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组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1-12-30
(西南油气田通信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2)
1 引言
目前软交换表现在两个层面:长途层面和本地层面。在长途层面,主要替代PSTN长途局进行呼叫转接,功能相对简单。在本地层面,有两种因素在推动软交换的应用,一是有些PSIN交换机已经老化,业务提供能力较弱,面临退网要求,还有有些机型的PSTN交换机缺少维护能力,需要更新。
2 NGN的概念和特点
NGN是以IP为中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其主要目的是简化网络和业务的融合,允许其独立演进,即可以独立于网络和接入类型之外提供现有业务和新业务。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光连网为基础,兼容语音网、数据网、视频网三网的开放体系架构。
NGN是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具有以下五个特点:①下一代网络体系采用开放的网络构架体系;②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③下一代网络是业务独立于承载的网络;④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基于分组的网络;下一代网络是支持设备的综合接入的网络。
3 NGN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实体,为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用于解决现代通信中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技术间的互通问题,是传统电信网络向NGN演变的核心技术,为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软交换设备不仅是下一代分组网中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的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也是电路交换电信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的重要设备。
软交换设备位于NGN网络结构中的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及其它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
4 NGN组网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与现有网络实现互通
NGN是一个开放、多协议的网络架构,它通过标准协议与各种设备进行通信,以支持各种网络之间的互通。
(1)与PSTN互通
NGN和PSTN的互通包括:话路网的互通和信令网的互通。
话路网的互通:Softswitch与TG之间的互通采用H.248和SINGTRAN协议族的M2UA协议。在中继网关上进行El电路的对接,由中继网关完成El电路到IP分组的转换,或者相反方向完成IP分组到El电路的转换。
信令网的互通:利用SIGTRAN来实现在IP网中传递电路交换网的No.7信令,完成NGN和No.7信令网的协议互通。SINGTRAN使用标准IP传送协议作为底层传输,通过增加自身功能来满足信令传送的要求。
(2)与智能网互通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互通有两种方式:通过信令网关SG互通或者直接与SCP连接。
方式 1:Softswitch 以 INAP/CAP/TCAP/SCCP接口通过信令网关与智能网的SCP互通,共同提供智能网业务。方式2:与本地智能网的互通可将软交换网络直接出网口与智能网SCP连接,完成INAP协议。
(3)与Internet互通
NGN将充分借鉴移动网络的虚拟归属环境技术(VHE)和Internet的Web业务技术,提供各种网络融合业务。SIP协议设计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在很大程度上参照HTTP进行设计,因此易于实现,适于大规模应用;二是采用E-mail形式的用户地址,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在web网页中嵌入对用户的sIP点击呼叫,自然地实现和Internet的融合业务。
4.2 NGN承载网的Qos保证
NGN承载网采用IP协议作为统一承载协议,所以NGN承载网采用的QOS技术就是IP Qos技术。
为了满足冲网络Qos,引入诸多概念和机制,典型的 IP Qos体系包括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等,但这两种lP业务模型均不能完全满足Qos要求。MPLs技术通过为数据流定义不同的颗粒度,借助支持Qos的协议,根据业务流对QoS要求,分配不同的规格的标签。
目前,IP承载网实现Qos的方法包含以下几种选择:
①只支持DiffServ或ToS
②基于Best-Effort的流量工程
③基于Best-Effort的流量工程+DiffServ或ToS
④基于DiffServ的流量工程
具体实现时,必须考虑QoS演进策略:首先实现方案①或②,再支持方案④。采用方案②,网络的可用性达到99.9%,方案③对实时业务的网络可用性可达99.99%,方案④的快速重路由对实时业务的支持有望达到电信级QoS。
4.3 QoS策略在承载网中的实施
(1)承载网的叠加网络结构
叠加网网络结构中,各种业务网是独立的逻辑网,NGN业务于其他IP业务用各种技术进行隔离,也就是使用不同的逻辑/物理接口,城域网和CPN网部分的QoS可以通过定义二层以太网VLAN的优先级或DSLAM PVC连接来保证,在NGN业务流所经过的L2/L3交换机,设置NGN业务流所在的VLAN为高优先级,如果LZ/L3设备不支持基于VLAN设置优先级,则可采用802.伊协议,在城域二层网络的边缘将所有流入的MAC帧打上802.1P高优先级标志,保证高优先级MAC帧在L2/L3设备优先转发,避免在网络拥塞时丢失。
(2)骨干网QoS的实施
骨干层主要采用超额带宽和Diff-serv来保证业务的Qos。并且向着基于Diff-Serv的MPLS QoS,MPLS流量工程不断完善。主要进行业务流的快速转发,根据业务流在接入层的标识进行队列调度,保证不同业务的优先级。
(3)城域网QoS的实施
接入层将语音、视频、信令、数据业务进行优先级分类:在L2/L3中采用802.1P/Q进行拥塞管理,采取CAR控制接入流量等方式。在Diff-Serv模型中,由单独的设备完成分类、标一记、接入控制、拥塞控制、拥塞避免、流量整形等会对设备造成较大的压力,带来较大的延时,而且这个设备所处的网络层次越高,问题就越严重,甚至造成设备瘫痪。因此,这些功能要尽可能分布实现,并靠近终端。
(4)边缘接入层的QoS实施
NGN边缘接入层设备支持Diff-Serv模型,对不同的业务流应具有分类标识功能,包括二层和二层标识,以便NGN承载网设备根据标识对不同的业务提供相关的QoS保证。
结论
本文对NGN的概念,特点及软交换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主要分析基于软交换的固网NGN组网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承载网的QoS保证,在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工作过程中,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对NGN网的建设和维护作为指导思想。
[1]刘富春.基于IMS的全业务下一代网络研究[J].通信技术文摘,2007.31(9):12~15.
[2]强磊,解冲锋.下一代网络中以太网接入技术分析[J].信息网络,2008.(3):12~14.
[3]杨成.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的三种实现方式[J].通信世界网,200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