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课堂之语言的魅力

2011-12-31温信梅

成才之路 2011年34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怎样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的语言魅力非常重要。
  一、精彩的引入语言
  一部好的作品,其开场必然是引人入胜的,这样才能让人产生看下去的愿望。精辟的引入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源于实验的结果,如果不进行适当引入,新内容的出现就显得生硬,学生的思维就不易找到方向。下面,笔者介绍在教学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几种引入方法。
  (1)温故引新法。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分析ATP合成过程所需能量的来源,学生总结出ATP合成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但这与课题不符,这时教师再设问:你知道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什么关系呢?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得出细胞呼吸就是呼吸作用。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章节前后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通过温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愿望。
  (2)生活情境引入法。如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加酶洗衣粉是生活必需品,使用的水温、适合洗涤的衣物材质及与传统洗衣粉洗涤效果的不同等等,同学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这样设问:当你自己动手洗衣服的时候,会发现有油渍、汗渍或血渍的衣服很难彻底洗干净,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们说了很多办法,有些与本节教学内容一点没有关系。再问:有没有尝试过加酶洗衣粉?这样就将学生的思路引导本节教学内容上来。接着抛出第三个问题:你感觉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传统洗衣粉相比怎样?经过这样的引导,进入本节的主题“通过实验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3)真实事件引入法。如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4第3节“禁止生物武器”。对于生物武器,虽然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战争毕竟离孩子们很远,所以学生的认知不是很真切。笔者在上课前准备了一部10分钟讲述二战生物武器应用的视频,在课前开始播放,将学生带入那场残酷的战争中。学生真切体会了生化武器带来的严重后果,毁害的不仅仅是当代,甚至是子子孙孙。这样在开始学习新课前就已经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必须禁止生化武器”的决心,然后再去讲生化武器的危害,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二、精彩的讲解语言
  一节好课除了开场白要精彩之外,过程中的语言同样也要精彩。精彩的教学语言,充分体现出它的引导性、鼓励性和启迪性,尽量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精炼的语言。如果老师上课时总是问“为什么”“怎么解决”,等等,看似抛出很多问题但学生来不及思考,全部变成无效问题。生物学是实验科学,教学中首先要体现出知识性和科学性,语言简明扼要。一些专业术语教师要表述确切,不要使学生产生丝毫的误解。新课程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要尽量少讲、精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仔细推敲每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2)带有真情实感的语言。经典教育心理学理论中说,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一节课就像一幕剧,教师要精心准备,学生就是观众。教师给学生的感觉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有艺术性地在演绎一场大戏。举手投足之间教师都给学生一种暗示:很自信、很投入,这样的戏是最感人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这样的课堂,教师的讲述就像在和学生谈话一样,时而俯身倾听,时而柔声发问,时而昂声总结,抑扬顿挫。学生在欣赏中完成新课的学习,其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3)幽默、神秘的语言。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神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笔者常常在课堂上采用如下的方法:①谚语法:如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可以这样问:“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是什么原因呢?”②点将法:上课总是会有一些学生会走神,怎么让他尽快回到状态?这时不妨幽默一下:“窗外是美好的,这里也是很精彩的!”③激励法:课堂上敢于直说的学生是需要激励的。笔者会这样说:“哇,太棒了,下一个达尔文!”④故作神秘法:遗传定律中关于后代基因型比例的计算是比较难理解的,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头痛。笔者在上课时曾经这样对学生说:老师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