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否超越中国?
2011-12-31纪思道
领导文萃 2011年22期
民主的印度或许终能超越中国
□纪思道
我认为,印度依然远远落后于中国,它面临着巴基斯坦极端主义势力带来的威胁,它需要更加深化自己的经济改革,而且它还是乐意接受效率低下乃是宇宙的自然法则。印度的教育体系和医疗体系都是一种耻辱,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虽然孟加拉国相对更为贫困,但是它在这方面要比印度做得好很多。尽管如此,印度对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已经开始。婴儿死亡率在逐渐下降,选民们也在努力争取更好的治理;从经济竞争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印度在未来几十年里拥有三项优于中国的有利条件。
第一,印度拥有独立的新闻媒体和联系基层群众的公民组织,它们正在渐渐成为打击腐败和效率低下的监督机构。我预感印度的政府腐败已经达到了它的最高点,其状况正处于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在中国,贪腐则是在持续恶化。
第二,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可能会被人口老龄化问题拖慢发展速度,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更为年轻的特点将会为其带来“人口红利”。印度人口过多依然是一大难题,所幸每名妇女现在只平均生育2.6个孩子,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
第三,除开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爆发了不光彩的反穆斯林流血冲突外,印度在处理涉及宗教和民族的紧张态势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印度凭什么赶上中国?
□宋鲁郑
尽管印度是一个贫穷、落后、腐败、族群歧视、宗教冲突严重的国家,但却仍被西方所看好。对于纪思道认为印度优于中国的三项条件,我觉得值得商榷。
一是印度拥有独立的新闻媒体和联系基层群众的公民组织,而且正在渐渐成为打击腐败和效率低下的监督机构。
但纪思道没有解释何以印度独立60多年一直存在新闻自由和公民组织,但却一直无法解决严重的腐败,何以现在它就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腐败的真正根源在于贫穷。透明国际认为中国的廉洁程度十多年来一直在提高(和纪思道的结论相反),也和中国经济十多年一直在高速发展相对应的。只要印度解决不了贫困,就永远无法摆脱严重腐败的状况。
二是印度有人口红利,而中国人口红利正在走向结束。但问题在于,人口红利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两个条件:一要接受过基本教育;二要大规模的工业化。如果没有这两条,人口红利毫无意义。今天的印度,文盲率仍然相当高,工业化更是极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何来人口红利?恐怕都只能是人口包袱罢了。
三是印度的种族、宗教矛盾开始缓和,而中国的民族紧张还在恶化。
但纪思道忽视了中、印两国此类矛盾量和质的差别。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无神论国家,所以既没有西方常有的宗教迫害,也没有西方常有的宗教战争,对各种宗教信仰也往往持宽容和包容态度。这和印度不同宗教之间历史上就有积怨完全不同。
民主的印度是否能够赶上中国,还可以观察一下中、印、俄三国历史上的此消彼长。中国历史上一直领先于印度(应该归于制度领先的结果吧),但只有移入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中华民国时期,才历史性的第一次落后于印度。俄罗斯自从近代崛起超过中国之后,无论是沙皇时代还是苏联时代就一直遥遥领先。苏联解体前,GDP是中国的四倍。但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叶利钦的民主时代,俄罗斯一落千丈,直到今天也仍然未能恢复元气。
所以,印度之所以赶不上中国,或者是由于它过早的实行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从而制约了这个国家问题的解决;或者它在殖民者离开后,不管是否适合自己(政治制度也好,经济制度也好),都不得不接受一切殖民地时代的遗产——我们可以看看全球,西方殖民者被迫离开后,留下的究竟是稳定、发展还是动乱就一目了然了。
(摘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