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
2011-12-30陈爽
陈爽
(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建设领域改革步伐不断地加快,"重事后核算,轻事前控制"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方案优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直至项目试运行投产,实行整个项目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应从分析项目具体活动与具体活动过程入手,然后依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和开展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方法与功效水平去确定项目的资源消耗和占用,并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签证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最终确定项目的工程造价。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阶段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以及管理内容和管理侧重点不同,可以将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为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
三、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的控制措施
(一)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因此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项目建设规模。每个建设项目都存在合理选择规模的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合理选择项目规模关系着项目的成败,也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合理与否。
2、工程方案。工程方案的选择主要是研究论证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建造方案以及建筑标准的确定。在确保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资金。
3、项目建设地点和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地点选择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运营状况。另外研究提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措施,选择和优化环境保护方案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
(二)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是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作阶段。设计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并形成设计概算,确定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的计算出工程造价。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1、提高标准设计意识,推广标准设计。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推广标准设计有利于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设计费用,大大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设计周期。
2、推行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标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标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目标。在设计中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突破。
3、控制设计变更。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的审查工作,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
4、优化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重要步骤,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设计方案优选的方法和目的就是采用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选,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三)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为了中标,承包商会自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主要有三个基本任务:
1、在批准的概算限额以内,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条件下,确定出合理的业主标底或招标控制价。
2、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出评标办法。
3、与工程造价有关的合同条款的制定。
(四)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施工阶段是将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转变为工程实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工程资金形成的主要过程,即建设资金的主要使用阶段。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效益。
1、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2、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的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竣工决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五)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最重要的一环,竣工决算如何能忠实地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也反映了发包方和承包方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该阶段应认真审核,剔除其中多算的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合实际的签证、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等等。此外,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要进行项目后评价,根据项目建设程序和相关规定,分析比较工程范围、进度和造价的变化情况。
结束语。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始终,是为了社会和企业的整体效益,促使参与建设的每个人去关心其工作是否能使工程造价得以有效控制,并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使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挥,提升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总体水平,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的发展。
[1]黄如宏,杨德华,顾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华东大学出版社,2008.
[3]马楠.建筑工程预算与报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8.
[4]唐连珏.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