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不可信
2011-12-31黄建民
祝您健康 2011年7期
李教授退休后已在澳大利亚定居多年,这次偕太太回国,昔日的熟识朋友相聚为之接风。李太太见各式冷盘中有黄瓜与花生,脸色为之一变,随即不客气地质问起来:“黄瓜与花生是相克的,怎能一同上桌呢?”几句话让点菜的朋友十分尴尬。
古往今来,不少国人对“食物相克”深信不疑,因而流传甚广。笔者认为,这与传媒的不断宣传是有很大关系的。有次去书店,在进门的醒目位置处竟摆放着十几种谈食物相克的图书;报刊上更是常常提及食物相克问题。如一份颇有影响的报纸在2008年4月30日就登出“20种不能混吃的食物”,其中包括猪肉与菱角、甲鱼与苋菜、螃蟹与柿子、牛肉与栗子、羊肉与西瓜、鹅肉与鸡蛋、萝卜与木耳、芋头与香蕉、花生与黄瓜、洋葱与蜂蜜等物。另一家有影响的报纸也登过“15种家常菜竟是健康杀手”的文章,列举的“杀手”有:葱菇鸡块、小葱皮蛋拌豆腐、红枣带鱼粥、黄豆炖猪蹄、萝卜炖牛腩、田螺酿肉、西红柿烩鱼等。据笔者所见,各种“食物相克”图书及报刊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书上列举的“相克”品种更多。
实验证明食物不相克
1935年在南京出版的《中央日报》“社会新闻”栏内,刊出了这样一则报道:“食物相克,蕉芋不能同食——教训惨重,又一市民不幸中毒。”蕉指香蕉,芋指芋艿(芋头)。当时还有“花生与黄瓜”、“螃蟹与柿子”等食物同食会中毒或死亡的传言。这些报道与传言搞得人心惶惶,也促使一位生化学家想探究原由。
这位生物化学家就是当年35岁、去年仙逝的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先生。郑先生是学生化的,1934年才从美国访问学习归来。他认为,食物相克涉及食物化学成分问题,他有责任要揭开这团迷雾。于是他查阅药物学、病理学和有关食物成分方面的文献,收集古书记载的与民间传说的多达180余对“相克食物”,经过筛选,择其流传最广、民间同食机会最多的14对食物进行了科学实验。这14对食物是:蟹与柿、蟹与石榴、蟹与五茄皮酒、蟹与荆芥、葱与蜂蜜、牛肉与栗子、皮蛋与糖、烘青豆与饴糖、甲鱼与苋菜、甲鱼与马齿苋、鲫鱼与甘草、鲫鱼与荆芥、香蕉与芋艿、花生与黄瓜。郑先生将上述食物分别给猴、鼠食用,猴不吃的则给狗食用,并记录食4w6/myqedjkFWCbMXcTVEQ==后反应。例如,他将市场上买来的芋艿1000克洗净、截碎、煮软、冷却,再与等量的去皮生香蕉搀和后,用一半喂8只大白鼠,另一半喂猴子,要求两天食完。在喂食的24小时内,郑先生与助手日夜观察,记录它们的表情与行为,测量并化验它们的血液与大小便,结果是鼠、猴全都欢蹦活跳,毫无异样。
14对“相克”食物经一一实验,均无中毒、死亡现象,得出的都是“完全正常”的结论,所谓“相克”之说完全可以推翻了。然而在科学上一丝不苟的郑先生仍不满足于此,决定对某些“相克”食物再亲自食用一下。结婚才半年的夫人闻之容颜失色,坚决阻止。但郑先生耐心对之解释,同时边读书边将传说中的“食则立死”的黄瓜与花生吃下。五六小时以后,见一切正常,紧偎在旁的郑夫人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郑先生的科学实验报告披露后,轰动一时,餐桌上的谈“克”声也暂时消失了。
经不起推敲的“相克”论
有的食物相克书上写道:“食物相克是客观存在而非无稽之谈。”其实,“相克”论正是庸人自扰式的无稽之谈!这里难以对书报上的“相克”食物一一点评,那就“解剖麻雀”般地选择几则进行讨论吧。
•“糯米与鸡相克”
友人近日邀笔者去韩国餐馆就餐,餐馆介绍的“本店特色菜肴”就有老母鸡汤,而且是加糯米烹调的鸡汤。笔者忽然想到糯米与鸡相克之说,就有意再试吃一番,食后大家安然无恙。记得若干年前,笔者也品尝过我国某少数民族的名点“糯米鸡”,当然也无任何不适问题。在《太平圣惠方》上有则“乌鸡粥”方,此方由乌雄鸡一只、糯米100克,加葱白、盐等组成,其功效是“益气养血”。可见,至少有的古人也认为鸡与糯米是可以搭配的。
真不知这“糯米与鸡相克”说究竟有何实践根据?
•“核桃与酒相克”
此说倒是有据可查的。《开宝本草》中就有“饮酒食核桃,令人咳血”的记载。然而这却是一家之言。笔者查阅过一些食疗、保健类图书,在长寿类酒方、补益类酒方中,核桃常是酒方中的主要用料。在《本草纲目》、《儒门事亲》、《奇妙良方》上,都有核桃与酒配伍的治病方。《惠直堂经验方》有则可治“五痨七伤”的秘方,其配伍就是烧酒、饴糖加核桃肉;当今的“酒炖胡桃 (即核桃) 麦芽糖”,已是四季可用的“固肾补脾,温肺养血”的一款颇有声誉的药膳。如此,则核桃与酒又相克在哪里?
•“虾与猪肉相克”
李时珍的确说过:“虾与猪肉食,令人多唾。”《饮膳正要》也有“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之说。但这类看法显然不合常理。日常生活或在酒宴上,虾与猪肉同食的机会很多,谁又因此中毒了? 海外华人的一款药膳谓之“虾肉馄饨”,馄饨馅就是虾肉、猪肉加配料。这药膳能广泛流传,就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相克问题。
•“鸡蛋与葱、蒜相克”
《饮膳正要》与《本草纲目》都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同食以后会“损气”、“气短”。可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炒鸡蛋加葱是很普遍的家庭食品,笔者家里也是常用的;有些地区的群众则习惯并喜食鸡蛋蒜。可见,鸡蛋与葱、蒜相克之说难以置信。
•“兔肉与姜相克”
《饮膳正要》云:“兔肉不可与姜同食,成霍乱。”有人还对之从理论上解释,说什么“兔是寒性,姜是热性,寒热不能同食”。大家知道,蟹是寒性,为什么吃蟹时总要用姜呢?而有本中医食疗书的“祛暑方”就是兔与姜配伍的。
•“酒与辣物相克”
理由是:酒与辣物同食会“缓人筋骨”、“使人痿软”。果如此,那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等地的嗜辣族谁敢饮酒?或饮酒时谁还吃辣?现今全国、全球吃辣、爱辣的人数不胜数,难道这些人吃辣时都与酒绝缘?不仅有辣物与酒相克之说,还有“辣椒与胡萝卜相克”、“辣椒与南瓜相克”、“辣椒与黄瓜相克”等条目。因为提到黄瓜,想起一本书上所写与黄瓜相克的食物也太玄乎。说黄瓜除不能与辣椒搭配外,与它相克的还有花菜、菠菜、小白菜、西红柿、柑橘等物。真这样的话,天天离不开辣椒和爱吃黄瓜的人们,在餐桌上就得先苦思苦想搜索一番能否搭配的食谱后才敢下筷吧。
•“羊肉与醋相克”
大家在吃白切羊肉或涮羊肉时用点醋很正常,没听说这样吃后会出什么问题。再看看 《饮膳正要》,它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著作,作者忽思慧是一位蒙古族医学家,书中记载的多种有补益作用的食疗方如“八儿不汤”、“松黄汤”、“阿菜汤”、“鸡头粉血汤”、“瓠子汤”、“台苗羹”等,都以羊肉为主料,且都明确注明:食用时“盐、醋调和”、“葱、醋一同调和”或“入醋少许”。可见,六七百年前的人们并不认为羊肉与醋相克,现在不知因何竟说它们不能搭配了。
•“菊花与鸡肉相克”、“菊花与猪肉相克”
还说严重时会因相克而死亡。对此,人们并不认同。笔者手头一本书上有款药膳叫“菊花火锅”的,据称有“补气除湿、疏风明目”之功,其配方就是白菊花、鸡脯肉等;而菊花与鸡肉同时搭配的药膳还不止一款。
菊花与猪肉相克论在《本草备要》古书中已被否定:“食忌之说,稽之于古则无证,试之于人则不验。”所论是何等明确!再说,当今人们在餐馆边喝菊花茶、边吃红烧肉的现象并不鲜见,市场上更有出售菊花猪肉馅水饺的。然而,有因之中毒、死亡的事例吗?
食物相克不可信
上述种种事实都告诉我们,所谓“食物相克”的记载与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人类今天所用食物,是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才筛选出来的,它们应该都是“无毒”之品。两种无毒食品合在一起,也应该不会转变为有毒的。从这个角度看,“相克”论也让人无法理解与接受。再说,营养学家要求我们“尽量杂食”,要求每天要吃二三十种不同的食物,而我们日常接触的食物不过几百种,要是像有的书上列出的两百多对相克食物,那大家又如何进餐呢?恐怕顿顿要为吃东西伤脑筋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抛开诸如此类的荒谬之论吧,高高兴兴地在餐桌上举起你的筷子吧!健康饮食的要点是不拘泥于食物如何搭配,而在于食物的本身是否有毒或腐败,烹调过程是否清洁卫生,在于进食的数量是否合理和日常的营养是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