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表达及引导

2011-12-31孙玮

新闻世界 2011年9期

  【摘要】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并在网络舆论上引起重大反响。网络舆论表达既起到了信息及时传播与监督作用,也带来了诸多“谣言”式负面效应。政府等公共部门预先沟通机制与预警管理水平非常关键,应加强与大众沟通以及建立起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应对制度。同时媒介在社会责任、引导方式与途径等方面应承担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舆论 表达 引导
  
  近年来,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让普通民众“谈食色变”。面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网络舆论一片哗然,各种声音层出不穷。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表达
  社会心理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约束力。网络舆论是近年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的舆论力量,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表达具有自由性,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不受自身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约束自由的表达自己对社会事务的看法。网络表达是每个网民的基本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等,不受他人干涉,并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ElisabethoelleNeumann)曾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诺伊曼认为,大多数人在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的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使一种优势意见强化,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的过程。而主流媒体往往决定了什么是“优势意见”。“沉默的螺旋”理论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假设强调了大众传播的力量。
  首先,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第三,由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网民在面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表达自己意见时,也呈现出这一鲜明的螺旋式舆论表现特征。以6月爆发的乙烯利香蕉事件为例。2011年6月,一则“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不实报道出笼,这一报道由传统媒体首发,网络媒体跟进,记者暗访视频与网友负面评论充斥互联网,迅速成为网络上的优势意见。这导致合理使用的化学催熟类药品喷洒的海南香蕉大量滞销。几天之内,香蕉价格下跌50%以上,人们对自己并不了解的乙烯利谈虎色变,即便此时有专家学者出来辟谣,他们的声音也在众声喧哗中沉没了,沦为劣势意见。网友对媒体曝光的所谓催熟视频反响极大,纷纷表示再也不敢吃香蕉了。
  二、政府的沟通机制与预警管理水平非常关键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水平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决定其对社会造成的冲击、损失的程度,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得失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分析2010“麻疹疫苗”事件可得到诸多启发。2010年9月1日,卫生部向公众宣布将在10天内对近1亿名儿童接种强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宣传刚出,网络上便开始流传关于此次接种麻疹疫苗不安全的种种言论,甚至有消息称,此次疫苗为外国赠送的“慢性毒药”。接种工作尚未展开,网络上已开始广泛流传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的有关专家”质疑此次疫苗接种的言论。其多篇博文被各大论坛广泛转载。很快,一位免疫学博士的质疑在网上广泛传播,这位自称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博士在博文中表示“如果是自愿,我不准备带女儿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随后,部分名人也在自己的博客中转贴了前述专家的部分观点,并质疑“联合国为何要对中国儿童蹊跷注射疫苗”。除了网络传播,还有部分市民接到短信,称此次疫苗是“外国赠送的产品,完全可能是慢性毒药”。由网络引发的这场质疑因此迅速扩散开来,当时许多网民已经注意到这则传闻并对此议论纷纷,有不相信的,也有表示担心的,更有部分家长则直言宁可信其有,坚决不让孩子接种疫苗。随着网络流言愈演愈烈,公众质疑与日俱增。9月6日~9日,卫生部网站连续刊登12篇文章,针对此次强化免疫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公开解答和网络在线解惑。国外在进行类似公共卫生活动时,一般会提前数月进行社会宣传,而国内相关部门“一刀切”以及忽视事前的广泛社会动员的做法加剧了公众的信任危机,麻疹强化免疫风波提示政府,公共卫生工作需要强化与大众的沟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还应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监管,严防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传播谣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收集的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们对此事件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建议、要求和情绪表现;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设,通过设置新闻热线,开辟政府网站专栏,建立手机短信平台等多种形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三、媒介应承担正确引导舆论的重任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最重要的传播沟通渠道,其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态度和传播行为在事件发展、处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11月,我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中第二则明确提出“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媒体在报道与食品安全事件相关的事件时应当正面引导大众,正本清源,以稳定民心为中心,做到以下几点:
  1、新闻媒体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在“西瓜膨大剂”的报道中,许多媒体记者只看到了膨大剂是一种西瓜生长过程中的添加剂,只看到了爆炸的西瓜而并没有看到更科学的地方,比如国家对这种添加剂是否允许使用。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快、新、异,忽略了科学使用添加剂对瓜果生长无害,对人身体也无害的这一点,但这恰恰是公众最关心的因素。信息的缺失造成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当添加剂被发现其危害时,新闻工作者应当辩证地看待其危害性,借助专业渠道,获取相关专业信息,实事求是,不能耸人听闻夸大其危害性,客观上加大公众的心理压力。在所有信息都充分公开透明的情况下,非专业的普通公众也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2、网络媒体要正面引导舆论
  新闻效果从某一层面上说是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这种社会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一传播效果反映了媒体的社会职责的履行情况。网络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时,既要关注业务层面的效果,又要关注社会层面的效果。由此出发,网络新闻的报道,不仅要正确报道事实还要达到正确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目的。在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中,媒体要对消费者的质疑给予解答、不安给予抚慰。
  3、网络媒体要避免同类信息重复传播
  “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冒出,网站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几乎都是报道“食品添加剂”对于人体有危害的新闻或是转载、评论,有的报道甚至是同一篇稿件在几个网站发表,这不仅浪费了网络资源,也耽误网民的阅览时间,同时会引起网民对同类信息的厌倦或是恐慌。为了更好的体现新闻事件的价值,网络媒介在新闻报道中应该为受众提供一个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信息环境,而不是同一信息的海量堆砌。网媒新闻工作者要有自己的立场与新闻报道角度,不能人云亦云,要找准一个报道切入点。
  4、媒体应该履行提高受众科学素养的职责,增强受众的科学判断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公众不可能对所有科学知识都深入了解,所以当食品安全事故中涉及到化学或生物科学知识时,因为平时较少接触而产生的陌生感往往会引起公众对添加剂的猜疑或恐慌,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辨别其中利害关系。如果媒体时常为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就能运用所知道的知识对事件进行一个理性的分析。5月的西瓜膨大剂事件中,著名的科普网站“果壳网”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造成西瓜开裂的因素很多,这牵扯到西瓜的品种、天气情况、肥料情况等诸多因素,正常使用膨大剂是不会带来健康危害的。作为生化博士的方舟子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西瓜成熟后在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下,本身就具备爆炸的条件,这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必然联系。他的言论迅速地在各大网站上被转载,事件逐渐平息。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与规范:09XXW008”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①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