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T维修管理探讨
2011-12-30顾凌威楚振升
顾凌威 吴 比 楚振升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1 前言
CT由英国物理学家在1972年研制成功,先用于颅脑疾病诊断,后于1976年又扩大到全身检查,是X线在放射学中的一大革命。CT是从X线机发展而来的,它显著地改善了X线检查的分辨能力,其分辨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X线机,从而开阔了X线检查的适应范围,大幅度地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率。我国也在70年代末引进了这一新技术,在短短的30年里,全国各地乃至县镇级医院共安装了各种型号的CT机数千台,CT检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地层开,成为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设备。
2 CT机常见故障
2.1 以射线管本身故障
如旋转阳极故障,表现为旋转噪声大。严重时不转、卡死,曝光时产生阳极过流现象等;灯丝部分故障,灯丝断。导致不出射线;X射线管芯玻壳破裂或漏气故障导致漏油、不能曝光、真空度下降、高压打火等。
2.2 高压产生部分故障
逆变电路故障、击穿等,高压变压器短路,高压电容打火、击穿。这些故障通常导致对应的保险丝烧断。同时不能曝光,或一曝光就自动保护性中断等。如曝光突然中断且提示高压严重出错,用调试程序中的训管步骤。用低千伏(KV),小毫安(mA)(80KV、20mA)短时间曝光,同时查看实际记录下的KV、mA值,发现KV基本正常,但阳极和阴极电流不对称,阴级很小。进而发现灯丝电流几乎为零,怀疑X射线管灯丝电路有问题。取下阴极高压插头,用万用表分测两端,灯丝变压器阻值很小,球管阴极电阻为无穷大。表明灯丝已断,更换X射线球管后CT即可正常。
2.3 高压电缆故障
常见的是接头松动,导致打火、高压过压或欠压,早期CT高压电缆跟随X射线球管转动使用日久,由于磨损导致高压电缆内部短路打火,这些故障一般也会烧断对应保险丝。
3 CT机维修方法
3.1 先区分和排除故障的人为因素或者环境因素
在具体查找故障之前,应先区分和排除故障的人为因素或者环境因素来源,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找到故障部位。判别是否人为故障,可先向操作人员详细了解CT在执行什么指令时出错,是什么级别的错误信息(通常操作不当的错误是不严重的)。在没有发现CT有异常和明显硬件损坏前提下。用正确的方法重新进行操作(有些情况下要重新开机),若反复操作故障不再出现,且此前确有不正确的操作,则可判定此故障是人为因素造成;判断是否是环境因素造成,主要应观察CT室内温度、湿度、CT供电压等是否正常,CT发热元件是否过热.电源是否有过压过流等。若能判定.则一定要先解决环境因素的不正常,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3.2 检修时要仔细认真
在检修机器时要求必须仔细认真,尤其是对于经常运动的部分,对所有动过的地方都要仔细的进行检查,拧过的螺钉是否拧紧,布置的电缆是否捆好,电路板是否插好,接插件是否都插好,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但不可忽视。
3.3 利用测试法
运用基本测试手段。如万用表、示波器。有时还要用一些专用仪器。但最常用的还是万用表。一般可以检测下列参数和性能:一是测量各种电压,包括输入交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各种不同的电源电压和部分信号电位,还有高压部分的初级电压等等。通常须在电路图和框图的帮助下进行;二是可以测量所有的保险丝是否烧断,各电缆线是否通断,各半导体元件是否击穿短路等。具体说,CT中有不少开关电源。其中5V电压若偏移较大时,会导致CT产生多种故障,通过测量就很容易查出。同样,一旦发生元器件击穿,则通常都会导致开关电源电压也不正常,用测量的办法能较容易地查出故障的具体部位。
3.4 注意防止静电
目前所生产的CT机都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维修时必须注意防止静电,尤其是在操作带有大规模集成电路板时手腕必须带有接地线,以免造成集成电路的损坏,这也是必须注意的操作规程。
3.5 数据的调整和校准
在检修的过程中,对电路中需要调整的地方必须用标推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之后需要进行调整时,方可进行调整,而不能随意进行调整,也不能多次的做反复调整,以防将器件调坏时问题还没有解决:对机械部分的调整同样是不应做铰大范围的调整。
4 如何加强医院CT机管理水平
4.1 CT机房必须保持干燥、恒温、清洁整齐、每日整理卫生、定期检测机器;CT机专人使用,操作机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开机时必须观察电力稳压器是否正常工作,开机同时打开预热键。
4.2 机器正常预热完成后,方可进行正常扫描程序;扫描必须熟悉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部位,明白检查目的;病员被检部位所有饰物等金属类物品必须摘除,以免干扰图象;扫描前必须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以便病人配合检查,扫描进行中病人体位必须制动,避免产生伪影;扫描图象应根据诊断需要,选用适当层厚及层次,恰当选择窗位、窗宽,必要时需测定病灶CT值和体积。
4.3 摄影选择层面和幅数,必须既保证资料齐全,又保证重点资料,病变部位要显示清楚、完整;需增强扫描的病人,必须作好过敏试验,必须征求病人家属意见,必须签约签字;及时发出诊断报告,字迹端正、签名清楚,主动告知病人取报告的时间、地点;每日工作完毕,关好机器,整好卫生,关好门窗,做好小结。
[1]倪燕群,施志毅,王金平.Hispeed DX/I螺旋CT故障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05,(03)
[2]汤漪凡.东芝Asteion螺旋CT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04,(12)
[3]陈国兴,张瑞光,连瑞彬.PRIMA螺旋CT的故障维修与改革 [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10)
[4]倪勇进,胡蒋亮,常杰.GE HiSpeed Nx/i螺旋CT故障维修二例[J].中国医疗设备,2010,(05)
[5]王贻友.贝克曼ACL2000血凝仪光路故障分析及排除[J].中国医疗设备,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