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思考
2011-12-31王立新王振权
王立新 王振权
(黑龙江省机电工程学校,黑龙江 海伦 152300)
1 授课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的设置,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才能使通过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简单、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均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搞好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从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并贯穿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爱上计算机,提高学习积极性。我认为案例法和讨论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以讨论法为例,就是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学习或上机的一些问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能不如一般高校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凭感觉,很少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乐道,而对自己认为索然无味的,即使教师一再强调内容很重要,也没有任何效果,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千辛万苦,付出很多,但学生却收效甚少。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有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导入新课,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习动机。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为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第斯多惠曾说过:“要给予学生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自主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过程,进而达到主动、探究、创造性地学习,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的目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自学指导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倡议学生订阅计算机刊物,让学生能主动去学去看,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仅仅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计算机课程中加强主体性学习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倡精讲多练,留给学生自行探索的空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导航者的角色,指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必然会在平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就会更快、更多。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无源之水。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产生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在别人称赞他的成就时,他一语道破了成功的真谛:“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中职生,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都要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创新,随时都有可能落伍,要创新就要有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教学内容的独特之处,精心设计授课方案。正确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和展开讨论,在思考过程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他们就会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产生不同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5 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偏少,实验设备档次不够,以及教师实践指导方法的缺陷等。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8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少于500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比5或6比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重视信息道德培养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尤其是计算机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一定要加强管理,要注重从思想上培养和培育学生。很多实例说明,一些人利用计算机做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带来的种种现象的确给社会道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结合新时代特征,重视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应加强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计算机技术是飞速发展的技术,如此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也是充满挑战的工作,身为知识的传播者,既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路子,把握住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代的需求和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97.
[2]施良芳.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