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建筑设计之我见

2011-12-31丁荏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利用环境建筑

丁荏辉

(东莞市东坑镇规划管理所,广东 东莞 523000)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之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和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湿地开发为例,在着重保护的同时,还兼顾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湿地的保护离不开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又必须以保护为基础,这就需要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科学的规划,建立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的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分类管理。而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是湿地形成产业化保护的措施之一,首先是将湿地周边污染物治理干净,然后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将其改造为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建筑将从两大方面入手:(1)建筑的可持续性;(2)建筑的地域性文化内涵。这两大原则彼此相互关联,形成从意识到行动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生态环保形成规模打好基础。

1 建筑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20世纪50~70年代,人们在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对增长等于发展的简单模式产生怀疑并展开讨论。70年代著名的美国学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 Dubos)的享誉很高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界。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97)。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和中国世纪发展经济的主题,它的核心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随着21世纪初“京都协议书”的生效,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从现代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价值观逐步转变成为建立“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浪费”为特征的循环型的经济社会。以达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双赢目的,并且引发了不少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如大力保护森林,提倡全民植树以及防止沙漠化,而湿地这一独特的地质形式,对防止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防止城市的污染与热岛效应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方面可以参考以下一些实例,比较著名的项目有伦敦戴根海姆区的东溪头乡村公园切斯自然保护区的千年中心、英国诺丁郡的豪其顿生态住房项目等等。

这些建在湿地附近的建筑都在可持续原则下着重体现6个“R”:即尊重(Rsepect)、再利用(Re2use)、可循环(Recyle)、可再生(Renew)、减少(Re2duce)、记忆(Remember),这些原则是形成绿色建筑的典范。

尊重(Respect)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即自然环境从历史上不断被剥削的资源变为集体责任的对象,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含义。从个体建筑上尊重自然与文化,并把它提升为一种集体意识,是可持续营造的必由之路。在设计中集中体现为建筑应尽可能少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对场地的影响,减少对不可更新能源的使用。

可再生(Reuse)和可循环(Recucle)主要体现在:建材方面尽量使用再利用和可循环的材料,以降低建材能耗,利用各种废物进行热电联产,如木屑、垃圾等。如屋面和墙体的保温材料是由旧报纸制成的纤维状保温材料。

减少(Reduce)原则包含层面比较广泛,从广义上讲是指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节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废弃物、减少对人们健康存在危胁的有害物质等。

记忆(Remember)指通过各种手段使相关人员理解建筑中所采用的可持续策略,并更广泛地开放和进行社会宣传而达到范例的目的。以上这些经验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2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首先从中国建筑的历史上来看,无论就选址,布局和建筑单体的空间,结构和材料等等,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因山就势,相地构物,就地取材和因材施工的营建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建筑文化。中国在古代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古人对土地的感情是根深蒂固的,早在《宅经》中已有不少写人们对土地的情感“宅以形势为固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衬带,若得如斯是俨雅,乃用上吉”,又“州县郡邑、下至林薄、保土、保棚乃至山居”。中国的传统民居蕴含着一种整体观,它与环境的全面和谐,又反映了潜在的生态观念,它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地顺应自然或者虽然改造自然却加以补偿,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非常节约资源,巧妙地利用自然资源,形成重视局部生态平衡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它在民居及聚落中的表现为:

(1)节约土地。盖房不占好地或少占好地,农田精耕细作,村寨宅院尽可能就近耕地,不断开垦荒地,以耕代荒,以耕养田保土。(2)充分利用自然能源。立寨建房“负阴抱阳”以取得充沛的日照,宅院房屋后高前低以防遮挡阳光;象浙江地区利用竹编晾台晒稻谷和其他作物,南方木楼火塘上架竹以利用余热烘干种子,储藏粮食。(3)保护和节约资源。如广泛利用人畜粪肥、腐革、污泥乃至炕土等,以保护地力;封山育林或以“风水林”等形式保护森林资源。(4)重视理水,节约水资源。一般建村立宅都傍近河溪,对饮用水备加保护,南方都设水车、水渠、水闸等灌溉田地,并在房子天井中收集雨水,等等。(5)利用自然温差御寒防暑。如南方房子都有晾台凉晾,院落以及天井窄巷阴凉通风,以根据时令季节利用自然温差调节使用。(6)充分利用乡土建筑材料,发挥构件材料的天然性能。南方民居中木构架用以承重,空斗砖墙体外涂白灰以便维护,隔热和防潮,北方民居中的土坯墙、土楷泥草顶民居既承重且御寒性能也很好。湿热地区干栏式木楼底层架空更是一种考虑生态环境的建筑模式等。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乃至表现为风俗的具体措施,仍有着其实际意义,尤其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思想和实践,仍然可以在今天有分析有选择地汲取。

3 湿地环境下建筑的具体措施

经综合比较,一般情况下南方的湿地情况是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塘;因此考虑到现在的湿地其旅游价值及发展的趋势,可以得出以下的判断:

(1)建筑的主体不能破坏原有景观的整体,要与环境相融合;

一般建筑的形体不应过大,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回收和自然降解的,同时也要符合安全要求。在湿地环境下,因为有大量的水面,在浅水湿地的地方可以考虑使用钢结构和木结构为主,可以采用地面架空等措施使建筑与地面接触减至最少,这样可以减少对原有地貌的破坏和为将来的拆除和移位提供了便利;同时这些构件既满足结构安全又可以回收利用。由于作为一个开放的旅游景点,这里的建筑还必须是一处风景元素,它首先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其次还要体现当地民俗风情,挖掘本地文化与现代的生活元素,并应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2)房屋的结构和材料。

材料的选择上以节能环保为主,并要结合当地条件使用合理的技术方法来设计施工,不要盲目追求新奇特。墙体:主要起到隔热保暖和围护作用,建筑可以采用轻型框架结构,墙体材料以麦秆加石灰和部分黏土做成复合黏土砖,然后晾晒成干晒土砖,这种砖特点是施工和取材方便,且可以降解反复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废弃后还可以做肥土。而且其导热系数极低,是良好的节能材料;在施工时外表面加上水泥石灰砂浆粉刷层保护即可。

屋面: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以江南为例,竹子分布较广,取材容易,且竹子又是很好的建筑材料;竹子可以做檩条和椽子及挂瓦条,上面盖竹瓦即可以成为良好的屋顶。

地面:路面铺装采用透水路面,保持水土资源的固定,使水资源常年充沛,不让水白白流失,从而使湿地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3)节能和排污处理

太阳能的利用是技术相对成熟的,所以尽量使用太阳能,主要是对建筑供应热水,条件成熟时还可以供电。建筑在朝南面尽量多开窗,而北面少开窗(南北方可区别对待)。设计上尽量考虑利用自然通风,另外可以利用人畜粪便及杂草等产生沼气,同时沼气沉淀下的废弃物经发酵后还可以作肥料;废水和雨水可以收集用来冲厕所和浇灌蔬菜;在湿地环境中的建筑必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

4 结语

以湿地开发为例,探讨着重保护的同时,兼顾对建筑设计的思索: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两大原则。通过具体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表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让人们更近距离的接触湿地,了解湿地,保护湿地,培养全社会对节约能源及爱护大自然并与其和谐共处的观念,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而形成以科学发展观的长久之计。

[1]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36.

[2]李杨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郝林.千年中心[J].世界建筑.2004(171):36-37.

猜你喜欢

利用环境建筑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