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初探——以彭阳县馨和苑住宅小区为例
2011-12-30张明山
张明山
(宁夏彭阳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宁夏 彭阳 756500)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部分。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良好、功能完备、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与些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小区规划设计方面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例如社区功能不完善、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组团布局不合理、服务性设施缺乏、居住环境安全差等等。下面以彭阳县馨和苑小区为例来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1 地况
彭阳县馨和苑位于县城南门长征路西厕,北至三泰街,南接民生家园,西至南关街,总用地面积为160 亩。东侧长征路红线宽40米,三泰街、南关街红线宽度均为30 米。规划地块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坡度均在3%以内,西南高、东北低。从地理位置上说,该小区具有很好的优势,并且在做小区规划时,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小区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很好结合,既方便了小区内居民的出行,也没有对城市的交通造成压力。
2 规划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目标,以山水城市为大背景,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诗情画意的文化住区。
2.2 人车分流原则
采用车行与步行分开的交通方式,保障安全,减少汽车噪音和尾气污染,减少了小区内部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2.3 生态原则
以生态型花园住区为目标,充分利用阳光绿地水系来营造人居环境,同时对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进行认真的动态分析,使人与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的生态系统。强调住区建筑与环境、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实现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风貌的协调。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生活空间的塑造,将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馨和苑小区在这方面采用了大量的措施以营造人文气氛,种植高大的乔木形成林荫道、林荫广场使得居民宜于室外休憩和观赏。
3 总平面布局
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内容的不断丰富,“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休憩、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民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
馨和苑小区在规划设计时采用组团式布局,小区主干道把小区分为四个居住组团,东南沿街为小高层组团,其他为多层。各栋建筑在保证良好朝向的同时,适当引入曲线形的群体组合。曲线形的建筑形态除保证自身优美外观,也利于室外环境的塑造,创造出有收有放,曲折变化的景观效果。
会所呈半圆形,龙凤呈祥向长征路形成一处半合围的休闲广场,同时会所下可穿行,形成小区东西向景观轴的起点。在西侧布置了综合市场和物业管理办公楼,同时在小区入口及每一组团内部还相应设置了一些小的便利店。
每一组团内的居委会设在住宅底层,小区内设煤气调压站一处,热交换站一处、变配电室四处、公厕三处。这些市政基础设施用房的选址兼顾了设备的使用和对景观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
小区公共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其服务半径,对公共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满足了小区内居民的日常需要。
住宅大部分层数为5 层或6 层,每组住宅一般临街的单元为5 层,中间为6 层,东南沿街为12 层的小高层组团,形成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视觉意向,避免端墙的呆板,丰富沿路景观。
4 交通组织
小区主干道要“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提高安全系数。小区级道路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作用。
馨和苑小区的车行主入口设在长征路及西侧规划路,小区内道路和小区绿地有机结合,弯曲的车道使景观角度一直在变,步移景异,能产生动态的景观效果。这样小区路网清晰,分级明确,通行便捷。
小区中部设一条南北向曲线状的景观步行道,并在步行道两侧布置广场绿化水景小品等,使人行系统与景观轴相结合,便于居民出行和在小区休闲活动。
小区以地下停车为主,住宅底层和地面停车为辅。小区中心设置一处大型地下停车场,部分住宅间设置小型地下停车场。但是地下车库在实际投用以后利用率不高,小区的物业管理没有跟上,导致车辆都停在地面上,影响了小区的交通和整体环境。
5 绿化与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活环境是影响小区居住条件的关键因素。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环境是居住小区的灵魂。馨和苑小区“一线三点”的绿化系统形成了一条中心绿地景观带,并注重各组团绿化带保持空间上的通透性,既实现了小区内部居住环境的均好性,又能保证外围城市干道的景观效果。
小区内设一条蜿蜒水带,作为小区水景的主体。水的作用是聚气,也是小区售房的一个卖点。
6 卫生与环保
居住小区的卫生和环境质量是衡量小区等级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也是住户买房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馨和苑小区规划采用了以下措施:
6.1 小区内设有大面积绿地为小区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空气,并有利于防尘降噪。
6.2 各建筑单体间距均满足日照要求,多层住宅间距为1:1.6H,小高层住宅间距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少于两小时,每户住宅均保证二个以上朝南房间。
6.3 小区内设两处垃圾转运站,并实行有人管理的袋装式垃圾收集方式,确保环境整洁美观。
6.4 为保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小区能源采用电和管道天然气。
最后,在小区的竖向设计方面顺应了原有地形,不做大挖大填,同时使整个小区的地坪有一个合理的坡度,避免了地面积水。
[1]刘其勇.探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建筑知识,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