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写生中的色彩与构图
2011-12-31蒋正义
考试周刊 2011年89期
摘 要: 风景写生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色彩知识以后,把临摹与写生相结合多加训练。构图在风景写生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应在实际训练中多指导学生改变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只有这两个方面完美结合,学生才能从风景写生中寻找到正确的途径与乐趣。
关键词: 风景写生 色彩 构图
学美术专业的高校同学都少不了风景写生这门课,一般这门课都安排在秋天。一是符合教学进程,二是秋天的景色比较多,特别是秋天的颜色非常多彩。要画好风景写生,不仅要懂得作画方法,更要对色彩知识的全面把握,还要注意如何取景即构图,只有这样才能画出一幅令人满意的风景画。
一、色彩知识
色彩知识包含:色彩三原色、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学生的入门训练可以填涂以上基本色,训练学生掌握色彩特性,学会调色,懂得色彩变化规律与微妙之处。掌握这些知识以后可以多临摹一些相关作品,学习别人的用笔、用色与表现技巧。大自然的丰富色彩要求同学正确地研究与表达。自然光(光源色)、不同的物体(环境色)、物体本身(固体色)等组成并构成一幅和谐的色彩风景画,所以我们作画时要注意色彩关系,考虑多种色彩。有的同学只注重所看到的物体本身的颜色而忽略了色彩之间的作用关系,就导致画面色彩单调、简单,实际上就是没有颜色,画面上经常出现没有经过调和的纯色,如:大红、大绿、纯蓝等。另一种情况则是过多地考虑色彩关系的存在,使画面变成花花绿绿的大花布。我们应正确审视多种色彩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自然光中,晴天相比阴天的色调要暖、明度变化大、纯度也很大,物体的冷暖对比强烈,掌握这些知识后,只有多临摹、多写生练习,才能解决风景写生中的色彩问题。
二、构图
除了色彩知识之外,在风景写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构图。我们走出室外,大自然的物体庞杂而无序。绘画是人脑思维过程的记录,我们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有选择地表现,突出主体形象、主次鲜明、空间感强。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无异于拍照,一个成熟画家的作画要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结合表现主题进行有机取舍,最终画出一幅优美的作品。
三、注意点
要做到以上两点,我们就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使学生心态端正,在简单中寻找不简单。
通常在风景写生中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总觉得景色很一般,没有激发作画激情并以此为借口,敷衍了事,画出来的作品可想而知。另一种情况与之相反,是有些学生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画,总想画出震撼的画面,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他们构图取景会取很大的一个角度,里面什么都有,结果作品很平庸,什么都想画,什么都画不好。
以上两种情况是风景写生常见的问题,也是难解决的问题。前者的问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其实大自然中一些不起眼的树木、建筑等都可以作为表现内容,关键在于作者怎么观察,如:后印象派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就把平凡的岸边、树木、流水、游人加之光的处理,使画面微妙和谐。后者的情况是取景太大,画面中往往需要一两个亮点,而这些亮点就是你要表现画面的根本因素,把这些亮点画到位,虚实得当、主次鲜明、空间感强则能达到满意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如何正确地挖掘大自然的亮点,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其次,培养学生在构图上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带领学生多欣赏优秀作品的构图。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教学中不能以固定的风格模式评价学生作品,而要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的练习,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思维方式。构图要靠左或靠右,画面的远、中、近拉开的模式,有时会制约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色彩知识与构图知识,才能使学生画出一幅满意的风景画,体会到绘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色彩教学研究.
[2]色彩风景写生.
[3]印象派大师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