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如何保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
2011-12-31王素英
新闻世界 2011年9期
【摘要】数码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把握可以有力增强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和照片的表现力,更好地为新闻摄影服务,使其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否则,将损害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甚至危及到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字时代 新闻摄影 真实性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在时效性和空间上的竞争愈演愈烈,摄影记者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于一身的网络媒体的冲击, “传统”摄影记者如何快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图片传播需要,已成为摄影记者“突破瓶颈”的当务之急。如何利用现在的数码技术更高质、更快捷地为报纸服务?如何在数码时代保证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数码图片的调修到底该有怎样的度?这些都是目前摄影记者所面临的问题。
一、数码技术为造假提供了便利
数码摄影给新闻摄影技术带来众多的变化,特别是数码摄影图像的存储、处理、传输的方便和快捷,提高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和表现力,从而提高了新闻摄影这种新闻报道形式与电视新闻、网络视频的竞争力。因此,虽然数码摄影技术近几年才达到了新闻摄影对图像质量要求标准,但是,它已经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广泛应用和普及。速度与效率是数字摄影技术带给新闻摄影最显著的好处,而这一点正为新闻摄影在确保新闻时效上最重要的倚重,如今各大报纸、网站,数字相机已经高度普及。
不过,随着数码摄影技术逐渐在新闻摄影领域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相对容易,给制造假新闻照片带来了方便。前两年,曾闹得沸沸扬扬“藏羚羊”假照片就是一个实例。那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照片,当初看到它的时候曾经让很多人眼前一亮:青藏铁路上的火车和野生动物通道上的藏羚羊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多么精准的一个决定性瞬间啊!所以之后照片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作者也获得多项殊荣,但是后来经证实,《藏羚羊生命中的十道难关——铁路关》摄影作品是被PS过的假照片。2005年获首届华赛自然及环保新闻类金奖的《广场鸽注射禽流感疫苗》图片造假事件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的出现,让很多人一度疑惑: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原则,也是底线。要没了原则,那些孜孜以求的新闻人,那些为了真相赴汤蹈火的新闻人,那些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新闻人还该追求什么?
二、数码技术处理需要有个“度”
对于新闻图片是否允许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加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摄影界便有人提出,新闻照片能否在计算机上进行“二度创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将此视作对照片真实性挑战的洪水猛兽,于是提出“适度修改”的原则,即在保证构图框架、拍摄主体、本质真实的前提下,可对局部的、非本质的细节进行修改。如原照片模糊或画面暗淡;为突出主题进行剪裁;对无关主题的杂乱背景进行处理;对原照片中不理想的细节进行补救,如被拍摄人物闭眼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批评性、揭露性照片中出现非批评、揭露对象时可采取模糊或“移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也有专家强调对照片的加工处理,绝不能更动的是:对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不可无中生有、移花接木;不能增加或替换新闻现场当时的背景场面;不能为了刻意美化画面而进行大幅度修改等,以保证新闻摄影的“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的原则。但是,每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和每一家新闻机构把握运用的“度”显然大不一样,导致数字照片“修版”和“合成”的情况屡屡发生。
新华社高级记者刘卫兵在谈到假照片时认为:一部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由无数真实的新闻图片构成的。如果这些照片是虚假的,我们的历史也就不是真实的。20年新闻摄影实践中,我特看重“真实”二字。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摄影,没有新闻摄影,我们这些摄影记者就该回家了!我一贯主张新闻摄影记者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摄影,拍照容不得半点掺假。
《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文澜表示:画面的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所在,如果一味的追求画面的效果,但对画面随意合成、拼接、修改等违背真实性原则的做法,都应杜绝。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图片编辑卡夫德在2003年该报曝出“伊拉克前线”合成假新闻照片事件以后说:“布莱恩·沃斯基的行为完全不能接受,他损害了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的读者不再信任我们,那我们将一无所有。”
三、应对数码摄影技术造假要多方“出手”
在目前数码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的大量应用,的确可以让“制假”做到几乎天衣无缝,让人真假难辨,让媒体防不胜防。依靠过去的“打假”手段,似不能解决问题,须建立起适应数码摄影技术的行业管理规范。一是加强新闻摄影行业的管理,规范新闻摄影报道的行为,使新闻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做到有章可循,杜绝假新闻照片的蔓延。对出现利用数码技术造假的记者,应给予一定的警示,甚至清除出记者队伍。二是靠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我国著名新闻摄影理论家、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在谈到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问题时说:“新闻照片的真实性的问题是摄影记者职业道德的问题,而不是用什么器材、技术的问题”。三是针对数码技术给新闻摄影报道带来的后期处理方便、快捷,制假容易的特点,规范数码处理新闻照片的后期技术处理标准。
数码摄影技术作为一个新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正确把握可以有力增强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和照片的表现力,更好地为新闻摄影服务,使其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否则,将损害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甚至危及到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据了解,针对现在频出的假照片事件,中国新闻摄影协会及中国新闻学会在每年的新闻奖评奖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不允许有PS的照片参赛。为了杜绝假照片的浑水摸鱼,参赛图片必须提供原始底版,没有原始底版的,不管多好的图片,都一律PASS。如果发现有造假行为,该协会规定,作者及所在媒体5年内不能参加中国新闻奖评奖。这些措施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们的摄影记者以警示,确保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