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亏的境界

2011-12-31崔玲修思禹

英才 2011年12期

  汪潮涌 给予让我有价值感
  口述|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潮涌
  作为商业社会中的一员,难免会遭遇一些流言蜚语。偶尔,会有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评价,我从来都是淡然处之,不与人针锋相对。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过,这种忍让,并不意味着是任人欺负。对于一些怀有恶意的指责,我非常反感。也许,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会进行非常激烈的反驳。而我的处理方式则相对柔和,属于绵里藏针:不会把话说得很绝,但绝对是让对方可以琢磨的。
  我曾经在美国待了十年,直到现在,我对于美国人的AA制依然非常不适应。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因为清贫,我宁可选择不出去吃饭,也不愿接受AA制。后来,到华尔街工作后,有了一定的收入,我一定会抢着买单。我太太刚认识我的时候,对于我的这个“品质”,颇为赏识。其实,吃顿饭,又花不了多少钱,根本不算吃亏。更多的时候,它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手段。要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想让她成为你未来的另一半,怎么可以连顿饭都不舍得请呢。其实这也是我性格使然:自己是个男人,自然就是生活的强者,应该乐于去承担责任。在我看来,给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在和朋友的交往中,我亦如此。有些人会爱占些小便宜,这让他们非常快乐。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占的这种小便宜,并没有让我觉得吃亏了,我更愿意把这种“亏”看成是给予,这种给予者的身份,让我很有价值感。
  很多人会认为,生意场都是为了争夺利益而死去活来的博弈。但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我们在投资方面的理念是创造共赢。也许,刚开始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亏了,但从长期来看,则不尽然。
  记得我们当年投百度的时候,它的市值是2亿多美元,还没有实现盈利。当时投钱,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我们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对象。现在,百度的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亿了,我们的回报是120倍。所以,有时候,目光要长远,不能去斤斤计较一些小便宜。暂时的吃亏局面,在未来可能会形成双赢的局面。
  有些东西,注定是你的,就无论如何也跑不掉。还记得,1997年,张朝阳刚刚创办搜狐的时候,我们达成了初步的融资意向。但无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I n t e l当时以更高的报价抢了我们的投资份额。在搜狐上市之后,这部分份额飙升至7000万美元。当时,我非常懊恼。可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2001年,搜狐的股价一度下跌到1美元以下,I n t e l因此损失严重。后来,我们以较低的价格从其手里拿到了这部分股份,到现在,获得的回报也有几十倍了。所以有时候,韬光养晦,更是一种商业策略。
  我知道,很多人对我投资4亿美元收购法国船只组建“中国之队”帆船队的事情表示不理解,觉得这是一桩亏本的买卖,是砸钱。但实际上,我看重的,不是物质回馈,而是社会效益和精神回报。从2004年到现在,这个项目长期经营下来,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品牌价值。我们是投资圈里,是唯一拥有自己船队的公司。
  实际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对对方的估值。我不会刻意地去讨价还价,更多依靠的是自己的理性判断。如果这个公司的质量非常高,未来有非常看好的成长空间,我是不在意在价格上吃点小亏的。当然,如果对方给出比较出格的报价,我也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大家都应该顾及对方的感受,一旦成为合作伙伴,就应该实现共赢。
  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人生经历告诉我:只要不让自己的公司利益受损,不要为了业务去牺牲自己的道德底线,合理的吃亏,合法的吃亏,其实是在积善行德,是对自身的修炼。
  (采访|本刊记者崔玲)
  
  武克刚不玩“零和游戏”
  
  口述|香港通恒投资集团主席 武克刚
  吃亏是违背人的本性。所以,在我看来,没有人是愿意主动吃亏的。所谓“吃亏是福”的说法并不是很有道理。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那些愿意主动吃亏的人,其真实意图都是想换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说到吃亏,首先要搞清楚,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才是吃亏。很多在外人看来是吃亏的事情,当事人自己也许并不这么看。因为在当事人的心里,有着某种别人不知道的价值转换。在一方面看似吃亏了,却在另一方面有所补偿,甚至收获更多,这样怎么能算吃亏呢?以我的朋友陈光标举例。
  在外人看来,陈光标在慈善事业上动辄上亿的投入,在金钱上是吃亏了。但他心里却不这么认为。正因为有了那些“吃亏”的事,他得到了领导的接见,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在他看来,后一种价值的获得要超过前一种价值的损失,这就不算是吃亏。当DCiPlNG7P/p2nQ9QuG0NXg==然,我们不可以将陈光标的爱心忽略不计。
  其实,在个人生活细节上,陈光标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人。记得三年前,我曾和他一起去欧洲出差。回程登机之前,在当地买的一些商品可以退税。一般来讲,商务团很少有人去退税,一是手续繁杂,二是退的钱很少,不值得。可是,陈光标却不想在这方面吃亏。提着大包小包,在机场跑上跑下,硬是退回了这点关税。
  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想强调,对钱不在乎不是陈光标的本性。实际上他是在乎钱的。但与捐钱之后的精神回报相比较,捐钱这种在外人看似吃亏的事情,在陈光标看来其实是赚到了。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在其他方面有点损失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没有什么是可以跟自己的内心快乐等价的。所以,我的原则是:即花了钱,又不得不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才叫吃亏。只要能带来快乐,代价大一些并不算吃亏。
  我自认是个聪明人,很少吃亏。不过,酒后签合同多写一个零的事情,在我身上也发生过。这种亏,酒醒了要认。而对于“吃小亏免大亏”的状况,一定要当机立断。
  1994年,我在香港利用银行杠杆炒楼。当时,我买下了香港一座著名大厦的一层,成交额在1.5亿港元左右。当时,我们和银行的协议是,在向买楼房交纳完1000万港元的定金之后,只要我们公司能够自主筹措30%的首付——即4500万港元,银行就可以负责其余的全部尾款。等于我用5500万元办了1.5亿的事情。没想到,楼市狂跌,那层楼瞬间贬值,银行不可能再贷款给我们。如果坚持,公司就面临自己独立支付楼款的局面。于是我一咬牙,放弃了那1000万港元的定金,避免了公司更多的损失。
  我是个愿赌服输的人,这种亏吃了就吃了,应该老老实实认栽。所以,当我每每看到现在很多人,因为房价下跌而愤怒,继而去砸售楼处,就很为这个民族感到担忧。如果一个国家缺失法制框架内的契约精神,就无法拥有现代文明。
  有一种亏吃的不明不白,这是让我最恼火的。从2009年底开始,我们计划借壳上市。结果,三年的时间,近千万的前期费用,换来的却是从根本上的否定。不能简单地怪罪别人成心算计我们,我们只能说,是由于自己对政策理解不透,加之和券商的沟通不畅。今年7月,快刀斩乱麻,我结束了对这个项目的继续投入。好在,这个亏帮助我更好地判断了公司未来的走向。变通一种方式,我还会坚持不懈地走在“借力资本化”这条道路上。
  吃亏还有一种状况:当时看似吃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会与出发点大相径庭。
  1997年,我投资了云南红酒业集团。经过五年的培育,云南红的发展如日中天。当时,一家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到云南红考察。虽说是同行,但我并没有过多戒备,对其热情款待。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考察完后的一个月内,该企业背着我,将我公司里一整条生产链的团队的8人全部挖走了,这应该是我这一生中最愤怒的一件事。不过,我很快冷静下来,并对全公司的员工讲话:这样无底线、无信誉的企业肯定做不长久。那时候,走的人还会回来。果不其然,三年里,这8个人中有7个都先后回来。正是由于急功近利,这个企业根本无法实现发展,更无法兑现物质承诺。
  
  虽说,我不愿意吃亏,但我也绝对不会占便宜。我的处世原则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如果只想着去占便宜,则会产生很多矛盾。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不能玩“零和游戏”。做事之初不要只想着自己一家独赢。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就会变成双赢、多赢。
  (采访|本刊记者崔玲)
  
  
  李厚霖砸掉“钻石宫殿”
  口述|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 李厚霖
  1999年12月22日这一天,我会铭记一生。
  这一天,恒信第一家零售旗舰店——恒信钻石宫殿在北京东方广场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