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失实表现形式与防止对策

2011-12-31陈涛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真实是一切新闻媒体的生命,尤其是以视觉形象为主体的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更加需要严格而准确,鲜明而生动。但是因为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失实新闻,电视台的舆论权威受到严重影响。文章对电视新闻失实表现形式作了一番探寻和梳理,并从中探讨了失实电视新闻的危害和防止对策。
   关键词:电视新闻 失实 危害 防止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49-02
  
   —、失实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
   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传媒格局的深刻调整、新闻队伍构成的日趋复杂,新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虚假新闻屡禁不止,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真实报道新闻,不仅是新闻的生命线和底线,更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维护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这是我们每一个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所面临的严肃课题。
   1.弄虚作假,无中生有。这是新闻报道失实中最严重也最恶劣的一种情况。记者明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但为了某种目的,明知故犯,不惜捏造事实,无中生有,这种失实对党的新闻事业以及实际工作危害最大。如2007年北京电视台年青记者訾北佳“策划”了“纸箱馅包子”的虚假新闻,他花钱请人去买纸箱,又叫人来做包子,并亲自把这一过程拍下来,所有这些都是他一手炮制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他是“策划”了“事实”,而不是报道了事实。訾北佳的行为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他本人也因弄虚作假,无中生有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2.主题先行,强扭角度。明知不符合实际,但为了配合形势,或者为了上电视的目的,见风使舵,随机应变,强扭角度,上挂下连,报道就像七巧板,橡皮泥,可以随意拼凑和捏弄。在做典型报道或一些成就性宣传报道中,为了宣传取得的成绩,或为了说明某项政策的好处,在电视报道中常有一些编辑记者会说去找某些人来当典型,作为一个先进的事例,来宣传一个媒体需要的主题。但这个事件是虚构的,这个例子是策划的,这条做出来的新闻整体上是不真实的。之所以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是因为这是一条正面报道的新闻,没有直接损害某人的利益,因而没有被人追究。但这种主题先行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据一些编导记者总结,用这种方式拍片的好处有三:一是可以忠实体现上级的意图,完成采访任务;二是让当事人在记者的控制下活动,可以拍出万无一失的精美画面;三是省时省力成功率高。在这种主题先行的报道中,生活进程,人物的活动,运动状态,全在记者、编导的主观意图和摄像机角度的调遣下有秩序地发生,发展着。这种摆布的典型报道,尽管看似完美,但观FzuLKo0wgn2pgru7ObaA29zXvZMbqDB0zxC7PmvKIgk=众很容易就能从画面所传达的现场气氛中,从文字稿件传递的信息中,感觉到新闻事件细节的失真,以至于对整条新闻真实性表示怀疑,对整条新闻不信任。
   3.故意拔高,有意夸大。为了“思想性”、“指导性”,或者迎合有关部门不正确的要求,或“奉命”或“自觉”,随心所欲地拔高主题和思想,把事物弄得面目全非。由于电视媒体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在新闻工作中,经常有一些单位预约性地采访。记者应邀,前去某单位采访时,往往由邀请单位牵着鼻子走,稿子人家写,画面随意拍,单位内容失实,大话空话乱吹。记者全然不知,或隐约知道一些,但为图方便省事,根本不去深究。这种可称为记者采访被动失实。此外,在新闻人物采访中,为了反映先进人物高尚的思想品德,崇高的精神境界,突出新闻人物所谓“高、大、全”的形象,先进人物形象在宣传中很容易会被人为地拔高,反正都是正面人物,没有的事迹帮他编造一点,让人物更加丰满,更加“高、大、全”。有人称之为“塑造”典型。这种报道不仅削弱了典型的榜样效应,甚至还可能损害先进人物本身的声誉和光彩。如,为了表现新闻人物的先进性,往往让新闻人物“演”自己的过去,而不是客观地记录他的现在。往往也可能会说他为了革命工作,不顾自已身体,或者说他舍小家为大家等等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事实。其实先进人物也是普通劳动者,也是平凡人,我们应当坚持平凡人就该做平凡事,说平凡话,绝不要故意“锦上添花”,故意人为拔高。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绝大多数观众的判断力都是很高的,编造事实终将被戳穿,终将为观众所不齿。
  4.偏听偏信,以偏概全。这种失实主要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把个别当一般,把局部作全体,企图从个别的事实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来,自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失实。在一些民生类新闻报道中,个别记者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个别的、局部及表面的现象,仓促下结论,歪曲了事实的本质。如某地一电视台记者去采访某村鱼塘合同纠纷情况,合同纠纷本来是双方的事,但记者并没有采访当事人养殖户一方,也没有采访当地知情群众,更没有采访镇政府有关调处人员,向他们了解或核实事件发生的真相。仅凭当事另一方的说辞来作报道,并加以评论语。由于记者采访不深入全面,报道内容未经核实就照播出来,结果这家电视台被告上了法庭,因报道失实这家电视台不仅被要求公开道歉,作出更正,还赔偿了受害方的经济损失。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诸如一些记者在接到报料电话后,往往是马上拿起摄像机就赶往事发现场进行采访,对正在发生的报道新闻事件,由于没有查阅资料,又没有作深入研究,心中无数。在现场采访时,往往是当事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或者是目击者说什么就采信什么。同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加之个别记者怕麻烦,对事情的真相根本没有深入地调查,结果造成采访的缺位或错位,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论,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为杜绝和防止记者在采访中的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主观臆断,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提出了栏目报道三原则: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做到冷静地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更深一步的合作。
   5.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为了多完成任务或为了多发稿件,有些记者并不亲临现场,或电话,或取得部门文件材料,以此为依据,写成新闻稿件,并从现成的带子中或过去的资料画面中翻查拼凑编辑相关画面,以增强可视性。这种新闻,是事先设计好的“新闻蓝图”,按图索骥,叫客观事物按照主观意图发展变化,往往是甲地内容乙地镜头的声画游离式新闻,假戏真作,假假真真,有误导观众之嫌。
   6.同期声采访失实。在一些正面报道中,为了达到记者的宣传目的,有意识地安排采访对象说出记者所需要的话语。如:某台一位记者一次前去某地采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会议。培训会结果后,为了说明这种培训效果好,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帮助,摄像记者专门找到会议主持人要求找一位参加培训的能说会道的老农民接受采访。随后记者将这位被采访者带到附近的果园,多次提问,但每次回答记者都不满意,认为回答到不好,不圆满。最后记者只好亲自出面,教被采访者数遍,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同期声采访任务。其实这种同期声采访是完全失败的,细心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在电视上的被采访者说的是言不由衷的话,而且说出来的这种大话空话是导演的,是不真实的。无独有偶,在采访一些领导干部时,有些领导或记者为了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有意将采访内容用大字事先写好,并放在摄像机前面,让被采访者照本宣科,其作假的行为在观众面前表露无遗。其实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的种种声响等。合理运用同期声可强化现场感,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同期声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感受到现场真实可信的气氛,从而提高了新闻的传播价值。而乱用同期声必将导致整条新闻的失真,造成新闻失实。
  
   7.摆拍重演。为了加强可看性,一些新闻节目靠摆拍或重演的方式再现新闻事件现场,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出彩”的片断,让观众感到虚假做作,也破坏了整个节目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应当说,造成“摆拍重演”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长期以来制作观念上的误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早期的新闻是用电影胶片拍摄完成的,技术上的局限造成一次性真实拍摄有相当难度,加之早期新闻的目的和功能多数是宣传教育而并非信息的传递,于是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组织拍摄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样的观念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可以说,用电影的观念来进行电视新闻的制作,是电视新闻画面失实的主要原因,它暴露出一些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规律和新闻基本原理缺乏了解,对电视新闻制作本质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8.走马观花,工作粗糙。新闻现场是记者采访成功与否的重要起点,但不是每个记者都明白这一点,有时人到了现场,心并未入。下车伊始,一些记者就按自已的主观感受,开始拍摄,”推、拉、摇、移“一阵,算是有了画面,再拿上被采访单位提供的文字或会议材料,采访便告结束。这种先入为主,浮光掠影的画面,很难配合文字稿件,声画貌合神离,致使新闻失实。
   当然在失实的电视新闻中,还有因记者合理想象,割裂素材,经验欠缺等原因造成失实的。上述新闻失实因其严重程度不同,有故意性失实,也有非故意性失实。对这两类失实我们都不能姑息,迁就、宽容、因为它们所造成的不良的客观效果是一样的。
   二、失实新闻的危害
   虚假新闻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根本背弃,它的产生不但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的信誉,而且也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巨大危害。不论西方的新闻媒体还是国内的媒体都应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新闻失真,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新闻媒体的声誉受损、受众的唾弃、广告商的背离,这样媒体的生路也就将要终止了。出现失实新闻追根溯源,无一不是新闻工作者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致。因此,只有从职业道德修养的角度去认识新闻必须真实这一问题,只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品质,才有可能治好新闻失实或失当这一痼疾。
   三、新闻工作真实性的维护
   为了维护新闻工作的真实性,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强调指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
   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
   工作要认真负责,避免报道失实。如有失实,应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更正。
   笔者认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切实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应当作为每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操守和富于敬业精神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四、如何防止电视新闻失实
   电视记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了应严格遵守执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确保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外,还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新闻现场意识,走出轻视现场的误区。因为电视新闻的最大魅力莫过于它的现场图像和音响,将受众带到新闻现场,给人们以心理参与和眼见为实的满足。这种魅力的产生,全靠记者深入新闻现场采访而获得。
   现场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和灵魂之所在。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像保护法律现场一样,保护新闻现场,不允许做任何修饰与改动,即使是对细节的改动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图象新闻的现场真实(画面真实,音响真实),直接维护着新闻事实的本质真实。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只有采取“挑、等、抢”的采访方式,抓取现场事件发生的精采瞬间,生动细节,来完成自己的新闻报道,而一切“摆、导、补”偏虚手法都是应当坚决果断地抛弃的。
   面对近年来电视新闻中出现的大量失实现象,让我们在这里重温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教诲:“新闻电影最要紧的是事件的真实与画面的精确”、“既不向左也不向右偏两英寸,既不高一分也不低一分,既不近一点也不远一点,既不早半秒也不迟半秒——而必须是此时此地”。这段话里提出的关于采访的细微要求,除了事件的真实,对画面的真实也提出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因素的具体标准。伊文思如此重视现场采访,实在值得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引以为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视新闻记者只有深入现场,尊重现场,记录现场,实事求是,才是我们走出电视新闻失实的重要起点和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电视新闻画面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网站北屯在线
   2.我的电影生涯.时代出版社
   3.黄匡宇.电视新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4.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5.叶春华,连金禾.新闻采写编评.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广播电视台时政新闻部 四川达州 635000)
  (责编: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