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1-12-31陈继恒

成才之路 2011年34期

  当今社会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往往形成唯我独尊,不顾别人的性格脾气,也就是说在做人方面,往往欠缺很多,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文明礼貌都没有。上周我值班,走进值班室已没座位了,几个护校的学生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安排的护校学生,都是班里佼佼者,在学习上是数一数二的,但他们在做人上,却缺了重要的一课。心寒之余不禁自责:我们的老师,费尽周折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他们做人方面的教育?我一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即学知识,学做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贴近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对他们进行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一、爱祖国爱人民,从爱身边的人做起
  对初中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口号,离他们似乎很远。现阶段应从培养他们爱身边的人和物开始。《生日》一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母亲惦念着儿子的每一个生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曾希望儿子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关切地问一句自己的生日,但做儿子的却没能领会到这一切,最后,母亲遗憾地去了,儿子心中充满了深深忏悔与自责。学生们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又讲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学生便更进一步体会到: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应善待父母。爱父母、爱老师、爱家、爱校,这对学生来说是切实可行的,随着学生情感水平的提高,便会发展到爱祖国,爱人民。
  二、学会顾及他人
  上课时,有很多内容需要背诵,初中学生喜欢大声朗读背诵而不喜欢默背,所以老师一说“背诵”,下面便呜哩哇啦响成一片,容易影响别的班级上课。我便这样要求学生:背,可以出声,但声音越小越好,不要影响别的班上课。学生一开始声音挺小,越背声越大,我便打手势示意他们声音小一点,再小一点。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了习惯:小声背诵。潜移默化中,学生便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到别人。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学生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别人出错后,其他人便笑成了一团。如果是出了个笑话,倒也罢了,可往往是别人回答错了,他在一边讥笑、讽刺。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先等他们笑够了,便问一句:“你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如果被嘲笑的人是你,你愿意吗?”采用换位思想,让学生意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下次他们往往记不住还笑,这时我便不再说话,只是看着他们,于是他们便马上意识到了,不再笑。其实有时候,并不需要你说很多,只要针对一定的事说出一定有分量的话,学生肯定能听进去,并且会注意改正。
  四、从处理作弊问题入手,教育学生应扎实走好每一步
  有的学生,无论何种测试,都喜欢作弊。我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的:首先,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要检测?”然后我又问:“如果不会便作弊,最终不会的问题是否能会了?那么从作弊的结果看,你到底欺骗了谁?《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的结局,便是每个作弊者的下场,哪一个想效仿?”已不需要更多的话,同学们便明白了。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老师认为不怕出错,只怕不能改错。然后在历次检测中,对犯错的同学不粗暴批评,而是帮他分析原因,纠正错误。即使这样,有的同学仍然作弊,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这种方法:不收他的卷子,让他自己在试卷上打上个一百分。这样一来,他自己就会觉得很没意思,自然下次不会再作弊。
  五、做一个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人
  今年“五一”时,我们讲到了《愚公移山》,于是便让学生背这篇课文。布置完作业,我问:“能完成吗?”“能!”声音异常响亮。在他们看来,背不足三百字的一篇课文,那不是小菜一碟吗?他们恰恰忽略了这个年龄最大的弱点:玩心太重,自制力差。于是我又加了一句:“能背过的请举手。”全班50只小手举得齐刷刷的。我知道他们中大部分人把话说在前面了。果然,开学后,全班有39位同学没背过。无论以前听没听过,我又给他们讲了一遍《狼来了》的故事:“……‘狼来了!狼来了!’最后狼真的来了,却没有一个人再相信,就这样,他被狼吃掉了。”他们小时候听这个故事,只图热闹,从没想过这个故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今天这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自然联想到了。我便相机诱导:“如果一个人老是说话不算话,他的结果必然是没人再相信他,人如果活到了那个份上,将是很可悲的,大家愿意做那样的人吗?”39位同学把头深深地低下了。“记住,说到就要做到。”最后,这节课的作业仍然是:背《愚公移山》。举手能背过人数48人,第二天背过人数48人。
  古今中外的教育史证明,任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首要任务,都不是仅仅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即让孩子从小学会做人,这不是教育技巧,而是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正如大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如皋市如城镇新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