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多媒体生物教学

2011-12-31贾桂康蔡琼枝叶丽

考试周刊 2011年48期

  摘 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关键词: 新课改 多媒体 生物教学 特点和优势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创建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在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同时明确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生物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对教学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进一步提出要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生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更好地达成新课程提出的总体目标。
  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综合处理和控制多种媒体信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生物教学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实施新课改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最早由皮亚杰所提出,他认为:认识既不能看作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有的,也不能看作客体内部预先确定的,因为客体只有通过主体内部结构作用才能被认知[1]。现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同时创建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生物教学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贯穿于整个多媒体生物教学过程之中。
  2.多媒体生物教学的优势
  生物新课改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体现这一理念上,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2.1多媒体教学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多媒体教学具有先进性、生动直观性等特点,可以在课堂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进取型学习。
  2.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3],形象、逼真地表示宏观和微观的生物世界,从另一个的角度展示生物世界的奥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变。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打破了多年来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开始现代化和多样化,而教学手段的变革又能够促使教师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从教学形式上看,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了原有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4],使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4多媒体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计算机多媒体能够通过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学生在诸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5]。这为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2.5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利用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6],有助于实施以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中以多媒体配合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使每一个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
  2.6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主动的、独立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学习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和发散思维,养成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7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以突出的方式恰当地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不再受时间、空间、微观、客观的限制。如将一些重要的概念、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平时难以观察的现象通过动画、影像等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结构由抽象变直观,由枯燥变有趣,由复杂变简单,从而更容易地获取知识,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3.结语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充分理解生物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多媒体的使用作恰当地定位,进行合理地教学,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的意义在于新课程理念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错误,要做到将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过来,而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姜广运.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08-109.
  [4]张新桃.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82-84.
  [5]汪发萌.新课改下的多媒体英语教学[J].龙岩学院学报,2004,(23(增刊)):141-143.
  [6]李晓莹.多媒体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2):76-7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113),百色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1J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