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高会计教学应渗透的职业道德
2011-12-31吴冰
考试周刊 2011年59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化程度的提高,一个成熟的会计职业慢慢建立起来,各种会计行业的规章、制度日渐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职高会计教育大多只注重会计技术的培训,忽略职业道德的渗透。它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
关键字: 职高会计教学 职业道德 渗透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不同利益者和会计人员自身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又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效率的标准。那么在职高教学中,到底要渗透哪些会计的职业道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一、要讲求一个“信”字,也就是“诚信”
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算要真实。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在做账的时候要如实记录反映各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严格按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般原则处理会计业务,坚决“不做假账”。二是对工作要忠诚。既然已经选择了会计专业,就要忠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忠于法律,严守制度;恪尽职守,有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事要公正。要平等待人,把好财务收支关口,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偏私,不畏强权。对于违反国家法律和财经纪律、侵吞国家财产的,要敢于揭发、抵制和斗争。
二、要有爱岗敬业观念
“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出发点。每一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和愿望,而自身价值则是通过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来反映和实现的。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工作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工作。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通过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即使对会计职业不感兴趣,只要树立起“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就会发现会计职业中的乐趣。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能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依法理财;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会计事业中,发挥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要提高法制观念
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会计人员应遵循《会计法》及有关各项法规、政策。首先,应做到学法懂法。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执法守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努力学习并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其次,应学会依法用法。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不存私心,不怕打击报复,能自觉、大胆地同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作坚决斗争。最后,应做到守法。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自己良好的职业形象。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所以必须做到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这也是对会计人员的根本要求,更是考察一个会计是否真正称职的前提。
四、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同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客观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当然,如果说会计人员不熟悉准则、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的话,那么就算具有再好的道德品行,也不能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做到客观公正,所以会计人员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全面学习,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从心理上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但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并不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会计人员应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整天与钱财打交道的会计人员受到利益诱惑的机会要比其他职业多得多。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经常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标尺认真度量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言行,自我检查,自我批评,不断摒除旧的道德观,在反复思想斗争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律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五、要以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作为奋斗目标
做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德才等各方面“先进”,才有资格“代表”。会计人员要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献身苦干的精神,而且要有职业经验、专业知识、智慧和才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会计人员的专业才能越高,越具有“第一生产力”的素质,越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代表,当个人利益、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放弃自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会计人员只要时刻用实践“三个代表”模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付诸行动,就能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在职高会计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学习,注意自我修养,职业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