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大战略

2011-12-30文|千

科学24小时 2011年10期
关键词:战列舰排水量巡洋舰

文|千 寻

海上大战略

文|千 寻

1911年11月8日,美国人尤金·伊利驾驶一架双翼飞机,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上搭建的木制滑行台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机空中着舰尝试。由此,掀开了航空母舰的百年历史。

初试婴啼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人们认识到了舰载机的价值。1918年4月,英国的“暴怒”号巡洋舰被改装成航母,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舰,它可以同时保障飞机的起降作业。不久,英国人就将刚刚诞生不久的航母用于实战。1918年7月19日,7架飞机从“暴怒”号航母上起飞,攻击德国停泊在同德恩的飞艇基地。航母——这个初生的巨大婴儿就这样向海洋发出了第一声稚嫩的啼哭。第一艘真正航母的桂冠则被日本人摘得,这艘航母名叫“凤翔”号,“凤翔”号上的直通式甲板,岛式上层建筑结构后来成为二战时期各国海军航母的“标配”,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二战刚刚开始,航母还相当幼小,那是“大舰巨炮”的时代,航母的价值仅仅体现在侦查、预警方面,参战国几乎将全部造舰能力用于巨型战列舰的建造。而航母为了博取人们的关注,也同样在甲板的周围利用一切空间安装8英寸的火炮,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人们对战列舰的宠爱。

锋芒已显

1941年12月7日凌晨,从日本联合舰队“赤城”、“加贺”号等6艘航母上起飞的舰载鱼雷攻击机,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交战双方的主力舰艇首次在相距数百千米的海面上展开殊死搏斗。珍珠港战役拉开了在大洋中实施航母作战的序幕,开创了海战史的新纪元。史无前例的损失使美军认识到在航母运用上与日本的差距,加上大型战列舰损失殆尽,让美军下决心放弃战列舰而专一发展航母,与日军抗衡。

1942年6月,美日又在中途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海战,凭借准确的情报和先进的战术,美军在中途岛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军牺牲了2.58万吨的“约克郡”号航母,击沉了日军4艘航母,此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元气大伤,在太平洋战场全面转入防御。

通过一次次战役,美军虽然损失惨重,但却依靠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逐步掌握了制空权。1944年6月,美军又在马里亚纳群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海战。此役美军共击落数百架日军舰载机。4个月后,在雷特湾海战中,日本海军再次遭受致命打击,其海军航空兵损失殆尽,基本找不到像样的飞行员驾驶舰载机了。而日本在1944年11月完工的“信浓”号大型航母,却创造了两项颇为尴尬的世界纪录:一是二战吨位最大的航母,满载排水量达7.3万吨;二是在没有舰队护航的情况下,服役仅仅20个小时即遭到潜艇攻击而沉没,又拿到了最短命航母的“殊荣”。

太平洋战争表明,航空母舰已经成为海上最具威力的战争武器。随着日本“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重达7.3万吨的身影被海平面吞没,曾经风光无限的战列舰如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一步步走向暮年。

卧薪尝胆

二战的辉煌并没有为航空母舰的发展赢得掌声。战后,功勋卓著的航空母舰几近荒废,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的起飞重量、最小起飞速度和滑跑距离都超出了活塞式飞机一个级别。要使航母能够搭载更为先进的喷气式飞机,必须研制新一代航空母舰。随着冷战的爆发,这种紧迫感尤为强烈。

英国另辟蹊径,首次改造出具有滑翘式倾斜甲板的“皇家方舟”号航母(满载排水量5.3万吨),这种滑翘式甲板不但赋予了舰载机更大的升力,而且可以使舰载机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英国在随后的航母建造中一直沿用着这一设计。这一时期,美军也研制出了光电助降系统,使喷气式舰载机在高速降落时更加安全可靠。20世纪50年代中期,重达30吨的舰载核攻击机开始服役。为了使这些“大家伙”能够顺利升空,以往的液压弹射器只能被淘汰。由此,航母另一项一直沿用至今的技术——蒸汽弹射器就应运而生了,它能够保证给大吨位飞机提供超过160节的时速,将飞机的起飞时间间隔缩短至1分钟。

独霸大洋

为了能够在甲板上安放更多的蒸汽弹射器,更大的航母——“福莱斯特”号于1955年服役,排水量达到了空前的7.5万吨,在航母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美军在随后半个多世纪陆续服役的超级航母大都延续了“福莱斯特”级航母的舰体结构,搭载量超过100架作战飞机。紧随其后的是从1961年开始陆续服役的4艘“小鹰”级航母,它属于“福莱斯特”级的“升级版”,排水量也有所提升,达到了8.6万吨,隐隐有超级航母之势。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与“福莱斯特”级基本相同,但“小鹰”级航母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做了较大改进。“小鹰”级航母是美军服役时间最长的航空母舰之一,直到2009年2月1日才退役,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这一级航母设计的超前性。

前苏联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导弹制胜论”影响,直接导致了当时第一艘航母的难产。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面对美军航母编队形成的海上封锁圈,前苏联在世界面前丢尽了颜面,这才决心发展航母。直到1967年,前苏联的第一艘航母——“莫斯科”号才开始服役,然而满载排水量仅1.8万吨的莫斯科”号,无论是吨位还是舰载机的数量和质量,在美国海军的大型航母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而后服役的“基辅”级航母,同样受到“导弹制胜论”的影响,远程超音速导弹发射架占据了相当大的甲板空间,使这一级航母更像是一艘导弹巡洋舰,其舰载机也仅限于作战能力一般的“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和数量不等的直升机,致使其空中打击能力难以令人满意。难怪有人会这样调侃:“普通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前苏联航空母舰。”

大国的宠儿

1975年,超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尼米兹”号服役,标志着超级航母时代的来临。这一级航母的排水量超过了10万吨,而比“企业”号航母功率更大、体积更小的第二代核反应堆却能够让这一庞然大物保持高达30节的航速,24小时内可以轻松航行1000千米,载机数量多达80余架,且战斗力构成更加合理,形成了攻防兼备的作战体系,攻击半径扩大到了1000千米,外层防御半径达到500千米,同时兼具制空、反潜、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有人换算成作战指数后发现,其一次全部出动的打击力仅次于一次中等强度的核打击,成为常规武器中威力最强悍的进攻性武器平台。

航母的巨大作战威力和对海洋的控制能力,使美国牢牢地把握住了对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世界海军强国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大国的宠儿”,加快了新一代航母的建造步伐,比较有代表性的要数前苏联、法国和英国。

前苏联在解体之前始终未能实现拥有一个可与美国相抗衡的航母编队,唯一一艘真正意义上的中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见证了昔日大国的光荣与梦想,而核动力超级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更成为前苏联海军圆不了的梦。“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可以说将前苏联“导弹巡洋舰+航空母舰”的样式发挥到了极致,近6万吨排水量的舰体还可将导弹巡洋舰的要素融于无形之中,射程500千米的12联装重型“花岗岩”超音速反舰导弹被埋于甲板之下,这一深藏不露的绝技,在遭遇超级航母的时候就多了一份与之匹敌的能力。

法国一直坚持独立的航母发展之路,经过17年的执著努力,其新一代航母“戴高乐”号终于在2000年9月服役,其舰长261.5米,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采用核动力系统却仅能提供27节的最大航速,这使“戴高乐”号有幸成为行驶最慢的中型航母。但是多达24架高性能“阵风”舰载战斗机又使这艘航母成为仅次于美国航母的“第二梯队排头兵”。

英国不甘落后,为了建设大国海军,英国在军费吃紧的情况下,仍耗资39亿英镑建造了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大型航母,预计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将于2014年服役,满载排水量将达6.5万吨。按英国人的话说,就是要“建造世界上最完美的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的服役,将会使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老二。

猜你喜欢

战列舰排水量巡洋舰
曾经的战舰之王
板土交界处裂隙发育与化学注浆时间对一维电渗固结的影响
VB编程在管线排水量计算中的应用
登上超级巨舰:“密苏里号”战列舰
《丰田陆地巡洋舰多故障灯点亮》一文读后感
陆地巡洋舰4700车发动机怠速抖动
“海狼”核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