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研究
2011-12-31周俊颖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4
周俊颖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基金项目·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研究
周俊颖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4)
在供应链的战略协同中,协同内在机制是供应链协同研究领域中一个最为重要问题。它是战略协同中决定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能否达成协议,进而进行协同的首要问题。其中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又是一个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企业是具有智慧的商业生命体,供应链是由企业构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复杂系统。所谓供应链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某种战略目的,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合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值得好好学习,生态学理论可以为人类解决经济管理系统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其一,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系统。其二,生态学研究的系统往往是非线性系统。其三,生态学研究的系统规律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生态学理论对供应链协同的研究具有适用性,所以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协同基因、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为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是供应链战略协同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此的研究只局限在经济管理领域。目前在理论界和企业界针对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问题普遍认可的观点有: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
1.1 谋求中间组织效应
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即不是单纯的组织外关系,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内关系,它实际上是一种中间组织关系。因为它们的关系在形式上保留着许多市场交易关系即组织外关系的特征,又融入了一些企业之间关系已带有固定性即组织内部关系的特征。中间组织既具有内部一体化组织的一些控制和协同优势,又保持了市场的灵活性。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协同,动因之一正是为了谋求 “中间组织效应”,是为了稳固、强化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发挥协同效应,避免企业组织规模扩大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
1.2 追求价值链优势
供应链系统上的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价值链,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细化,技术创新及其推广速度的加快,市场范围的日益全球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加复杂。价值链分解使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事所有的价值链活动。企业保存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把没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分离或外包出去,在市场上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组成协同关系,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都是企业生产与组织的创新,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也是供应链协同的一个动因。
1.3 构造竞争优势群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日益的多元化,单个企业已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结成一组具有动态适应和调整能力的竞争优势群已变得越发的紧迫和必须。供应链协同是一种较为便利和便宜的方式,可以使成员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共赢局面。
2 生态学理论的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分析
在上一节中,简单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概述,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和经济领域。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非线性和不确定,这些特征与生态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征是相一致的。所以本文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去审视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以系统自组织、协同基因、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动力为研究切入点。
2.1 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
生态学理论针对复杂系统的形成强调系统元素的自组织性。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生物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生存状态进行的自调节;调节过程包括生物与外界进行的质量、能量及信息的交换;进化的结果是生物本身结构复杂性的提高。生物进化总是导致新物种的出现和结构的复杂化,即有序性的增加。有学者认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满足一定条件时生物可以自发地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适应周围环境。这种适应既包括暂时性的适应性反应,如条件反射,也包括永久性适应,即产生遗传性变异。把这个生物进化自发性条件称为自适应函数。生物界的生物自适应对社会领域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目前供应链已从分散式管理转变到协同式管理,所以本文研究的是由自组织程度低到自组织程度高的演化过程。供应链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是一个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供应链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产生序参量,都会引起涨落。由于系统的开放性,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环境发生着能量的交换,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行为都会导致序参量的产生,同样,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序参量和序参量系统的产生。因而新的有序只是在一个瞬间,系统始终处于非平衡的相变中, “涨落”现象总是发生。正是由于有不断的序参量产生,有不断的 “涨落”出现,供应链系统才得以不断创新。可见供应链系统具有把物质、能量、信息转化为维持自身存在,谋求自我发展的 “自组织”的能力。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供应链系统内部序参量的不断产生,比如物流瓶颈、信息共享的需求、供应商忠诚关系等,有不断的 “涨落”出现,使供应链系统向协同自组织,以求共赢的系统平衡。但供应链系统不完全与自然生态系统一致,它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供应链自组织具有对环境的 “适应”和 “选择”的能动性;同时它还存在着 “自组织悖论”,所谓自组织悖论指的是系统的演化与发展、组织化、进化既是自组织的又是非自组织即他组织的。供应链系统是经济系统,它的运行环境离不开人为的干预、一些政策法律法规的组织策略。总之,供应链系统的自组织属社会系统范围内自发的一种组织现象,它反映了人类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我选择、协同、改变和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新的有序状态的社会行为。
2.2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供应链协同
生物学中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定义为生物体繁殖引起了资源的稀缺,从而形成了消灭不够适应变种的压力,这种过程就叫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本质上就是 “有益的变异被保存而又有害的变异被拒绝”。进化论学家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与机理,首先来自于生物具有一种不断地增加结构复杂性和完美性的天生趋势,其次是生物具有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有两种观点:一个是器官用进废退的观点;一个是获得性状的遗传的观点,也就是生物体在环境的长时间作用下而获得或失去的任何性状都可以遗传给后代。自然选择对变异和遗传发生作用,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或旧物种的灭绝。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适者生存是进化的机制,它认为每一物种在发展中越来越适应环境。物种每个个体的基本特征由后代所继承,但后代又会产生一些异于父代的新变化。在环境变化时,只有那些能适应环境的个体特征方能保留下来。
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在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其理论的核心是适应机制,强调经济体能否适应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曼在其经典论文 《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求助于 “自然选择”论证了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都基本上做到了使其利润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选择压力足够大的情况下,只有最有效的策略才能生存。器官用进废退的观点对企业的启示是企业在进行自我的审视之后,把自己的现有价值链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把不具有优势的价值链部分分离或外包出去,这就产生了需求合作伙伴的欲望,这是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力。
供应链系统的生存与此非常相似,面对有限的资源,现代的竞争形式已转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行业里的各条供应链在接受着经济自然选择。如果供应链仍按传统的分散式管理,已不能适应竞争环境。那些能够很好地整合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实现无缝协同的供应链往往经受了自然的选择,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所以供应链协同是环境赋予的供应链企业迫切需要的适应模式。
2.3生物进化动力——协同基因
自然界从诞生到现在,无论是在物种数量或者是质量上无疑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认识自然界进化的动力机制对我们研究社会系统的形成进化机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大量生物实验和研究表明,生物进化的基本动力有竞争和合作。竞争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在有限的生态位内,竞争是生存的必须。竞争主导的生物进化是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的结果有利于植物形态、生理适应特征及生活适应策略的进化。
但对我们更有意义的是生物界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制——互惠共生机制。所谓互惠共生是指物种之间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之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尤其是在自然界生物集群中,分工与合作的意识更强烈和明显,特别是在较稳定的生物集群中,个体之间具有相互吸引力,彼此互相需要,分工协作,共同维持这一群体组织,从而使集群能够长期存在。并且这种性状会随着物种的进化逐渐的保留下来。我们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此我们把控制物种分工与合作的性状的基因为协同基因。协同进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共栖、共生等现象都是生物通过协同进化而达到的互相适应。协同进化强调通过不同种群间的相互协作来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彼此间的生存能力。协同有利于加强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能力,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有序性和多样性。因此,协同作用的结果应该是更有利于生物进化,而且比竞争更普遍、更有意义。
网络组织内部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企业之间若为上下游关系或相关产业,则其收益相关性一般比较大。供应链系统是典型的网络组织。供应链中除了核心企业外,其他节点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为了保存竞争优势必须对自身的资源及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各自不同的经营目标、资源和技能组合、竞争战略及企业文化。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中充满了竞争,资源规模有限,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其实协同合作是他们的需求和内在愿望即他们携带有协同基因。正因为如此,供应链理论一经实施,便取得了很好的响应。所以供应链系统也采用了协同进化的方式来建立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以提高对外部市场的适应性。
3 结束语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一直是企业理论界关注的问题,对它的研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很多新的理论被引进来。在此大背景下,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协同进行分析。首先简述了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的研究现状,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有: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在此基础上,又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适应、自然选择、协同基因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得出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的一种自组织,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供应链协同,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具有协同基因等论点,为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1]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2] 程国平.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 孙锐,王战军. “自组织悖论”与社会组织进化动力辨识[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66-70.
[4] 毛凯军,田敏,许庆瑞.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集群进化动力研究[J].科研管理,2004(7):110-115.
[5] 沈运红,王恒山.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生态运行演化机制初探[J].科学研究,2006(S8):246-249.
Study on the Motivation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ZHOU Jun-ying (University for Science&Technology Zhengzhou,Zhengzhou 450064,China)
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是供应链战略协同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是具有智慧的商业生命体,供应链是由企业构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的复杂系统。生物界的形成与演化是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循的,试图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以自组织、协同基因、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动力为切入点研究供应链协同的内在动因,为对供应链协同内在动因问题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自组织;自然选择;协同基因;生物进化动力
The study on the motiv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strategies.The enterprise is a business life form with intelligence;supply chain is complex systems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ecosystem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have some scientific laws to follow.The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motiv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from the entry points of self-organization,collaborative genes,natural selection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ary force.
self-organization;natural selection;collaborative genes;biological evolutionary force
F273.7
A
2011-01-21
郑州市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RKXF563。
周俊颖(1983-),女,河南商丘人,郑州科技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02-3100(2011)04-0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