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与关之间的平衡
2011-12-31顾盼
考试周刊 2011年59期
摘 要: 本文通过思考开与关之间的平衡,来阐述教与学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思考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开关平衡 创新教学 复习引入 新课讲授 课后小结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各方面信息发展迅速,使得当今的教学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方面比较广泛的知识融合,让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认知和掌握。通过开与关即讲与学之间的平衡,阐述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创新教学即革除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专制、教条、划一、封闭等弊端,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努力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富有创造性,是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迸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必要条件。在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很多前辈、专家已经进行了钻研。我从自身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教学的重要性,即如何引导学生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放学生的思想,放飞他们的心灵,在开与关即教师教和学,讲与不讲之间平衡,适当地给学生时间、空间,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二、开关之间的创新教学
“画图”是一个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工具,是施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实践,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是模仿,不是创造,要创造就要自己动脑筋,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现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就是教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照画一笔,教师说画一个圈,大家想到就是接着画太阳,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我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教师掌握好开和关之间的平衡,即需要讲多少,讲到哪里就可以关,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想象的开的空间,他们就会比你预计的做得更好。我从复习引入时的开关平衡,新课讲授时的开关平衡,到课后小结时的开关平衡入手,营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复习引入的开关平衡
在传统的教学中,复习引入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就是提几个问题回顾一下上堂课内容,往往就是问题提出,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回忆时,就开始讲述答案,快速带过,让学生一览无余,根本没有来得及回味就已经进入新课的学习。这就是教师全部开了,讲得过多了,忘记了关。
在复习引入时,若能巧用关的艺术,设置悬念,适当地引导学生,从课的开始就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思考动力,从而提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一堂课的开始就变得生动,在开与关之间,教师适当地关,把讲述留得少一点,是不是会好很多呢?所以我在每次课的开始从来不会压缩复习引入这个好机会,而是少说,多引导。如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在之前一天学习了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在第二天的复习引入时,我会先帮助大家回忆一下转换方法,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出一系列的转换题目,要求小组一起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同时准确率最高。这样虽然牺牲了部分新课的讲解时间,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每个小组都希望自己组表现得最好,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有负责先计算的,有负责验算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很多,为我接下来讲新课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一开一关之间,效果有天壤之别。
2.新课讲授的开关平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很巧妙地掌握好开与关之间的平衡,在新课讲解时,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关上门,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举例来说,在讲到Word表格的时候,我讲了表格的公式计算,比如加法就是:=sum(above),这个公式完全照搬到Excel里是行不通的,要做改进。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我再讲述,而是关上门打开窗,布置一些对比习题,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公式。可以很简单地看出来的是,Word中是利用above来表示该单元格上方所有单元格的数据,而Excel里是用:A1:F1这样的区域来表示数据的范围的,于是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只要把Word里的公式改一下,变成:=SUM(A1:F1)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还能够想到,把Excel里面用行号和列号组合来表示单元格的方法套用到Word中,使得Word的计算更灵活。这就是创新,虽然是很简单的一o9k2piT3i2Er5ToV4nVr0bYhHUDdsxS3k1BvqMYQ4Hw=个,但至少也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这样的开关平衡,符合创新教育的特点,倡导探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像这样的经历、记忆,远比老师直接灌输的要牢靠。
3.课后小结的开关平衡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课堂上的关,由于老师讲得少了,互动多了,可能会影响到上课的进度,这时候又需要教师在课堂结束时保持开关平衡。运用好的开关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每次新课结束时,我都会为学生预留一题作为下一堂课开始的复习题目,要求大家思考用很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最快最好,每次解得最好的学生可以加平时成绩。其中有一次在Word讲解结束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要求把文档中所有的英文设置为一种字体,而所有的中文设置成另一种字体。结果在第二次上课的复习解答时,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因为我的解答是在设置完所有中文字之后,再将英文字一个一个重新改写设置。而上课的时候,有位学生提出以前学习过“查找替换”这个操作,可以用查找替换一次全部替换英文的字体设置。从这个发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洞察力、应用能力都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只要你适当引导,则不但可以调动课堂学习的40分钟,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也欲罢不能,不断进步。试想如果没有开与关之间的平衡,这个题目只是老师在课堂上就这样讲过,没有思考的空间,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开与关的平衡,只是我在创新教学中的一个小的总结和归类,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只要做到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不断地总结和实践,就一定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4-05-27.
[2]刘微.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报,200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