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理与监督
2011-12-31郭爱宁
经济师 2011年11期
摘 要:财务管理与监督在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管理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严格经费使用范围。为保证科研项目管理的财务监督到位,必须构建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使用绩效,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科研项目 财务管理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081-0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管理是收支预算管理,它能反映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各个方面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利用财务管理提供的各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正确的科研业务决策,又可对单位科研工作加以促进,从而达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结合党校系统审计及财务管理实践,就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确立财务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财务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它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财务管理是为单位科研项目筹集资金的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是科研项目实际研究的重要保障。财务管理是遵循经济管理的一般原理,结合科研活动的特点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活动的全过程,是对资金活动的直接管理。总的来说,财务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活动过程,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科研活动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通过财务工作来筹划、分析、控制和考核的,科研项目的设计、资金和项目成本费用的管理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科研项目活动的共同基础,是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内部管理的中枢,它的重要地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客观要求。那么,在管理理念上,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重点;在工作重点上,要把强化资金管理和科研项目成本费用的管理活动放在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中心位置来抓。要按照“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要求,特别是要严格事业单位的全口径预算收支,不断推进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原则与使用范围
正常的社科基金来源于财政拨款,用于开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研项目经费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原则。(1)明确目标,突出重点。项目经费应主要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项目,以及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上,避免分散使用。(2)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要严格按照项目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安排项目预算,杜绝随意性。应当加强相关科研资源的统筹协调和有效整合,避免重复浪费。(3)权责明确,规范管理。项目经费管理各方要权责明确,各负其责,协力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4)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并建立追踪问责机制。(5)一次核定,分期拨付。项目经费资助额度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核定,分期拨付。
2.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科研项目经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资料费、数据采集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费、管理费等10个方面。(1)资料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资料收集、录入、复印、翻拍、翻译等费用,以及必要的图书和专用软件购置费等。(2)数据采集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跟踪采集、案例分析等费用。(3)差旅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国内调研活动所发生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4)会议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或课题等活动而召开小型会议的费用。会议费的开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会议开支标准和会期。(5)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调研的交通费、食宿费及其他费用。项目经费应当严格控制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支出,并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6)设备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购置或租赁使用外单位设备而发生的费用。项目经费应当严格控制设备费支出。因项目研究确需购置的,应当在项目预算中单独列示,并经社科规划办批准后方可购置,并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按照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7)专家咨询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咨询费不得支付给课题组成员及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咨询费的支出总额,按照有关部门规定重大项目一般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8)劳务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直接参与项目研究的在校研究生和其他课题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劳务费的支出总额,重大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5%,其他项目不得超过项目资助额的10%。(9)印刷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项目研究成果的打印费、印刷费和誊写费等。(10)管理费: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对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项目预算中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成果鉴定费是指在项目结项时对项目成果的政治和学术质量进行评估所发生的费用。每位鉴定专家的劳务费根据最终成果类别和字数掌握在300-1000元。因成果质量问题需组织第二次鉴定发生的费用,从尚未拨付的项目经费中扣除。
3.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项目一经批准,不得无故中止。对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者,社科规划办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拔经费;对因故中止研究者(指项目负责人因出国、生病、死亡或其他原因不能继续研究的),社科规划办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拨经费的剩余部分;对因严重违反财务制度或其他原因而被撤销项目的,追回已拨经费。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必须协助追回相关经费,并退还社科规划办。如无正当理由,接到通知后超过三个月仍未追回,社科规划办将视情况对该单位做出相应的处理。社科规划办每年将有重点地检查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实施具体管理,按财务制度要求,加强对项目预决算的审核,对预算的执行和各项开支情况进行检查,如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及时予以纠正。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应妥善保存项目经费账目和单据。
三、构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内部监督与控制机制
怎样强化科研项目管理?笔者认为,必须构建内控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强化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内部管理,发挥财务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和完善适应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建设,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财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综合部门,通过会计核算职能,做好科研活动各个环节的原始记录等基础工作。近年来,在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实践中,不少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不到位,运行方式不够规范,成本、费用支出的用途合理但不合规定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以前年度结转资金未作充分预计,造成年初预算编报不完整;经费支出预算不足,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之间相互调剂使用预算资金;预算执行不够严格,自行改变项目支出内容;未经批准在不同科目(项目)间调剂使用预算资金;重视经费分配,轻视经费管理;重视项目申请,轻视项目细化;重视支出预算编制,轻视支出预算执行;重视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轻视资金使用安全;重视项目实施,轻成本、费用支出的监督;重视项目验收,轻视成果管理。二是结合单位实际,设计内部管理模式。实行目标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不要因人事变动而改变内部控制制度,但可补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针对本单位特点,建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明确科研处、项目负责人及各个部门的职责,包括权利及责任,与绩效挂钩。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欠缺的有:目标管理及考核指标;科研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对外协作项目管理办法;项目支出预算评审操作指南;咨询费、劳务费支出管理办法,以及科研项目经费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办法等。三是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在建立制度的同时,必须严格监督执行,杜绝乱开口子的现象,严格掌握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及其标准等。
2.强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加强资金预算控制。要从规范单位预算编制的内容、方法和规程三方面入手,抓好单位预算编制这一基础环节,将单位所有收支纳入单位预算,如实反映收支规模。同时,严格预算执行,将科研项目所有收支纳入单位决算,按预算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支出预算由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组成。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做好资金的筹集、使用计划,盘活资金的存量,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运行。二是提高资金绩效。要加强大额资金和重大专项项目运行的管理,将资金目标管理同支出绩效相结合,强化支出责任(包括单位、部门、个人责任)。资金绩效评价应当以科研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金额较大,与本单位、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的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应有: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资金绩效(财务管理)分析应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清楚地说明使用资金的目标,描述使用资金活动过程,分析成本费用结构,并确定资金使用的效果。三是加强科研成本费用支出预算编制。要有预见性、合理性,要有依据,理由要充分,预算松紧适度。科研预算应根据本单位科研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预算,除延续科研项目外,不要重复申报项目,工作量与支出预算相匹配。如有相关规定,按标准计算编制;如无规定,采用类比方法编制(前三年科研实际支出平衡数)。成本、费用预算要细化到预算科目具体支出的子项(包括印刷费、差旅费、租赁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务费、专用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等),以便于执行。四是适时开展前瞻性绩效评价。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针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提出较为仓促,没有经过科学地论证,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科研项目不能完成造成损失等现象,可引入前瞻性绩效评价综合方法。信誉不高的项目负责人,一定期限于不予资助。
3.强化资金预算约束,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一是加强重点科研项目支出的约束。支付成本、费用与项目进度相匹配。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在项目中合理支付成本、费用。严格审核流程,细化经办人、项目负责人、财务审核、单位领导批准等程序。二是要在单位内网上试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的公示制度,接受单位内部职工监督。如在什么情况可以支付差旅费、咨询费、劳务费、招待费及需要履行哪些相关手续等,以现金支付咨询费、劳务费应在单位财务部门办理,尽可能减少成本费用。加强内部监督,制定月、季、年检查科研项目计划、内容,突出检查重点,力戒形式化。三是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提出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等改进意见。组织在单位内部或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绩效评价结果。
4.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科研管理素质,提升制度执行力。在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中要推进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财务人员应及时更新知识、不但要掌握会计核算、目标管理和分析预测,还应掌握社会科学领域相关知识,了解学科建设情况,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二是转变观念,确立先进的理财理念。这是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人员必须确立新的理财观,增强风险意识和参与意识,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走出就“账”管“账”、记“账”的狭小天地,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和权威性的有利优势,参与单位科研业务的管理,研究解决单位内部改革与现行政策、法规不相一致等“合情”不“合法”的问题,自觉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三是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财会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办法,努力使财务人员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使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管理上有发言权,真正发挥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江苏盐城 224002)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