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笔刮擦黑板为何如此难听等

2011-12-31

成才之路 2011年34期

  粉笔刮擦黑板为何如此难听
  
  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令人厌恶的声音似乎来自于声音频率的中间范围。但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些频率,以及解释为什么它们听起来会如此痛苦。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指甲或粉笔在黑板上滑过的吱吱声是所有录音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声音,其他还包括泡沫塑料发出的吱吱声以及用叉子刮盘子发出的声音。
  研究人员在美国声学学会会议上报告说,当一名听众听到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后,其皮肤导电性将产生显著变化,这意味着这些声音能够导致可测量的生理响应。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令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频率大约集中在2000到4000赫兹的范围内。除去这些声音则会让人听起来舒服得多。
  研究人员发现,对声音评价的变化还取决于听众认为的声音来源。如果他们认为一种声音来自于音乐,那么对其的评价也较高——尽管这种声音实际上是由粉笔滑过黑板产生的。虽然如此,但受试者的皮肤导电率却依旧会发生变化。
  研究人员还推测人类耳道的形状或许应对这种痛苦的反应负责。之前的研究曾表明,耳道放大了某些频率的声音,其中就包括2000到4000赫兹的范围。研究人员表示,粉笔刮黑板的声音可能在我们的耳中被放大到令人产生痛苦的地步。
  科学家表示,搞清了究竟是什么让这些声音听起来如此难受,将帮助工程师减少那些令人讨厌的噪音,例如吸尘器的嗡嗡声,以及工厂机器的轰鸣声。 (肖本栋)
  
  大脑扫描器可阅读梦境
  
  通常多数人仅能回忆起睡梦中的片断内容,但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的新型装置或将完全复制人们的梦境。科学家预测,我们不久便能使用计算机“看到”自己的梦境内容,甚至人们还能将昨天的梦境复制出来进行观看。德国慕尼黑市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物理学家表示,他们已证实新型大脑扫描器能够看到神智清晰造梦者的梦境。
  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物理学家迈克尔-克兹说:“在扫描器工作时测试者必须入睡,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和稳定的清晰造梦状态。”克兹舒对于这项最新技术持乐观态度,他说:“这是一项现已验证的研究概念,首次证实它可用于大脑思维成像,并复原阅读人们的梦境内容。”今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专业学者通过测量大脑视觉皮质血流来解析大脑活跃性,并使用这些信息来建立他们“思考”事物的图像。
  研究人员可将这些信息转变为可视化模式,科学家称这一过程是“打开窗户观看人类大脑电影”。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仅能对敢于面对扫描器的测试者识别和重建大脑梦境视频片段。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系统科学家杰克-格兰特教授说:“这是朝向再现人类大脑影像内容的重大突破性研究!”
  
  新方法让“超材料”实现自我组装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纳米制造技术,可让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超材料”自我组装而成。由此得到的“超材料”有些具有非比寻常的光学特性,有助于制造能给蛋白质、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等摄像的“超级镜头”以及隐形斗篷;而另外一些则具有独特的磁性,有望在微电子学或数据存储等领域大展拳脚。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只能利用电子束曝光系统(一种利用电子束在工件面上扫描直接产生图形的装置)等设备在薄层上制造出“超材料”。而现在,康纳尔大学工程学教授乌力·韦斯勒领导的科研团队提出的新方法,则可使用化学方法让嵌段共聚物自我组装成纳米结构的三维“超材料”。
  聚合物分子链接在一起会形成固体或半固体材料。而嵌段共聚物则由两个聚合物分子的终端链接在一起形成,当两个聚合物分子的终端完全相同时,它们会链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具有重复几何形状(比如球形、圆柱形或回旋形)的图案,组成这些重复图案的单元可能小至几纳米宽。这些结构形成之后,两个聚合物中的其中一个能被溶解,留下一个三维模型,可将金属(一般是金、银)填充于其中,另一个聚合物随后会逐渐消失,留下一个多孔的金属结构。
  研究小组使用计算机制作出了几种由共聚物自我组装而成的金属回旋物模型,并计算出了当光通过这些材料时的表现。他们得出结论称,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线范围内,这样的材料可能有负折射率;而且,折射率的大小可通过调整这些超材料重复属性的大小来控制,而通过修改自我组装中用到的化学方法,可调整重复属性的大小。
  他们假定金属结构由金、银或铝制成并逐一进行了计算实验,结果发现,使用银时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科学家们表示,他们正在让这些能在可见光范围内工作的超材料变成现实。 (刘霞)
  
  互联网就一颗草莓重?
  
  一位数学家根据单个电子的重量和因特网电子的数量,计算出整个因特网重量约为50克,仅等同于一颗草莓。数学家估算,因特网上约有500万TB字节信息,但其重量却很轻。
  测量互联网重量的想法源自一位数学家的偶然发现。这位数学家经过测量发现,当往电子阅读器增加新文档时,阅读器会增重,尽管增加的重量微乎其微。不仅如此,当电池充电时,其重量也会增加,大约是添加一份文档后增重的1亿倍。由此,该数学家得出结论:信息也是有重量的!
  为什么信息会有重量?
  爱因斯坦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及公式很好地把能量和重量联系在一起。这个公式表明,拥有更多能量的东西,其重量也会更大。
  “存储”数据的信息比没有存储的信息拥有更多能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存储数据的信息会更重一些。
  但是,存满数据的电子产品与没有存储数据的电子产品之间的重量差异,远不及电池充电前后所存在的重量差异。
  数学家发现,电子阅读器新增文档后重量增加,并不意味着下载一本电子书会改变电子阅读器中信息的数量,而是会使这些信息拥有更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