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的网
2011-12-31陈华
百科知识 2011年17期
如今的网络,让人们想起一首遥远的朦胧诗,这首诗只有三个字:“生活:网。”
无处不在的网
据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已达4.57亿。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8.3小时,日平均上网时间2.6小时。在众多网民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3.53亿人,使用率达到77.2%;1亿网民访问BBS;博客用户规模达2.95亿人,使用率达到64.4%;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53亿人。2010年是微博快速兴起的一年,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微博凭借平台开放性、终端扩展性、内容简洁性和低门槛等特性,在网民中快速渗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微博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网络应用,对互联网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而网民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维权的意识也明显增强,普通民众成为新闻事件传播和扩散的主力。
据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继续扩张。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均快速增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61亿,使用率达35.1%。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之增幅前所未有,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商务类应用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传统经济活动逐渐步入互联网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或缺部分。可以说,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络圈了进来。
别让网络毁伤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梦幻的仙境之中,既有玫瑰,又有荆棘。貌似安全的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安全,使人们的网络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 • 卡尔尖锐地指出,互联网正在让人类失去大脑。让人们变得浅薄。他认为互联网造成的各种刺激性杂音,既造成了有意识思维的短路,也造成了潜意识思维的短路,因而既阻碍人们进行深入思考,也阻碍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山东青岛的刘纯毅在电脑前的写作已经是第三次被打断了:一次是电话,一次是电邮提醒,第三次是输入的“懿”字让他翻了五六页拼音输入法,等找到字,已经忘记要写什么。这几次的中断令他有点烦躁了。“还是手写快”,他如是说。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人们的大脑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网络让人们有被掏空大脑的风险。
网络除了给人本身带来不良影响,还让人们产生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
如网络侵权与网络犯罪问题。网上无孔不入的盗用个人信息、无处不在的欺诈陷阱,网络盗窃、网络色情及各种反动活动,随时可能感染的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和破坏等等,让人们深陷互联网的泥沼,防不胜防。2011年3月20日中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