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011-12-30邱健刘永刚
邱健刘永刚
(1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2江苏盐城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400)
1 清水混凝土的定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规范对清水混凝土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资料及工程经验,一般是指: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表装饰,直接采用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的人造石材。就外观而言,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的垂直度等应等同或略高于中级抹灰要求,表面无大面积起泡、开裂、颜色均匀一致,混凝土浇筑无明显的"冷缝",表古朴、凝重,具青灰色及平整光洁的外观。
2 清水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意义
2.1 减少后期维护费用。一般混凝土结构工程需经剔凿抹灰后方可做装饰面层,而抹灰面经长年使用后难免发生空鼓、裂缝、脱落,这类情况一旦发生,后期维修的工作量很大,尤其对楼层较高的维修更为困难,实现清水混凝土,取消了抹灰,对减少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十分有利。
2.2 提升工程质量。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格,这样就会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加大监控力度,从而全面提升施工的质量。
2.3 有利于环境保护。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环保的重要性,清水混凝土是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绿色环保混凝土,由于其一次成型,不需要修补抹灰,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
2.4 清水混凝土结构标准。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对与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体系,通过工程的相互比较、总结经验,清水混凝土的结构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7项:定位轴线通直、尺寸准确;棱角顺直方正、线条顺直;混凝土表面平整并且色泽一致;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模板拼缝不显,拼缝规则有序;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
3 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
针对上述质量问题,必须对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和修补等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
3.1 模板体系的控制
为保证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和便于拆模,组合式钢模板使用前内表面均应进行抛光处理,并涂刷隔离剂。对变形、翘曲超出规范的应及时退出现场,不得使用。模板拆除下来,应将混凝土残渣、垃圾清理干净重新刷隔离剂。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管、预埋件的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且预埋件要加焊止水板以防止渗水,根据规范采用圆钢、型钢固定架固定,不得与钢筋固定架合用,不得与模板支撑系统相连,确保安装精度。安装前应清除铁锈和油污,安装后应作标志。
内外模板采用对拉片固定,对拉片中部应加焊止水环。模板拆卸后,将外露拉片截断,然后用l:2防水水泥砂浆严格抹实与壁面齐平,并涂上防锈漆。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水平施工缝处设有企口凸型施工缝I垂直施工缝处设橡胶止水带,垂直施工缝处留设止水带后用木板将壁板封闭严密。防止漏浆。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凿除浮浆,直至露出新鲜石子,然后将钢筋、止水带用钢丝刷和湿布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填与混凝土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墙支模尺寸要精确无误,模板支好后,须两面吊线,严格找直,为保证竖向垂直,应用经纬仪复核。
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内板缝用油膏批嵌,外侧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模板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一般周转3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一次。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撵系统、扣件螺栓进行全面检查,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技术好、责任心强的木工"看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挥人员。
3.2 钢筋工程的施工控制
钢筋、铁件、螺栓进场除材质合格证外还应具有符合批量的复核合格证,否则不得加工使用。
钢筋焊接、弯曲成型、绑扎及安装均应符合标准、规范,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钢筋焊接接头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扎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在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程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留设保护层,以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
当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时,应及时同设计院协商,采取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为使绑扎后钢筋网网眼方正,间距正确,采用5mm卡尺限位绑扎,在钢筋两端用卡尺的缺口卡住钢筋,待绑扎牢固后拿去卡尺,以满足钢筋间距的质量要求。
所有钢筋的规格、间距、根数、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均应与受力筋垂直。
受力钢筋的绑扎应相互错开,受拉区同一截面上的接头应≤25,受压区同一截面上的接头应≤50。
钢筋及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双层钢筋网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能取掉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混凝土结构。墙体钢筋为双层双向,内外钢筋网片间按1m间距设拉结筋,柱子钢筋用箍筋定位。钢筋遇孑L洞时应尽量绕过,不能绕过时,截断钢筋应与孔洞加强钢筋相焊接。
3.3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一般为8O~lOOmm,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1.7,初凝时间6~8h。
3.4 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
(1)水泥:掺用外加剂时,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化热低,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水泥标号为425。
(2)砂、石: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2~79)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3-79)的规定。石子最大粒径1~3c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1.5,砂宜采用中砂。
(3)水: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减水剂: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不仅获得减水和改善和易性的功效,更能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改变混凝土内部空隙分布,并使空隙率减少,孔径缩小,大大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增强抗渗性。
3.5 清水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为避免形成和减少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和养护十分重要。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兼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应≥14天。
3.6 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在拆模前,由于混凝土饰面有很多未知性,虽然在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但由于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和混凝土泌水性,有可能造成模板局部漏浆,导致产生一些微小气泡、砂眼、砂线、麻面等缺陷。拆模后立即清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采用相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加界面剂制成水泥浆,修复和批荡缺陷部位。待水泥浆硬化后,用细砂纸将修补处打磨光洁,并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混凝土表面无色差。
结束语
为了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从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设计、施工中模板选用、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控制、拆模和养护的控制等方面,全面考虑,最终将各种因素对清水混凝土的影响降到最低,完成满意的清水混凝土工程。
[1]黄昌利.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硕士】重庆大学.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