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
2011-12-31吴文
考试周刊 2011年59期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实践过程:建立学习共同体,确定分步骤目标,维持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班级 效果
前一段时间阅读了几本有关学习型组织的书籍,这学期,由于学生选科重新分班,我接手了一个班级——高一(9)班。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若沿用老办法可能见效很慢,甚至无进展。我就尝试着建立学习型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
我班学生都来自普通班,由于选择了历史、地理两门学科,走到了一起。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满分160)、数学(满分160)、英语(满分120)三科总分300分以上一个人也没有(全年级共171人),进入年级前300名仅一人(全年级总人数为581人)。为了改变现状,展望未来,师生明确了共同愿景:做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顺利进入心仪的高一级学校。
二、确定分步骤目标
1.第一次月考目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人数争取零突破。
针对前面所述现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人数突破零是有可能的,于是在全班提出第一次月考目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人数突破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在班级中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请学生想出可行的办法,并把这些办法上升为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班级规则。为了使学生遵守规则,我几乎每天在学生上课前就到班,学生放学后才离开,及时处理出现的偶发事件。
我和家长建立充分的信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并提供帮助孩子的建议,让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事业中来。
我还努力协调好科任老师的工作,我班九个老师中刚参加工作的5人,工作不满5年的1人。老师们为了使学生尽快取得较大的进步,都想多跟学生接触,多占用点时间,我就跟他们协调,给他们建议。
经过各方的努力,第一次月考,有1人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且进入年级前300名人数为2人。我及时把这一成绩向学生作了报告,肯定了全班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期中考试目标。
2.期中考试目标
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人数争取2人,进入年级前300名人数5人。
三、维持前进的动力
1.对现状不断质询,寻求更有效的途径。
整个班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个别学生学习不认真、不踏实;也有学生学习很认真,花时很多,效果却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重结果评价,但更重过程评价。
2.提倡合作学习。
我班不少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由于老师不可能和学生始终在一起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3.大张旗鼓地宣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性学习在高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完成,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在信息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知识。
建立了较完善的学习型班级,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期中考试中我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超过300分人数3人,进入年级前300名8人。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继续前进,取得更大的进步,难上加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美]Richard DuFour,Robert Eaker著.聂向荣,李纲等译.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美]Paul Clarke著.铁俊,李航敏等译.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系统.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