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健康信箱
2011-12-31
祝您健康 2011年7期
为何面部生疖不能挤?
日前,我的上唇长了个疖子,照镜子一看发现上面还有黄色脓头。听人说只要用力将脓头挤出就好了,可是我挤后第二天上唇肿得更大,疼痛加重,还出现寒战、发热,经紧急治疗才痊愈。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广东袁志强
袁志强读者:
疖子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毛囊及所属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头、面、颈、背、会阴、臀部最常见。皮肤擦伤,不清洁,常受摩擦与刺激均为诱因。夏季,体质虚弱、贫血、抵抗力降低时更易发生。疖子初起时毛囊部位出现痛性小硬结,逐渐肿大呈圆锥形隆起,疼痛加重,数日后硬结中央组织坏死、溶解、变硬,可自行破溃,显露出黄色脓栓(即脓头)。
不少人认为,生了疖子只要用力挤压,将疖子里的脓液、脓栓挤出就好了,其实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因为若疖子破溃口小、脓液厚、脓栓大,用力挤压不能挤出排净,反而更使炎症扩散。轻者肿胀范围扩大、病程延长,重者病菌被挤入脓腔中开放的小静脉或静脉窦内,会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
长在面部尤其是口角两侧至鼻根部(俗称“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因静脉走行在该处的肌肉中,静脉内无静脉瓣控制血流方向,当外力压迫时,会造成血液逆流。而面部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挤压后细菌可逆流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或海绵窦栓塞。
防治疖子应做好以下几点:① 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②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内衣穿着应宽松,选择通气、吸水性能好的棉织品为宜。③ 饮食清淡素净,多吃芹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菊花脑等凉性食物,不饮酒,少吃辣椒、韭菜、葱蒜等辛辣刺激性及油炸、烧烤食物。④ 病变初起未成脓时,可用3%碘酊反复外涂患处或10%鱼石脂软膏外敷,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处的疖子,切忌用力挤压,应及时看医生,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
我为何总是掉下巴?
去年秋天,一次老同学聚会,我大声唱歌时突然掉了下巴。医生复位后,我原以为没事了。谁知从这以后,每当我大声唱歌甚至打哈欠时,一不小心就掉下巴。请问这是为什么?我又该怎么办?
四川 王淑贤
王淑贤读者:
“掉下巴”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俗称。是由于外力损伤或颞下颌关节过度运动,范围超过了正常限度,导致下颌骨小头脱出关节凹以外,不能自行复位还原所致。
颞下颌关节脱位主要有三大症状:① 下颌关节运动异常:表现为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过小),其中以开口度缩小常见。② 下颌关节附近疼痛:当开口或咀嚼时,关节周围即出现疼痛。若长期不愈,则有关节酸胀、肌肉疲劳、感觉异常。③ 弹响或杂音:因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运动时关节内部结构不协调而互相碰撞或摩擦,出现弹响或杂音。
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经复位后,通常要求固定下颌2~3周,开口不宜超过一横指。若复位后没有限制开口度,或根本限制的时间不够长,被撕裂的组织未能及时修复,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复发性脱位或称习惯性脱位。你第一次掉下巴应属于急性脱位,而后来反复发生则属于习惯性脱位。
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后应及时复位,否则在脱位周围逐渐有纤维组织增生,之后难于用一般方法复位。对于习惯性脱位,通常先采取保守治疗,控制过度开口活动。若无效,可在关节周围注射硬化剂,使之发生轻度纤维化,减少松弛程度,达到防止再次脱位的目的。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则可通过手术治疗,以求彻底根治。
肝脏“占位性病变”就是肝癌吗?
我最近参加单位组织的退休职工体检,B超检查发现肝脏上有一个“占位性病变”。请问什么是“占位性病变”?这个病变就是肝癌吗?我又该怎么办呢?
江苏 郝东生
郝东生读者: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出现在X射线、B超、CT、磁共振、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等项检查报告中。它的意思是: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这个“多出来的东西”可使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占位性病变”一般泛指肿瘤(包括良性与恶性的)、结石、血肿、寄生虫等,并不涉及到疾原和性质。
“占位性病变”并非临床诊断名词,它究竟是何种性质的病变,必须由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再进行一些化验检查,综合分析后做出初步诊断。有时还要进行穿刺取样,经病理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肝内占位性病变常见于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等多种性质不同的疾病。现在,你虽查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但并不等于就一定是患了肝癌。不过话又说回来,肝内出现“占位性病变”并不是件好事,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建议你重新做一次B超检查,必要时做CT等其他方法检查。
目前,检查肝癌的方法很多。其中B超能对肝癌做出定性、定位的诊断,但B超检查会存在“死角”和“易漏区”。CT检查图象清晰、分辨率高,定位准确、方法简便、安全无痛苦。核磁共振不仅能确诊1~2厘米的小肝癌,而且能显示肝癌包膜、肿瘤内出血、周围水肿、小结节及门静脉和肝静脉受侵犯情况,对良性肝内占位尤其是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优于CT。
眼药水与眼药膏能混用吗?
前不久我双眼畏光流泪、眼屎很多,医生说是急性结膜炎,给我开了眼药水与眼药膏。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两者能混用吗?
江西 吴生荣
吴生荣读者:
眼药水即滴眼液,其种类很多,有抗菌消炎的诺氟沙星、氯霉素滴眼液;抗病毒的阿昔洛韦、利福平滴眼液;治疗沙眼的磺胺醋酰钠、肽丁胺滴眼液;治疗白内障的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还有用于验光扩瞳的阿托品滴眼液等。眼药水使用方便,但作用时间较短,风干或吸收后药效基本消失,适用于白天使用。
眼药膏是以凡士林、羊毛脂等半固体作为基质加入药物研匀制成,常用的眼药膏有杀菌消炎的金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眼膏;抗炎、抗过敏的氢化可的松眼膏;具有缩瞳降低眼压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硝酸毛果荟香碱等。眼药膏较黏稠,药效可缓慢释放,适用于晚上临睡前使用,午睡前也可酌情加用1次,作用时间长,但会“糊”眼,易造成视物模糊。
点眼药水时,取坐位,头向后仰,眼向上看,也可平卧位。手洗净后用左手食指将下眼皮稍向下拉,使眼睑与眼球间形成一个小口袋,右手拿眼药水点1~2滴即可,闭眼0.5~1分钟。注意不可将眼药水直接滴到黑眼珠(角膜)上,药瓶距眼球3~5毫米,也不要让药水瓶靠近眼睛,以免损伤眼球组织或引起交叉感染。
涂眼药膏时,取坐卧位同上。用光滑的玻璃棒取绿豆大小的药膏轻轻放入下眼睑内,注意不要将眼毛等杂物带入眼内。也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将上下眼睑撑开,顺着下眼睑涂上一条眼膏。涂眼膏后闭眼休息,起床后用水洗去。
若无特殊情况,眼药水与眼药膏两者是可以混用的,而且还能互相取长补短。但应先滴眼药水,待其风干、吸收后再涂眼药膏。因眼药膏油性大,若先涂则会妨碍眼药水的吸收,影响疗效。因此建议你白天用眼药水,睡前用眼药膏。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