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属性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2011-12-31李剑虹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绿色供应链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两层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属性测度函数基础上给出了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 绩效评价 属性测度函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52-02
  
   一、引言
   二战期间,为了更有效地协调战略物资的仓储、运输以及调配之间的关系,美国政府成立了由经济、管理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影响物资仓储、运输、调配以及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结果不但促成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雏形的形成,而且在制造业、采购、销售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并随企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一直是经济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因此,供应链是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最终客户所组成的网络,该网络中各节点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规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的总称。由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常导致供应链失调并使得供应链整体利益受损。除此之外,也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大量排放,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首次提出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其理念是在供应链的发展中要综合考虑对供应链周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实现整个供应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随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绿色供应链进行讨论,例如,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和诺顿教授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经营过程层面、学习和成长层面四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国内的李向东和阎洪{1}、王洪刚和韩文秀{2}、郑迎飞、赵旭和华燕青{3}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绿色供应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廖镇勇{4}、张志伟和陈铭{5}、黄国清和华凤燕{6}分别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对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
   传统供应链是一个开环结构,而绿色供应链增加了反向物流环节,实现物料和能量的回收再利用,因此,在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中,不仅强调供应链的协调运行,而且进一步强调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问题,以及如何减少废旧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最终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最优化,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意到绿色供应链在绿色经济{7}、低碳经济{8}中具有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精确地评价绿色供应链的绩效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因此分析法和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介绍了属性数学方法的对该评价的应用,为评价绿色供应链绩效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构成
   绩效评价是检查结果与目标的接近程度,衡量和改善组织绩效的一种重要手段。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给出的基于结构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在供应链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因此,我们应在环保的框架下构建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讨论绿色供应链的绩效。
   1.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绿色供应链要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因此在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涉及很多因素,其绩效也很难进行定性评价,并且绿色供应链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统一的评价体系更是难以制定。所以至今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绩效评价指标规范,这里我们依据下面原则建立绿色供应链的指标体系。
   (1)系统性原则:绿色供应链各节点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将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作为一个系统,对其作出整体的分析与评价。
   (2)层次性原则:将绿色供应链的指标分为若干层次,对每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在环保的框架下进行评价,从而反映出绿色供应链各层次的绩效。
   (3)动态性原则:绿色供应链中的节点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使得绿色供应链的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根据绿色供应链节点变化等特点作出调整。
   (4)关键性原则:绿色供应链涉及面广,包含诸多因素,评价指标过于细化,难以抓住本质因素,因此选取绿色供应链中起核心作用的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
   2.指标体系组成。从经济、资源、环境三方面考虑,依据建立绿色供应链指标体系的原则,同时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化理念应体现在各个节点中,在卡普兰和诺顿给出的的四维平衡计分卡基础上,增加环境绩效,并将其分为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绿色文化三个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绿色供应链的因素进行筛选,确定出绿色供应链评价系统的层次结构,具体如下。
   表1采用了参考文献{6}部分指标,考虑到现在环境价值取向、绿色文化技术的投入以及大量的环保投入正在被用来修复已经破坏和恶化了的生态环境的情况,因此增加了环境保护和绿色文化指标,因而表1不仅强调了绿色供应链确定性和定量分析,也给出了其不确定性的定性分析。
   三、基于属性方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在表1中,除了成本管理中的二级指标和业务流程中的二级指标的库存数量柔性和供应链反映时间柔性要求越小越好外,其他指标均为越大越好。对于要求越小越好的指标,我们将通过这个指标的上界减去这个指标的值,转化为指标越大越好的情形。属性集和属性综合评价系统主要解决了某类具有多个模糊属性的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9},其识别准则是根据某些评价类具有有序性而提出的置信度准则,它要求“越好”的类占的比例“越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属性方法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2.指标属性确定方法。设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