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11-12-31范志峰
考试周刊 2011年89期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结合教学改革,从应用元认知理论;新课导入实验;利用视听媒体;培养学生“四会”能力;鼓励学生质疑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实效性 教学策略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衡量一堂课效果的好坏,不是看教师讲演的是否精彩,而是要看它实效性的高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计划、过程。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在实践教学中对此问题作探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应用元认知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己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评价和调节,即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开展元认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个性心理素质,发挥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性,有助于“教会学生学习”,实现主体性教育。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是取决于教师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展开程度和自主求知活动的质量。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是一种对该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发挥主体作用,这将会使教学更有实效。如讲蒸发时,在每个学生的手背上涂一点酒精,再让他们自己往手背吹气,感觉涂了酒精的地方很凉,说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了热,从而得出蒸发现象的本质特征及物理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运用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教学过程本身的吸引力,而形象直观的实验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因素。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设计一个好的实验导入新课,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探根寻源的思维。比如,在“探究电阻大小”的教学中,我先连接一个让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路,闭合开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将一个旧日光灯的灯丝串联进小灯泡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日光灯灯丝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发现小灯泡马上变暗,说明日光灯灯丝被酒精灯一烤,温度升高电阻变大,从而导入探究电阻大小的新课。用简单的器材,紧扣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实验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从切身体会中,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优势,不仅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途径。利用课件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避免了学生因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烦情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可视、可听的动感内容,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教学方式。如在“内能”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正是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发生变化,使得分子间出现排斥和吸引的情况。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和具体,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自己的认识结构,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的特征,强化了对新知识的印象。同时,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也使教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培养“四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会”即让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联想。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物理新教材更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近科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做一个“有心人”,掌握观察、实验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如夏季早晨的露珠,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一摸,观察它的物态及其变化,想一想它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没有学过这部分物理知识的同学来说,可以产生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学过物态变化知识的同学,可以加以解释,既巩固所学的知识,又理论联系实际。再如,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一般人的体重;人的正常体温;课桌有多高;一层楼有多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有多大;家庭电路的电压又是多少;公路上的标志牌含义是什么。注意观察生活:电冰箱的工作原理;钳子各部分的材料和结构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电风扇、高压锅、体温计、照相机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虽然观察到的现象,有的用现有知识无法回答,但只要把问题装在心中,随着物理知识的丰富,将逐一得到满意的解答,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知识的应用水平。注意观察社会:到修理家电、修理汽车的门市多观察、多问、多想。有机会到工厂、电厂去参观,密切联系社会,可观察到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弥补在学校无法做实验的不足,扩大知识面。
五、鼓励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每节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了解课文和插图的内容,实验的做法和要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标上记号,带着问题听课,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提高听课效率。要创设合适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争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听课不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内的全部教学活动,不要成为旁观者,而要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做好笔记等。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他们主动钻研学习的表现。他们提出的问题有的可能超越了教师的预案,甚至会让你措手不及。我们不应轻易否定或忽略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问题,在质疑中产生兴趣,在质疑中提高思维能力。要解决学生的自主质疑,每位物理教师还应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成败,良好的方法策略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更生动、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孔永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东方青年.教师,2011,(5).
[2]姚春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新课程学习(上),2011,(6).
[3]邓奎伟.浅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中国成人教育,2009,(5).
[4]张铝明.论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构建.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12):2~3.
[5]吴书勤.物理问题的解决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青海师专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