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1-12-31马建豹任婷婷武红革

考试周刊 2011年89期

  摘 要: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是用人市场的需求,也是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的课堂现状,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提出多方位地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校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过关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其结果是很多学生虽然得了英语AB级合格证,但连最基本的日常会话都不会,更谈不上翻译产品说明书、起草企业常用英语函电等专业英语应用能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生源基础薄弱,素质偏低。生源的多元化结构导致生源基础不一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怕学乃至厌学的情绪。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改革难以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师资结构单一,没有行业背景。
  高职公共英语师资力量薄弱,结构单一,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大部分英语老师来自师范院校,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没有行业实践背景,他们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知之甚少,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不知什么对学生实用。
  4.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与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同,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贯彻国家“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又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
  5.英语教材与高职高专教学定位不符。
  高职公共英语仍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具备实用性,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要关联不大,无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找到一套完整的、适合这些学生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效帮助他们提高英语的基础。
  6.学习气氛不浓。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有相当多的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缺乏主动性,没有学习动机,自制力不强,个别学生有焦虑、急躁,甚至厌学情绪。进入高职后所学专业又非英语专业,所以大多数学生根本不重视也没有兴趣学英语,所有这些都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教学效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表现在他们对未来的迷茫,没有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对自己认识不清,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
  7.英语评价考核体系不尽合理。
  传统的考试制度不够完善,如:考试方法单调,大多是闭卷;考核方式单一,主要是采取终结式考核;考试内容单一,主观题比重较大,评分方法片面,只注重考试评价功能,忽视考试的反馈功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等等。这样的考试制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真正全面、客观、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1.重视感情交流。
  良好的感情基础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进行及时引导。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课堂用语,不能取笑学生的错误,要对其鼓励和引导。
  2.课前口头陈述。
  课前口头陈述既能活跃课堂开场气氛,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一形式给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表现自己的生活,展示个性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要收集,筛选材料,进行语言的加工和组织,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话题引入。
  生动有趣的话题引入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深入有效的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圣经》故事、名人逸事、看图说话等都是很好的话题引入方式。良好的引题方式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高效课堂有良好开端。
  4.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手段的引入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更加高效。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和社会的期待,而多媒体技术作为英语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条件,能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此外,多媒体能让课堂内容丰富充实,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5.小组活动。
  分组讨论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随时进行,该活动安排灵活机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整课堂节奏,又能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在分组做题活动中,组员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在讨论和辩论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这一方式能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多方位地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活化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
  活化教学法是通过一系列活跃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激活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活性要素,并使其达到最佳匹配,使整个教学系统处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活化教师,活化学生,活化教材等来活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基于情感过滤学说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有非常重要dw0R1axOji2YQv/MGcqpQfrYEnPuYQFZO86JYC7dtDY=的影响。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和培养,而忽视情感的发展和影响,忽视情感和认知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根据有关情感因素的理论和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我们要降低“情感过滤”强度的激发和维护学习者的积极情感的策略,以期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3.问题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师生合作的前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由依赖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单一接受知识向合作学习转变。最重要的是,学生不仅能自然、轻松地掌握文章,还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将本课的学习与以往的知识相联系,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习,进行长效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运用空白效应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空白效应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是指在上课前、新课导入时、授新课时、讨论环节时和作业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给学生余留一些必要的空白,让学生有遐想的空间,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在和谐、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5.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设定几种目标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根据所学语言知识为学生设计各种典型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调查、交流、讨论、合作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结语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英语综合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为英语教学服务,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彦军.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空自效应[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
  [2]郭青.问题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8.
  [3]陆细霞.听说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苹的实践意义.教改研究,2010,(15).
  [4]王咏梅.浅谈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F].中国电力教育,2008,(4).
  [5]王茹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法初探[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