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体制改革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分析
2011-12-31王志敏
王志敏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洪河农场,黑龙江 建三江 156300)
近几年,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我国进行了预算管理改革,相继推行了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而使得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这也就要求预算会计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改革。下面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对预算会计体系影响为例加以说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后,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具体来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后,财政部门不再将资金拨到行政单位,只需给行政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和审批预算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这样,财政部门由原来只是财政资金的分配部门转变为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而行政单位成为财政资金使用的延伸部门,也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也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其资金活动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行政单位会计只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细化和全面化。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可以说是总和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政府会计,而事业单位,除了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性质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收付不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其使用也同企业资金性质相似,会计系统的独立性也相对较强。因此,预算会计体系将由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实施的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对提高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预算会计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的预算会计只是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的专业会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预算会计的基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预算会计制度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逐渐产生和显现出来。
首先,预算会计目标不明确,执行预算会计工作盲目。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没有对预算会计目标的专门表述,只是在相关性原则的说明中有所涉及,其内容大体上是:满足宏观管理要求,适应预算管理需要,利于内部管理。这种表述空洞而无实质内容,导致相关单位执行预算会计制度时,没有一个特定、具体的方向,进而导致预算会计制度执行不力。其次,预算会计制度中的会计准则过时,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中,最突出的是预算会计中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选择问题。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除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活动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一般都采用收付实现制。然而,在当前形势下,这项规定已不适应性已越来越明显:一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例如,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发生的应付货款、拖欠职工的工资,政府债务应承担的利息,不进行账务处理,而这些实际存在的负债,属于会计主体应承担的义务,会计信息却不作揭示,一旦债务到期,资金不作好准备,就会产生财务危机。
二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收支和收支结余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应付未付的款项、应上缴(下拨)而未上缴(下拨)的款项,都不作支出处理;同样,单位应收未收的款项,应由上级拨入(下级缴入)而未拨入(缴入)的款项,也不作收入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收支不实,而正是由于收支不实,据以计算出来的收支结余也就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三是不能全面反映单位资金运动和工作业绩,进而不利于内部考核。以收付实现为标准提供的会计信息,实际上只反映了现金的运动,而不是整个财政、事业资金的运动。因此,按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不能科学地提供资金运动和业务运作情况,进而不利于业绩考核。最后,审计监督不力,未能形成科学的制约机制,从而使会计目标不能实现。财务审计主要针对财务目标进行,由于预算会计的主体目标具有一定的非经济性和模糊性,仅仅通过财务审计并不能揭示和暴露预算会计主体管理工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审计即对效率的认定,或者这种认定过于粗疏,则会缺乏改革的动力,不利于加强和改进预算会计工作。
2 对我国预算会计改革方向的思考。鉴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而引致的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参照发达国家预算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构建一个更加科学与规范的预算会计制度。
2.1 明确预算会计目标,使其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会计目标是制定会计准则、制度各项内容的出发点,对准则、制度的制定具有导向作用,对执行准则、制度的财会人员也有指导意义。因此,应从会计制度方面专设一条并加以充分表述,同时要置于总则的会计一般前提之前。从受托责任角度看,人民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即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笔者认为,应将"全面受托责任"引入政府会计目标,这样既有利于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有利于使用者评价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政府效绩,满足实际使用人和潜在使用人的需要,从而帮助政府有效履行其公共职能。因此,以公共受托责任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目标,是我国预算会计改革的出发点。其必须包括以下三项内容:满足何种需要;信息使用者是谁;提供哪些信息。此外,为了更详细更充分地反映财政负债信息,在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设置现金流量表、财政负债明细表及其附注等内容,方便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单位运营情况。
2.2 按照业务性质,大胆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收入确认模式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不是各自只有一种标准的模式,据此我们应当根据业务性质对不同机构分别采用不同的办法。例如,政府总预算会计的一般项目实行收付实现制,而某些特殊项目如已确定的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财政预算已安排而尚未拨付的支出、应拨入拨出上解下划等结算收支,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当年年末列收列支。又如,行政事业单位和全部依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能够收支相抵、经济自主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既依靠国家财政补助又有一定业务收入的事业单位,则可根据业务性质采用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的收入确认模式。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预算会计准则中应当涵盖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基本原则,以提高预算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质量。
2.3 改善业绩评价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针对政府预算会计目标模糊和非经济性所导致的问题,应当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业绩评价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水平,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效率。此外,从独立性方面考虑,应加强从外部审计监督力度,规范预算会计的主体行为,促使其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做到政府等非营利机构真正做到高效的使用财政资金或内部自有资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程,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政体制改革而进行的必要调整。针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预算会计规范的构建以及将该会计规范由制度模式逐步向准则模式转变,是今后预算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根据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并尽快制定出一套内容科学、完整,先后有序,概念相互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1]张中仁.对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路 预算会计 1995-03-15 期刊
[2]华海波.预算会计改革初探 上海会计 1995-02-2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