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

2011-12-31王艳芳张昕徐忠惠刘方正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其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逐渐枯竭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问题,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终究的必由之路。以煤炭资源型城市鸡西市为例,阐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根据鸡西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现状,探讨了鸡西市产业转型的模式。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24-03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是指其主导产业主要围绕着资源而开发建立的采掘业及其初期加工业,主要提供矿产产品和其初期加工产品等资源型产品,并依托资源开采而兴建发展的城市。若某城市矿产资源采掘业及初加工业产值总和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则该城市可定义为资源型城市。
   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因其自身特征开始出现发展瓶颈。根据布雷恩·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资源型城市将被锁定在最初所设定的资源产业的发展上。其形成、发展自然对当地的资源具有特殊的依赖性,随着资源储量的约束和资源可耗竭性的影响,使资源型城市出现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必然会经历一个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随着城市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必然会在发展方向、空间、动力、体制等方面出现严重困境,只有打破原有的资源自循环机制和路径依赖,才能实现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资源问题,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其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逐渐枯竭的不可逆转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源问题。由于依托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等资源,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也是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外延粗放型,造成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低下,容易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例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初期由于煤炭资源丰富,为城市发展甚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一旦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就会失去支柱,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普遍存在“政企合一”等弊病,造成城市管理体制滞后,甚至出现“城中城”、“市中市”的局面。同时由于和市场严重脱节,其市场竞争意识比较薄弱,发展思路过于片面,并固守“资源优势——优势产业——产品优势”的思维模式。
   城市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新经济时代的转变,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也提出新的要求,亦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对于这一转型问题,如何实现城市形态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的中心转型、实现城市经济从单一资源经济向多元城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