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演示作用

2011-12-31潘晓燕

考试周刊 2011年89期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操作往往存在诸多困难。将多媒体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实验,可以更为细致全面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获得化学知识。
  关键词: 多媒体 化学教学 演示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直观地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操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学中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操作往往存在诸多困难,实验设备的限制:如炼铁、炼钢、接触法制硫酸等化工生产过程;有毒、有害的操作实验: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毒性实验;实验速度的限制:如爆炸实验,铁的生锈,煤和石油的形成。学生观察的局限性: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往往出现无目的、漫不经心地观察的情况,他们常常只注意那些感觉新奇或有强烈刺激的现象,而放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主要内容。以上各种客观原因,都影响教学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受到冲击,多媒体教学已经走入课堂教学,它具有可操作性、广泛的适用性(既适合课堂的群体教学,又适合个别化学习)、灵活性(可以链接,自由切换,可以停止,可以活动,可以远镜头,可以特写)、趣味性(形象生动、逼真、深刻、微观世界及其运动的宏观化),便于理解、信息容量大、效益高、省时间等优点。而化学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和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多媒体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使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实验,更为细致全面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获得化学知识。
  如在“钠”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个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演示实验。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他们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注意到“吱、吱、吱”的响声,有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到水面上迅速游动的闪亮小球上,一般不会觉察出小球已呈液态,有的学生只注意到溶液显红色是由局部到全部,由浅到深。学生并不能通过一次实验细致地观察出所有现象。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先播放一次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主要现象。然后设计出本次实验的相关问题:
  结合每一个问题,把实验的视频分成相应的小片段,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这样教学,使学生在形象的化学实验中深刻地记住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另外,在本节中关于焰色反应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以小动画的形式演示几种金属离子焰色反应,展现五光十色为焰火图像,形象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如讲“CO的性质”时,播放“家庭煤炉燃烧情况”,教学很直观。又如讲“碳还原二氧化碳”时,很多同学很难想象这个反应实验该怎样做,现场实验费时也少有成效,运用多媒体就可以把一个复杂、反应时间长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在教学活动中还能发挥更多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在当前的课改大气候下,大胆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使自己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民.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艺术性与操作性.中学化学,2005.1-2.
  [2]余胜泉,林君芬.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福建教育.
  [3]孙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19-20.
  [4]来雅婷,任广民.实验研究讨论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