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沥青路面损坏成因分析

2011-12-31丁玉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8期
关键词:矿粉面层集料

丁玉录

(宁夏公路管理局吴忠分局,宁夏 吴忠 751100)

1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粒料级配类型)不合理

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止雨水下渗等要求,宜选粒径较小、空隙也较小的密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颗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合科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但在2001年以前,宁夏自治区大多数二级公路路面面层都采用沥青上拌下贯式,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在其上做了封层,但是在阴雨季节表面水仍可渗入。由于沥青贯入式碎石层具有大量孔隙,雨季渗入贯入式碎石层中的水,如不能及时排除,贯入式碎石层就会成为蓄水层,使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降低,促使沥青从矿料上剥离。这样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了推移、网裂、松散、坑槽、翻浆等病害。这种现象在养护中更为严重,由于在养护中施工面积小,难以碾压密实,用油量难以控制。沥青含量低的地方会使空隙更大,雨水更容易渗入,有时梅雨季节,一场雨过后,前功尽弃。沥青含量高就容易形成油包、车辙等病害。因此,近几年养护单位杜绝采用贯入式提倡利用拌和法。但是,在利用拌和法修补路面病害时大多数人员凭经验,不注意混合料级配设计或采用开级配或断级配,盲目修补,压实又难以达到要求时,前补后坏现象是必然的。

2 基层结构形式和基层材料选用不当

根据规范要求,高等级公路基层虽然可采用高强、少裂、稳定性(含水稳性)好的白灰稳定粒料类半刚性基层,但是由于这种材料的抗拉强度较低和抗冲刷能力较差,收缩性也比较大,属于气凝性材料。另外,它的冰冻稳定性较差,在过分潮湿情况下难于成型和发展高的强度,所以不适宜做高级路面的基层 (可以用做底基层),尤其是潮湿地区更不能采用。实践证明,在冰动地区的潮湿和过分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的过分潮湿路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层。在只能做基层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侵入基层,同时,集料的级配、强度和塑性指数等选用不当都会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一些地方性材在干燥时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实验时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但受水浸泡时强度立刻下降,引起沥青路面破坏。

3 旧路补强时路面厚度设计不当

宁夏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都是充分利用老路的线形及结构层。在测量和设计时都是在原旧沥青路面进行的,但是在施工时却将旧沥青路面面层挖除,或原路弯沉测设不在最不利季节,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实际弯沉值远大于设计弯沉值,造成新路强度不足,导致沥青路面破坏。

4 沥青路面施工环节控制不严

路面施工过程是整体公路工程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而直接影响质量的施工环节主要是面层本身施工,基层施工和相关联结层的施工。

4.1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4.1.1 压实度不足,沥青面层空隙率过大,受水浸入而产生破坏。由沥青面层本身的原因引起的路面破坏有沥青面层松散、坑洞、泛油、麻面等。实践表明,沥青面层破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引起的。沥青面层中水的来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但主要是地表水渗到沥青面层中去时,在汽车荷载及温度变化作用下,沥青面层产生破坏。因此,为了减少水对沥青路面面层的早期破坏,应提高沥青面层压实标准。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抗剥落剂,以防沥青与石料的剥离。

4.1.2 沥青面层颗粒离析。沥青面层集料大小颗粒离析致使局部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偏少不易压实。导致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偏小,抗剪强度降低容易使沥青路面出现松散。局部细集料偏多,粗集料偏少,使沥青路面热稳定性差,在高温季节容易出现车辙、拥包等病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集料颗粒组成不均匀。目前,宁夏境内养护用的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多取自一些个体小料场,生产的集科规格不稳定,往往一家供不应求,需要几家供料,各家生产规格又有差异,造成了集料颗粒组成均匀性太差。②矿粉的细度对沥青混合料质量至关重要,矿粉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其比表面积在沥青混合料中约占矿料比表面积的80%。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矿粉的相互作用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据相关资料表明当矿粉较目标配合比时的矿粉平均粒径增大1倍时,则矿粉比表面积是原比表面积的1/4。这样就会有较多的沥青不能直接与矿粉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结构沥青,而是形成较多的自由沥青,降低了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高温季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形成泛油。因此在沥青混台科拌制中控制矿粉的质量十分重要。③运输和摊铺过程中造成粗细颗粒离析,沥青混合科从拌和机向运料汽车上放料时,由于落差大会出现沥青混合料离析。沥青混合料从运料车上倒入摊铺机受料斗时,将会再次出现离析。当运输气车倒完一车料开走后,摊铺机受料斗两翼板上积料含粗集料较多,细集科较少。所以受料斗两翼板应及早翻动,使积存料与较多的混合料混合,减少混合料离析。

4.2 基层施工

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在施工各环节中,稍有疏忽会给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造成隐患。一是在拌和与摊铺过程中,粗集料或细集料集中引起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性,进而造成基层强度和稳定性的不均匀性。二是选用的基层材料塑性指数或含泥量偏大,由于水分的进入使基层含水量增加,使路面基层处于潮湿或过分潮湿状态时,基层强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破坏,在阴湿冰冻地区导致的危害更大。三是在施工中不注意控制细集料的含量(小于0.075mm)。四是水泥稳定料在拌和、摊铺、整型、碾压没有在水泥终凝时间之前完成,导致了水泥失效而使基层的强度和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五是压实度不足。虽然在施工中,严格按最大干密度控制施工压实度,但是却忽视了基层的压实度与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比例特征,特别是压实度与粗集料的比例特征密切相关,当测定点的粗粒料含量偏大时,即使压实度超过100%,并不表示该基层已经密实,致使沥青路面产生坑槽、松散等病害。

5 养护管理及其他原因

5.1 超限运输

引起沥青路面破坏的后天原因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超限运输。超限运输也被称为公路“杀手“。据有关资料表明:核定载重为8吨的车辆,如果每超载1倍的话,则该车辆对路面的作用次数相当于正常装载车辆的16倍。而且超限车辆的增加对公路路面的破坏程度以几何级数增长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缩短50~60%。

5.2 排水设施排水不畅

混合交通量的公路一般都是穿村过镇,村镇街道大多排水不畅,每次降雨都使大量地表水积聚在公路路面及路基范围内,使公路成了排水沟,导致大量水进入路面结构层和路基中,使路面结构和路基处于潮湿或过分潮湿状态,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致使沥青路面破坏。

避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提高投资效益,需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各方主体共同努力。按照行业规范和标准,结合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沿线的水文地质及沿线筑路材料情况严格履行各自职能。一是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各面层技术指标要科学合理,不宜差异过大。尤其是在进行沥青路面病害修补时要对修补结构层进行严密设计,并要逐步加以改进,从级配、厚度、配合比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二是要完善防排水措施,不仅要重视防路表水系统的设计,还应加强路面结构排水措施的研究,尽快排除渗水,减小冻水压力的影响;三是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精心组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试验检测质量、施工工艺等环节;四是加强管理,加大路面执法力度,控制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通行,最大限度地减少超重车辆对路面的损坏。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

[2]王松根公路养护专题讲座文集.

猜你喜欢

矿粉面层集料
基于强度特性的超细矿粉水泥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石粉对水泥-矿粉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沥青胶浆的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