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下的特色管理

2011-12-31汤子琼张平张家华

经济师 2011年11期

  摘 要: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要尽快克服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计划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市场模式。文章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现状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应实行民主化和市场化的特色管理。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 合作办学模式 民主化 市场化 特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02-02
  
  我国经济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规模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发展的质量上也不断提高,作为学校教育之后的继续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0年在国家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用了一章的篇幅阐述了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的发展应该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可见,国家把继续教育提高到人力资源建设的高度,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这就为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许多高校继续教育开始以学历为主逐渐向职业技术为主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将发生那些变化呢?与此相适应的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现状和特色怎么样呢?本文结合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实际,将对目前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管理特色进行分析。
  一、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校独立办学模式,另一类是高校“合作办学模式”。
  (一)独立办学模式
  独立办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各个高校在完成自身“本、研”师生教学、培养所需资源有所剩余之后,为继续教育的师生提供可支配的教室、宿舍等富裕资源。在这种模式下,学校负责组织学生生源、组织教学活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以及学生的就业推荐。这种模式前提下,学校能为继续教育学生提供的资源相当有限。不过,自2007年以来一些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在相继完成了教育部对本科评估检查以后,随着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和使用,学校便能腾出一些富于的教学资源用于继续教育。如四川省的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这些高校利用学校办全日制普通“本、研”教育富裕资源,腾出原有的旧校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二)合作办学模式
  这种办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高校在完成“本、研”学生的教学培养所需资源后,没有太多的剩余资源为继续教育的师生提供可支配的教室、宿舍等富裕资源。学校的资源较为紧缺,不能满足继续教育学生的住宿和住校就读。因此,这些高校发展继续教育,采取了合作办学的模式。其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性,如品牌模式、教学模式、场地模式等。
  1.品牌模式。品牌模式,是指具有品牌优势的高校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具有独立办学资格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下面简称合作方)合作办学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品牌优势非常明显,但其缺陷也不可回避。如因社会办学机构的私立性所决定,为了尽量节约办学成本,必要的教学课时量不一定能得到充分保障,理论教学以及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等等。
  2.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高校派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合作方提供教学场地等资源而进行的合作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中,高校的师资都是精英教学力量和学科骨干,是合作方根本无法比拟的,对合作方来说,具有“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合作双方最愿意选择的。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高校教师对学生有直接的接触,能准确了解和把握教学质量,能为一些基础条件好的学生增加升造的机会,如考研之类等,这种模式的缺陷是由于高校教师长期以来的教学思维惯性,决定其教学的理论性强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学成就业。
  3.场地模式。这种模式是由高校提供一定量的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综合资源,合作方将以高校名义招收的继续教育学生统一入住而进行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优越感。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把继续教育的学生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同时也盘活了学校的闲置资源。这种模式也有其缺陷,如由于继续教育学生的特殊性,如学习基础差,过去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贪玩等,他们与普通学生混合在一起,会增加学校的学生管理的难度。以上三种模式是当前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中常见的模式。此外,还有高校因资金紧缺而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融资合作办学的模式。
  通过对独立办学模式和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办学模式都有局限,都有其优点和缺陷,但每一种办学模式都是为了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结构在职业技术培训的优势,因此,每一所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品牌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选择不同的办学模式。事实上,大多数高校都是选择了多元化的合作办学模式。显然,有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决定着有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然而,确有一些高校在管理上把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混淆,仍然用管理普通教育的方式来管理继续教育。那么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现状怎么样呢?
  二、高校继续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下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全日制普通“专、本、研、博”教育,除了入学还存在着计划招生以外,所有的学生就业都面向市场,双向就业。全国高校的继续教育学生除了成人教育还有招生录取计划以外,从2008年开始,国家规定所有成人学生的学习形式都是业余学习,回归了成人高等教育的“业余”本位。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没有招生计划,而且一开始就是面向市场。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中,有些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过去不曾有的变化,但其管理模式仍然滞后,还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影响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一)从管理体制上来看,有些高校计划管理的特色还比较明显,不利于化解继续教育招生市场中的矛盾
  众所周知,高校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任务上,是不能有丝毫动摇的,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继续教育,由其市场化决定已经不能完全按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应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然而,有些高校还没有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中转变过来,计划管理的特色还很浓厚。如有的高校把继续教育管理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管理相提并论。从成人招生来看,现有的成人招生市场已经是买方市场,许多高校合作方下属的招生团队,每年从11月份就在开始运作第二年的招生工作,他们通过向那些二三类高中或职业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经学校校长同意,从班主任那里获取学生的报考信息并告知要支付一笔生源介绍费,每年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他们就将这些学生以自考名义收进高校,经过部队军训后,回到学校开始进行成人高考补习。每年的八月中下旬就是成人高等教育事实上的招生高峰。为了争夺生源,高校之间、高校各合作单位之间竞争激烈,有时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学校求家长”,但是有的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者没能很好的掌握这一情况,简单地将其雷同于全日制普通学生的招生录取,甚至以为只要在招生信息栏上公布招生代码,就自然会有学生趋之若鹜地来报名,就会“家长求学校”。这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对合作方在继续教育招生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不仅不理解和支持,甚至卡、压、打,致使高校与合作方产生对立甚至矛盾尖锐,不利于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从管理机制上来看,有些高校机制不灵活,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现象,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的继续教育在行政上系高校的二级学院,实行的是院级行政负责制,在业务上按工作性质归口管理,虽然形式上是分类负责,但是,事实上还存在管理不灵活,工作效率较低下的情况。虽然有些高校为了约束行政权力,试行了二级学院内部工作机制,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重大问题上实行民主管理。这一制度设计从理论上来看是能很好的,能有效制约行政专权。但是,前提条件是在这一制度构架中的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具备民主管理的意识。然而,即使在这样一种有效的民主管理机制下,仍然有些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者,工作作风霸道,听不进不同意见,刚愎自用,存在着事务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如有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领导的工作几乎停留在会议堆里,如有合作方参加的会议、学院内部的行政会议,学院内部的业务会议,学院院务会议,学院碰头会议,如此众多的会议,几乎都是一言堂。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被说成是搞不团结。在学院内部的分配中,没有很好地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严重,“这种吃大锅饭的管理,表面上看起来是公平的,但却隐含着事实上的不公平”,这样的管理压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
  可见,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抛弃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特色,以市场为基础,有效地配置高校的继续教育资源。那么,高校继续教育在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下,应实行什么样的特色管理呢?
  三、高校继续教育实行特色化管理的对策
  结合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的多样化模式,在管理中应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化管理进程,尽快克服现有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现象,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力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革现有的计划管理体制,在继续教育多元化合作模式下,实行市场化的特色管理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已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在多种合作办学模式下,合作方大多是以市场化运作进行招生,以市场化运作推荐学生就业,至于高校举办什么专业、有多少学生愿意就读、学生的就业去向等问题,不可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100%掌控得了的,其关键还是市场说了算。因此,为了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管理者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与合作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要在共同遵守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平等对待他人,不要给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要在会议室里解决已经在市场中发生的矛盾冲突,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转变管理观念:实行由“管死”向“管活”的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有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以学生为本,共同发展和推进高校的继续教育事业。
  (二)改革现有的内部管理机制,在多元化合作模式下,实行民主化的特色管理
  如前所述,目前有些高校继续教育内部管理中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克服和改变那种事务性的官僚主义作风,要解放思想,放弃专权,大胆使用和信任下级同事,合力办学,从事无巨细的管理中腾出精力来思考和研究战略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实行民主管理,多听取下级同事们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制度。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尊重广大教职工的创造精神,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因此,学院领导要学会拜教职工为师,要放手发动教工群众走出校门、走进市场,深入企业、工厂,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技术人才,我们继续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要把继续教育的工作还原为人民群众共同完成的事业,放弃家长制的领导作风,实行民主化的特色管理。综上所述,高校继续教育在多元化办学模式中,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要突出民主化和市场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1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R].
  3.章慰.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7)
  4.汤子琼.成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作者简介:汤子琼,西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张平,西华大学政治学院讲师;张家华,四川省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