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11-12-30孙亚明
孙亚明
(无锡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214046)
一.引言。道路工程具有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物终年外露的特征,其路基的稳定性是道路寿命的关键环节。由于市政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市政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因此,当年沟槽回填!当年修路成为市政道路的又一特点。同时,市政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线、路面、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人行天桥的立体分布,各种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又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
二.质量通病的成因
1.开工仓促。由于急于开工,造成匆忙设计,匆忙选择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又不得不匆匆忙忙进场,有些工程甚至边设计边施工,忙中出错在所难免,使得施工工序、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工期紧张。一般来说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都很紧,这是市政道路施工的最大特点和市民出行的需要。市政道路工程的另一特点是绝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这个时期又正是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施工的阶段,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大,其密实度和强度很难保证。由于工期太紧,又不能不施工,存在质量问题是可想而知的。
3.作业面受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都很难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加之诸如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煤气、自来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多点、露天、连续性差,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4.关系复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情况十分复杂,关系到各个方面。特别是拆迁工作经常滞后;多头管理,众口难调,随之而来的扯皮、踢球现象屡见不鲜,不但影响了工期(有时不得不干干停停),也使原来就很困难的质量管理工作更难进行。
5.施工工段繁多小。为平衡关系,把工程化整为零,造成工程衔接处质量难以控制。如某市一条1800m路段,竟划成20个施工段。在这样狭小的场地上,挤进了20个施工队伍,施工中的相互干扰,原材料的参差不齐,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技术素质高低不一,带来的质量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6.偷工减料。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某些施工单位为了取得工程,故意压低竞标价格。当获得项目进行施工时,又因利润太低,加之资金到位率较差,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小代大、以粗代细等现象时有发生,质量较差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
7.责任不到位。一是建设单位协调工作不到位,未能为施工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造成工程的先松后紧。另外对一些施工素质差的队伍,措施不得力,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二是监理部门"监、帮、促"处理的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部门的积极作用。少数监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监理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是某些施工单位人员素质较差,加之施工人员以民工为主(这些人员的技术素质一般较低),加大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施工机械设备陈旧,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与原送检的材料差距较大;工艺流程落后等都易于造成质量问题。
三.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 把好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关。在了解和熟悉市政道路设计意图和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与双方单位的图纸会审十分必要,因为这样可使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走或者少走弯路,不会出现不按图纸施工的错误;对图纸认真阅读和理解后,就会提出施工执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把住技术标准,让施工班组人人知晓。
2 把好测量控制点线复核关。设计单位现场交桩的原始定线资料(定线方位、中心线、水准点)往往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单位应在此基础上加密控制点、辅助基线、临时水准点等,并做到相邻标段一定要点线相碰、线线相接,以免产生测量差错。
3把好原材料、管构件质量关。原材料、管构件的质量对道路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如砂、瓜米、分口等石料及水泥、土等,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因此必须按规定的检测频率对材料进行抽检,并向试验室送检。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人施工现场。
4 把住拌合场设施、机械设备关。拌合场的设置、拌合机械的型号、数量和功能对道路硷路面施工质量、基层面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关系。拌合场的设置情况和拌合机械的型号、数量和搅拌功能必须能满足硷的强度和质量需要。砂石集料要分仓,要设隔离墙,地面要硬化,水泥仓库要有防潮措施。要有计量设备和明确的配合比,应采用最佳的配合比以保证硅的标号,配合比要进行试验。
5 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人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业主紧逼工期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
6 把好产品保护关。路面硅浇筑后,对产品的养生和保护是影响硅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目前设计单位对一级道路路面设计的年限大多在30年以上,因此必须对产品加以保护,以确保质量不受影响和破坏。
7把好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质量关。关键部位如管沟槽开挖、管道吊装、接口抹带、管座基础、闭水试验、土方回填、路基施工、硷路面的浇筑等,要加强监督和检查,要按标准要求进行不少于30%的抽检试验。另外,要通力合作,解决市政道路工程中外部条件造成的困难。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通常是由政府投资,或是国债项目,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往往是开工急、工期短、工程拆迁工作滞后,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必须倒排工期,由此导致片面追求进度与数量,往往会影响工程质量。要确实解决好这类难题。
结束语
要搞好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必须从原材料、路面及土方、水泥石粉稳定层及路面面层等几方面针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通病,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最终确保工程质量。
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线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如断电断气断通讯。同时与管线各所属部门的协调也较困难,这也是施工中头疼的事。再则居民住房、生产厂房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民的拆迁、征地、征鱼塘等工作进展迟缓,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只有解决好这些外部难题,才能确保建造出优质的市政道路。
[1]温金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5,(8).
[2]王鹏.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6,(1).
[3]裴永胜.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