、王濛、刘惔、殷浩、阮裕、王脩、王胡之、韩康伯以及竺法深、于法开、于法威等高僧。作为在野派领袖和后起之秀,谢安跟大家PK,自然大受欢迎。这样的沙龙,让谢安顺利结交许多达官贵人以及出没于达官贵人家的闲人们。
  这些人中,跟谢安关系最铁的是孙绰等人,他们在一起,也不仅仅是玩伴这么简单。
  孙绰是世家子弟,王羲之是在职地级市市长,当时第一流家族琅琊王氏的人,跟他们的交往,可以直接了解上层动态,直接把到政治跳动的脉搏。
  至于名僧支道林,学问跨佛、玄两门,他的得意之作是跟冯怀关于《庄子·逍遥游》本意的论战,引起了玄学界的关注,名声大振,后来解释《逍遥游》便采用支道林阐明的义理。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比如许多和尚讲玄,这是中国学术主流由玄学向佛教转化的征兆。
  支道林虽然是僧人,但是他经常出将门入相府,而且也有许多高官到寺院来。僧人在中国,类似牧师在欧美,正因为他们是方外高人,所以高官们对他们客气相待,愿意跟他们聊天。与名僧人交往,谢安既能了解政坛动态,自己的点点滴滴又很容易传到掌权者耳中。
  裙带关系
  在皇权社会,国家是皇帝的“家天下”,儒家添油加醋,定下三纲五常:老婆要听老公的,儿子要听老爸的,下属要听领导的,整个“国”变成一个大“家”。在家天下的大前提下,所有的公事,都可以简化成私事,为人处世需要交情,人情大于法律。大家热衷于通过裙带关系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
  东晋时候士族政治地位的建立与巩固,有两个重要依赖因素:
  一是靠士族成员在政治德业方面的成就;
  二是靠士族阶层在婚姻伦常领域的彼此提携与利用。士族之间通过联姻形成共同体,士族和皇族之间,也通过尚主纳妃而连为一体。
  越是政治德业相当、“门当户对”的家族,相互通婚的可能性越高。魏晋以来士族间的通婚,存在有两种情况:一是所谓的“世婚”,即累世都有姻亲关系。这种婚姻既包含有伦常交好的因素,同时又不排除某种政治目的性。二是借助于婚姻“伊我相顾”的彼此提携与利用,所谓“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贵”。
  谢家的崛起,裙带关系起了很大作用。国家的首要裙带关系,自然是与皇家的裙带关系。转两个弯之后,谢家跟司马家真的还能搭上关系。
  一是康献皇后褚蒜子,她是谢尚的外甥女。康后临朝的穆帝永和至升平年间,谢尚在政治上屡次被提擢重用,从闲职黄散一直做到封疆大吏豫州刺史。
  二是刘惔的关系。谢安的妻舅刘惔是几方面都吃得开的人物,他是汉朝皇室后人,同时也是晋明帝女婿,跟桓温是连襟,论门户、资望,刘惔高于桓温,当年皇族因为桓温年轻有为,而且又是皇亲国戚,所以不断重用他。
  东晋一朝,最顶尖的家族依次是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以及最后代晋而立的刘裕家族。
  跟顶尖家族结亲,可算是黄金裙带关系。
  东晋前期,控制中央的是琅琊王氏,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也就是琅琊王氏和司马皇室共同统治天下,所以琅琊王氏是头号贵族。当时可以与琅琊王氏抗衡的是盘踞建康上游的荆、江二州的颍川庾氏。
  谢家跟王、庾二族都是姻亲:谢道韫是琅琊王氏的媳妇,谢尚女儿是颍川庾氏的儿媳妇。
  王、庾为了江州争斗不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朝廷就希望起用谢氏以平衡王、庾二族,所以谢尚才趁此机会得到豫州。
  东晋穆帝以后,以中枢司马昱、殷浩为一方,以桓温为另一方形成政治对峙。谢家跟殷浩也有亲戚关系。
  谢氏的联姻关系有三个特点:一是跟同乡通婚,比如跟陈郡袁氏;二是注意信仰,比如重视跟通玄世家联姻;三是重视通婚家族的身份地位。此外,还特别重视“亲上加亲”。在谢玄这辈人14个婚例中,没有一人与世族之外的人通婚,2/3以上的人联姻王、袁两族,还有的主要是跟殷、庾、郗等著名世族联姻。当然,由于过分注重门第,就不可避免地把固定的几个家族当成经常通婚的对象,婚姻中错综复杂的重层关系和中表婚、异辈婚大量存在。比如谢尚娶同郡袁耽妹妹,但他女儿又嫁同郡殷浩堂弟殷歆,而殷浩又是袁耽妹夫,殷浩跟谢尚是连襟,同时殷浩又要叫谢尚亲家;谢玄女儿嫁袁质儿子袁湛,袁湛妹嫁谢玄侄子谢重,等等。
  (摘自《门阀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