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斯凯尔夫人的工业革命小说面面观
2011-12-31史雪艳
考试周刊 2011年59期
摘 要: 十九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反映和批判现实的小说——工业革命小说,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是其代表。本文对这两部小说进行解读和评价,并通过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分别从工业革命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情感结构,以及女性主义三个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劳资冲突、民生疾苦等;工业革命带来的正面影响是经济发展,两个阶层关系趋于缓,以及女性意识的进步。
关键词: 工业革命小说 主题和意义 情感结构 女性主义局限性
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革命小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整记录。在《玛丽·巴顿》的序言中,盖斯凯尔夫人曾说:“我竭力使我的写作终于事实。”盖斯凯尔夫人对英国社会和当时工业革命的观察和描写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透过盖斯凯尔夫人最具典型性的两部工业革命小说《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中对工业革命的描写,可以还原再现当时工业革命中劳资冲突的原因,以及暂时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对当今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这对当今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除此之外,盖斯凯尔夫人还是一位非常举足轻重的女性工业小说家,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内容无疑使得其小说别具特色。
一、工业革命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盖斯凯尔夫人曾经和狄更斯、萨克雷等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一起获得马克思的赞扬:“他们生动感人的作品向世界解释了政治与社会的真相,比所有的职业政治家,政治评论家和道德伦理家的总和还要多。”《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都描写了阶级剥削与劳资关系。尤其是《玛丽·巴顿》不仅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而且直接反映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与四十年代初期的宪章运动与罢工运动,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情况,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劳资问题在当时社会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即使是盖斯凯尔夫人也不是无所畏惧的,她曾经在《玛丽·巴顿》的序言中指出:“我不懂什么政治经济学。”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我竭力使得我的描述忠于事实”。她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悲天悯人的天性使她非常关注工业时代的社会冲突和动乱。
在小说《玛丽·巴顿》中,玛丽·巴顿的父亲约翰·巴顿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们的生活总是那么富裕,而拼死拼活卖力做工的工人们却仍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走投无路。正是这种贫富的差别,使他们对资本家们充满了愤怒,劳资矛盾一触即发。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工人们得不到工作,一天到晚在街头游荡,心里挂念着家里面黄肌瘦而口无怨言的老婆和啼饥号寒的儿女,这些他最亲爱的人们都逐渐在丧失健康,接近死亡;但是街上的马车照旧在疾驰来往,音乐会里照旧是涌满了长期订座的阔客,高贵奢侈品的店铺里照旧有着经常的主顾。”两方面的对照实在是太鲜明了。为什么单单要他们来承受经济不景气的打击呢?盖斯凯尔夫人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在于再现当时工人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虽然盖斯凯尔夫人并非出身于工人家庭,然而,她却是以巨大的同情来描写工人阶级的苦难,以真诚的态度来声援他们的抗争行动。
二、情感结构
不同的叙述视角有着不同的叙述功能,对于小说阅读和阐释起着不同的作用。《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尽管都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弊端,但是由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作者叙述视点的选择当然也是不尽相同。雷蒙斯在《文化与社会》中用情感结构来分析十九世纪的英国工业题材小说。他在《漫长的革命》中声称,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情感结构,但在任何历史时期,统治阶级的情感结构往往占据支配地位,而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情感结构,只能是“当时中产阶级的情感结构”。两部作品虽然都是以反映工业社会为主要内容,但从创作的实力背景和时间上来看,这两部小说相隔七年之久。《玛丽·巴顿》创作时正处于早起维多利亚时代,是经济大萧条时期,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饥饿的四十年代”,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南方与北方》正处于维多利亚中期,也就是经济相对进步、社会安定和文化相对比较繁荣的时期。繁荣的经济状况,让不少人,包括当时许多作者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对英国的工业革命产生了比较乐观点的想法。换句话说,《玛丽·巴顿》更多地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情感结构;而《南方与北方》则体现了当时中产阶级的情感结构,后者用中产阶级的情感结构和观点来看工业革命正好符合了盖斯凯尔夫人对工业革命的态度和看法。比较明显的是作者在该小说中大部分的笔墨都放在对北方详尽的描写上。作者意图借此表达北方的工业化发展已经不可逆转,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必然。这个可以从作者对传统的南方文化与新兴的北方文化消除矛盾达成统一看出来。七年之后在作者写作《南方与北方》时,阶级冲突也有了一定的缓和,作者认为,工人和资产阶级有可能通过沟通和谈话保持相对比较和谐的关系。从情感结构角度可以看出,作者对工业革命态度的缓和正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相对繁荣的经济发展和缓和的阶级关系。
三、女性主义
两部小说中都有对女性主义观点的描述,都从如下方面展开:女性在家庭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女性开始主动走出家庭,积极在社会中寻找能够使自身自食其力的工作,女性在面对危机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冷静。
《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各自描述了玛丽和玛格丽特在家庭事务中聪颖自信和善于妥善安排处理家庭事务的形象。玛丽在母亲去世后,“所有的钱都要经过她的手去使用,大小事务都要凭着她的意思或者兴趣去安排”,除此之外,玛丽主动寻找工作,不想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令人难忘的是玛丽在法庭上大胆地支持情人吉姆采取的行动。作者通过描写玛丽在关键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建议态度和对棘手问题的不慌不忙,表现了女性在工作中形成的聪慧和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够使她冷静地对待处理各种灾难,这种表现不得不令人折服。玛格丽特小姐也是这样,她的父亲黑尔先生非常信任她,把所有的家庭事务都交由她去处理,玛格丽特小姐也似乎得心应手。玛格丽特小姐的正义和有能力在桑顿先生处理暴乱问题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她先是希望桑顿先生能够“下楼去像个男子汉那样面对他们(指工人)”,但是当桑顿先生接受了她的建议,走到工人中间时,她又认为工人的做法不够光明正大,拳头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挺身而出,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自己瘦弱的身体保护桑顿先生,而且她觉得这样做是义不容辞的。在她看来,“随便哪个不愧于妇女这个名称的女人”都会像她那样出于“女性的本能”而去“保护一个受到许多人的暴力行为威胁的男人”。她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女性的自我,把女性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几乎与男性相当的地位。
四、小说的局限性
然而,这部小说也有着种种的不足,例如对敏感问题的逃避,小说结尾的生硬和自欺欺人,但是,我们并不期望从一部小说里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透过工业革命小说的描写来熟悉和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并对现在的历史发展做出及时的反思。英国学者安德鲁·桑德斯曾说:“《玛丽·巴顿》的力量并不在于它的政治分析和它表明的解决办法,而在于它的细节描写和细致观察,最终主要在于它建立了一种生活、工作和见解的对照方式。”换言之,工业革命小说的主要价值就在于, 盖斯凯尔夫人向读者所展示的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劳资关系的细致全面的刻画和描写。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劳资关系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作为女性知识分子的盖斯凯尔夫人认清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她对当时资产阶级的深入观察,对工人阶级的细致的描写,以及对当时英国社会状况所做的严肃的思考为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Colby B.Robin.Some Appointed Work To Do:Women and Vocation in the Fiction of Elizabeth Gaskell[M].London:Greenwood Press,1995.
[2]Gaskell Elizabeth.Mary Barton[M].London:Penguin Group,1994.
[3]Gaskell Elizebeth.North and South[M].London:Penguin Group,1994.
[4]Lansbury,Coral,Elizabeth Gaskell:The Novel of Social Crisis,London,1975.
[5]雷蒙德·威廉斯.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6]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7]王赳.论英国维多利亚前期中产妇女的地位[J].江西社会科学,2001,(6).
[8]王晓焰.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6.
[9]殷启平.在“进步”的车轮下[J].外国文学评论,2005,(1).
[10]朱虹.从阶级矛盾到文化冲突——《南方与北方》赏析[J].名作欣赏,1995,(3).
[11]朱虹.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