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后的绩效评估

2011-12-31邓鑫

银行家 2011年12期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接受注资始于1998年,从2003年开始至今是注资及上市的主要阶段,要合理评价我国银行的注资效果,并非易事。其一,注资的原因复杂;其二,注资模式多变,不易统计判断;其三,注资效果评价的角度与指标多种多样。一般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方法存在不同体系,前沿理论也不断发展,实际运用和操作中也出现了方法和结论上的差异。本文考察的时间区间为1999~2010年,考察视角包括微观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和宏观综合绩效三个方面。
  
  注资的微观财务绩效
  基于银监会通常的标准,笔者主要选取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和盈利能力三方面指标来反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微观企业性绩效。
  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的达标问题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尽管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隐性的“国家声誉担保”,以及稳定的储蓄存款,资本充足率指标仍然需要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1998~2003年期间,财政部发行了30年期特别国债用以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状况,但这一时期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除了中行外,其他银行基本都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建设银行2001年例外,达到8.3%)。
  2003年后,财政部与汇金公司大规模外汇注资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后,资本充足状况明显好转,2005年工、中、建三行均达到8%的要求,并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农业银行由于政策性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曾长期处于资本充足率为负数的情况,最低值接近-20%(2003年),到2008年,农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同时也实现了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任务。到2009年四大行都超过10%,且2010年均继续提高。如图1所示。
  不良资产率
  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曾是压在国有商业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对银行经营成果和资本金安全都造成了重大威胁。国际一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通常在5%以内,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在1997~2002年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四大行的不良率都徘徊在25%~35%之间。相比股份制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高出近15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1997~1999年间,不良贷款率都迅速攀升,在1999年达到最高水平;2000~200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一阶段四大行剥离不良贷款1.4万亿元,但2002年末不良贷款仍高达20770.36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66.9%。
  2003年之后的几年间则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善,不良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近几年里,各行采取三种方式从自身内部消化银行不良贷款:贷款减值准备、当年净利润和资本金及所有者权益。按照时间先后,工、建、中、农分别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8 年出现了大幅下降,直接原因是各行在当年核销了大额政策性不良贷款。至2006年,除农行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已实现5%以内,达到了国际一流银行的指标。至2008年,农行经过财务重组后资产总额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实现了5%以内的不良资产率。
  盈利能力
  2002年以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大多不超过5%,其中最低值是农业银行的-36%(1999年)。而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2003年对 美国前20名银行的平均资本利润率是24%,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业仍有很大差距。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也远远落后。以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为例,2002年这两家银行都达到了10%~20%的水平(数据来源:各银行年报及其他公开资料)。
  2003年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不良资产剥离、政府注资、上市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造,使其资本利润率大幅提高。各行在注资之后,其资本利润率都迅速上升,随后逐渐回落。以中国银行为例,2005年上升至23.4%的水平后,2008年又回落到12%,到2009年才平稳回升至14%。目前,三大行的资本利润率基本都处于14%~17%的水平。由于农行的财务数据公开不完整,图3呈现了为除农行外的三大行资本利润率的变化情况,
  此外,其他盈利性指标也都有明显好转,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等指标的升幅都较为明显,其中,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年度数据相对最完整,它反映了注资前后各大行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情况。2003年时,国有商业银行ROE还远远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后差距才逐步缩小。可见,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上述两个因素(资本规模和资产质量)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对不良资产的处理,的确有利于资产质量好转和利润释放,对ROE 具有明显增厚效应。总的来说,作为银行出资主体来说,已经逐渐开始产生微观收益。
  
  注资的公司治理绩效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走市场化道路,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在注资之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公开发行,逐渐转变为股权相对分散的公众银行。这一转变过程有利于银行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改善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问题,形成有效地监督和制衡机制。其主要收获可以归纳为:
  明确了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的模式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了由央行一手包办的“大一统”阶段,发展到多家共管局面,现阶段参与管理中央所属国有金融资产的有央行、财政部、发改委、中组部、银监会、汇金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其中汇金公司向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后,已明确成为了大股东或实际出资人,并拥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股价核定、派驻董事人选等重大经营决策权。财政部尽管名义上只拥有工行和农行的30%~40%的股权,但实际上还通过其金融司负责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基础管理,担负着出资人的大部分职能。应该说,汇金公司和财政部的注资在形式上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出资人的实体化,同时也巩固了国有制在银行体系中的绝对控股地位。表1呈现了目前四大行股东持股比例前5名。
  股权结构多元化
  引入战略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单一性。其中外资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不仅为补充银行资本金提供了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鉴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先进经营理念与管理经验,快速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以此帮助市场提升信心,确保国有商业银行IPO圆满成功和市场价值的提升,为国有商业银行持续改革提供新的动力。
  公司治理整体框架的初步形成
  目前,四大行都已相继完成了股份制公司改组,并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规范的体系,设立了包括董事会及下属各专门委员会。其中,战略投资者通常会派出代表股东作为董事,参与银行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行使股东和董事相关权利。这一有效机制,促进了银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对于政府行政性干预,指令性贷款、发放股东关联贷款都起到了防御作用。
  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有所提高
  在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开始完善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内部全部建立起来。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类别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面。银行战略投资者签订了技术协助协议等风险管理合作方案,有力提升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工行董事会中的高盛董事成员就在资金业务规划、风险管理战略等方面积极向工行传递经验,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同时外方与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投资合作伙伴,也可以分享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和机构网络,获取理想的投资收益。
  
  在内部控制方面,董事和股东们除了关注分红和融资便利(实为关联交易)之外,管理理念上出现了革新,股东更关注银行的长远发展。从银行年报中发现,董事会对关联交易的审查更加严格,关联交易明显减少;董事们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更加关注,在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或接近临界值时,外方股权董事和独立董事明确提出对分红预案的反对意见。
  
  注资的宏观综合绩效
  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典型的国有企业性质,并且掌握着全国绝大多数的金融资源,在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肩负着为国有企业提供资金供给和传达政策信号的重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考察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问题。
  宏观政策传导效果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前进轨迹密切相关,信贷政策是国家非常重视的宏观调控手段,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中国银行业则是这项调控措施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通道也是唯一通道。2003年以来,中国银行业资产呈非平稳的增长态势,银行每年贷款投放都出现趋同的季节性规律,在年度总量控制下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除了季节性规律外,还存在抵御危机稳定经济的政策信号,2009年全年以超过往年两倍的信贷投放规模,传导政府主动注入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信号。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国有银行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文化产业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保障金融稳健和安全,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战略性项目建设,支持“三农”发展,强化民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逆周期支持经济增长。此外,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应对地震、泥石流、干旱、洪涝、冰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以上几点说明,在注资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是支撑着国民经济中的信贷投放和流动性充裕的保障,它验证了国有商业银行非盈利目标的一面。作为政策传达的重要通道,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市场流动性的释放和回收,从而达到刺激经济或给经济降温的调控目的。
  一般来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不可避免产生冲突,如不良贷款等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但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社会责任正在产生积极的宏观绩效,注资后的几年里笔者注意到这种宏微观之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以国有商业银行的税收贡献为例,截至2010 年,工、农、建、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税收贡献合计已达到1661.71亿元,比2002年的16.48亿元提高了100倍,比2002年的16.48亿元提高了66.16倍,说明逐步向市场化靠拢的运作机制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渐成长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国际大银行。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每年按照资本、利润等多项指标公布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最近几年中国的多家大型银行表现出持续发展态势,2010年工商银行盈利能力排名第一、资本排名第七。另外,中国共有84家银行跻身全球前1000家银行之列,它们的总资本占到前1000家银行总资本的9%,而税前利润高达前1000家银行的25%。
  从各个竞争力要素的比较发现,在经历金融危机中,国际上知名的大型银行都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它们的利润普遍大幅下滑,但规模仍在扩张,稳健性有所加强,增长趋势并未改变但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未完全恢复。而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依然保持了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利润这一因素正是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可以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等股份制改革的一系列过程,也是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历程,目前在资产管理、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但是仍然需要在产品创新、资产运营、本地市场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也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对照发行价计算,截至2010年3月,建行的股价上升幅度已超过100%,中行和工行的A股价格升幅也分别达75%和65%。从股票市值看,次贷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6月底,全球市值最大的15家银行中,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位居前三位。次贷危机后全球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不确定因素增多,严重打乱了世界大银行的市值排名,从前占据前列地位的银行排名纷纷下滑,而我国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则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10年12月底,工行以市值2394.9亿美元位列榜首,建行、中行分列第二和第五。同时,2010年工行在全球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市值排名位列第四。
  上市后的银行股价表现良好,表明了市场投资者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与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中,其国有产权制度和政府声誉担保的因素至关重要,正是政府与银行这一特有的联系纽带强化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和资产安全性。尤其在危机过后整个金融业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的优越性得到了极大地凸显。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