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并购行业研究

2011-12-31李雪

经济师 2011年11期

  编者按:企业并购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资产重组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经济学博士、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经济学会工业经济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干春晖教授一直致力于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与国际比较’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企业并购行为向干春晖教授进行了访谈。现将访谈刊出,以飨读者。
  
   记者: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部门这一企业并购案例使我们对企业并购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想向您请教一些企业并购的问题。为了使我们能对企业并购行为领会得深入一些,您能较为详尽地给我们讲讲这一案例吗?
   干春晖:联想收购IBM公司PC部门后,组成了新联想,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员工总数达19000人,(约9500人来自IBM,约10000人来自联想集团)。在北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主要运营中心。新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联想与IBM公司2003年合并出货量约为1190万台,2003年合并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
   联想收构之后,IBM的品牌及面向企业客户的全球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能力都将为新公司提供支持,新联想将获得许多独特优势:
  1.联想将拥有“Think”品牌,同时根据合约将在5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
  2.更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全球最大的商业和技术服务提供商IGS将成为联想首选保修和维修服务提供商,全球最大的IT融资公司IGF将成为联想首选的客户租赁、渠道融资和资产处理服务提供商。
  3.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并且可以利用IBM的商业伙伴、分销商和在线网络等其他渠道实现全球市场覆盖。
  4.联想可以获得世界级的领先科技,并且拥有美国罗利、日本大和以及中国三个研发中心。
  5.联想将拥有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并且结合双方在台式机及笔记本方面的优势,为全球个人客户及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
  6.双方管理层共同组建全球一流的新管理团队,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企业并购发生之后,各方面最好尽可能保持稳定。联想就采取了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整合方式。品牌方面,联想将使用IBM的品牌五年,这可以继续保持IBM的全球品牌、高价品牌、高形象品牌的定位。销售模式方面,联想也将继续使用IBM的销售模式,两个公司将继续保持各自的销售网络,依然是联想的队伍卖联想的产品,IBM的队伍卖IBM产品,等一段时间之后再整合销售渠道。这些稳中求变的措施会使客户感觉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都没有太大变化,有利于留住客户。
  记者:据我们所知,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至今,全球企业并购已经历了五次浪潮。您给我们简略地谈谈这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吧。
  干春晖: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高峰时期为1898—1903年。这一阶段的并购浪潮被认为是历次并购浪潮中非常重要的一次,不仅是由于企业垄断现象在这个阶段首次出现,而且这一次并购浪潮使得西方国家的工业逐渐形成了现代工业结构,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横向并购是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重要特征。优势企业通过对同行业劣势企业的兼并,集中了同行业的资本,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势力。追求垄断地位、追求规模经济是本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世纪20年代。在这个时期,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实行产生了新的工业技术,导致了一系列新行业的产生,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等。这些新兴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产业合理化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第二次并购浪潮蓬勃兴起。第二次并购浪潮中出现了多种兼并形式,其中以纵向并购居多。另外,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开始相互兼并、渗透,成为这一阶段并购的另一特征。
  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时期,并在60年代后期形成高潮。这段时期并购的主要形式是混合并购,即并购企业与被并购的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且这些部门之间没有特别的生产技术联系,进行这种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谋求生产经营多样化,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并在80年代形成高潮。这次并购浪潮的形式呈多样化倾向,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多种形式并存,没有哪一种并购形式占主导地位。
  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今。这次并购浪潮的发生主要得益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突破为并购活动创造了很多机会;二是政府政策的转变为“强强联合”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五次并购的一个特点是参与并购的企业规模都非常大。大多数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大公司,有着优良的业绩,它们之间的“强强”联合,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
  记者:您在上面的讲述中提到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请问这是依据什么特征来分类的呢?
  干春晖:从不同的角度看并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一是按产业特征分类。按照并购双方的产业特征可以将并购划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又称水平并购,是企业扩张的一种基本形式,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换言之,横向并购是一种竞争者之间的并购。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或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在其他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具有相似性或互补性。企业间通过实施横向并购,能够充分利用并购后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来扩大市场竞争力,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纵向并购也称垂直并购,是指处于生产同一(或相似)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企业间通过实施纵向并购可以在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同时得到所需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达到进入某一行业的目的,完成企业的产业扩张。从纵向并购方向来看,有前向并购(前向一体化)和后向并购(后向一体化)之分。前者指生产原材料的企业通过并购进而向经营第二次加工阶段的业务扩展,或者一般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向经营流通领域等业务扩展;后者指装配或制造企业通过并购向零件或者原材料生产等业务扩展。
  混合并购是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中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有三种形态:在相关产品市场上企业间的产品扩张型并购;对尚未渗透的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进行市场扩张型并购;生产和经营彼此间毫无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间的纯粹的混合并购。企业进行混合并购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组合效应,降低经营风险。
  二是按并购后的法律状态分类。按并购后的法律状态可以将并购分为新设合并型并购、吸收合并型并购和控股型并购。
  新设合并型并购是两个以上公司通过并成一个新公司的形式而进行的合并。采取这种形式的合并,合并双方均解散,失去法人资格。
  吸收合并型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吸收其他公司的形式而进行的合并。采用这种方式,被吸收的公司解散,失去法人资格;继续存在的公司称为存续公司,存续公司要进行变更登记,被吸收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存续企业继承。
  
  控股型并购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被并购公司被收购后仍保留其法人地位。
  记者:您的讲解使我们了解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的特征,我们还想请教这三类并购的动机是什么?请您先给我们谈谈横向并购的动机。
  干春晖:横向并购的具体动机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成本节约所致,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二是由于追求市场势力所致。
  我先谈谈规模经济效应。获得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是该行业中的确存在规模经济且并购之前的运营规模在规模经济之下。
  第一,企业横向并购从微观的层次来看,会引起工厂规模的扩大,从而产生工厂规模经济。工厂规模出现经济性的根本原因是工厂规模扩大所导致的特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如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或工艺、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形成、学习效果的产生以及建设费用的降低,等等。
  第二,企业并购从更高的层次来看,会扩大企业的规模,形成企业规模经济。企业作为制造销售产品的组织,必须管理和经营与此相关的所有工厂。除了通过扩大工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来降低单位成本以外,企业也可能通过管理和经营多个具有经济规模的工厂来进一步获取经济性。企业规模经济可以通过管理费用的分摊、营销资源的综合利用、原材料购入的批量采购、融资能力的提高等途径实现。
  下面我谈谈管理协同效应。所谓管理协同效应就是指当两个管理能力具有差别的企业发生并购之后,合并企业将受到具有强管理能力企业的影响,表现出大于两个单独企业管理能力总和的现象,其本质是一种合理配置管理资源的效应。
  要深入了解这种效应的产生机理还应从组织经验和组织资本谈起。组织经验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对经验的学习而获得的雇员技巧和能力的提高。
  所谓的组织资本是指企业特有的信息资产,它随时间而积累,用来提高生产率,主要包括:在分配给雇员适当任务和组成雇员小组时使用的信息,以及每位雇员获得的关于其他雇员和该组织的信息。
  当企业组织资本与组织经验相结合之后,就形成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管理、控制的作用。管理能力的转移是协同效应发生的前提条件,但管理能力的转移本身也是有条件的。由于行业专属能力只能在同一行业中转移,所以与此相关的并购应是同行业企业间的并购,即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还可以产生市场势力效应。持有这种动机的企业是想通过横向并购减少竞争对手来增强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支配力。横向并购对市场势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市场集中度实现的,通过市场集中达到扩大市场势力和操纵市场的目的。
  第一,通过横向并购减少竞争对手,形成市场支配力。
  第二,通过横向并购引起市场集中,以增加行业利润和自身利润。
  第三,一个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状况良好,不断积累资本,必然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而本地区受市场规模的限制,难以达到扩大经营的目的,于是便需要通过横向并购把势力打进其他地区同类产业,占据另一地区市场。
  记者:产业经济学研究纵向并a9ce9aa27643876afd037b3450d1d8339d655b78e8800dff6c1a115b287eab05购动机主要有纵向一体化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请您给我们扼要地讲讲这两种理论。
  干春晖:纵向一体化理论有许多种,我重点从市场失灵的角度进行解释。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用技术的相互依赖的观点来解释纵向一体化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企业不仅仅是有效实现规模经济和成本最小的要素比例配合,而且有时还拥有超越市场的潜在协调能力。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内部组织,具有激励、控制和固有的结构优势。如需多种部件投入生产,卖方市场有垄断性余额,这对成品装配者的后一体化和部件供给者的前向一体化提供了“明显”激励。双方都存在价格和数量上的讨价还价,导致双方共同利益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就有了纵向一体化的需求。一体化还能产生结构优势,一是有信息处理效应,二是有制度适应能力。
  我再讲讲交易费用理论。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理解纵向一体化问题时通常认为:(1)市场和企业是用以完成一系列相关交易的可供替代选择的工具;(2)一系列交易应该在企业之间(经过市场)进行还是在企业之内完成,这取决于每种方式的相对效率;(3)经过市场签署和履行复杂契约的费用,随着与契约有关的决策制定者的特征和市场客观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4)尽管妨碍企业之间(经过市场)交换的人为因素和交易因素与企业之内的情况表现有些不同,但同样一组因素适用于两种情况。因此,对交换的对称性的分析要求,应该承认内部组织的交易限度,也应该承认市场失效的交易根源。当市场作用在企业之间的交换过程中失效时,纵向一体化方式应当首先被考虑到。
  记者:请您再给我们讲讲什么是混合并购,怎样从理论上分析混合并购。
  干春晖:混合并购是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它包括两类:一是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相结合的企业并购,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没有上下游关系和技术经济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
  对混合并购的理论分析主要是资产利用理论。资产利用理论把企业看作是由能够从事一定独立经营活动的有形资产、人和无形资产的资产集合。某些资产具有专用性,只能用于生产特定的商品和服务,而另一些资产则可以通用于生产一定种类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种类型的资产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现状无法得以充分利用,那么把它用于其他方面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利用的方式可以是出售或出租这部分资产,也可以通过混合并购自己留用这部分资产,特别是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企业通常认为自己通过内部组织比通过市场利用这部分资产将更有效率,所以,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混合并购来利用这部分资产。这种资产的利用可能包括以下几种:(1)资产是一种固定的生产要素。可以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尽可能多的品种的产品或服务上,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2)对那些具有季节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互补性季节产品可以提高工厂的利用率。(3)对于产品的需求是变化的,生产几种产品可以弥补由需求的变动而引起的设备利用率的下降。(4)如果面临长期的或周期性的需求下降,企业可以通过混合并购来抵消生产能力的下降。除了有形资产,无形的管理经验同样是一个企业重要的资产。
  另外,降低经营风险的观点也经常被用来解释混合并购的动因。当企业通过混合并购把经营领域拓展到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就意味着整个企业在若干不同的领域内经营,这样,当其中的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可以通过其他领域内的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
  记者:混合并购对市场竞争有那些影响呢?
  干春晖:混合并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混合并购后的企业在进入新的市场时比专业化企业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其一是因为混合并购企业可以更容易地从集团内部或者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其二是因为混合并购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承受在新市场中的初期亏损,因为在其他行业中的盈利可以很方便地用以弥补这部分损失,直至发展壮大至盈利水平为止。
  如果由于资产利用的结果,进行混合并购的企业能够比同等专业化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对企业而言,这将使它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盈利;假如其他情况均不变,对整个社会而言,多角化就将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理论总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绿。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行为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有待理论工作者去探索研究,给予理论总结,更好地指导实践。
  记者:您今天的谈话使我们对企业并购行为在理论层面上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学到了不少知识,谢谢您。(责编: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