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产业:透过资本幻象看本质
2011-12-30婕妤
文/婕妤
锂电池产业:透过资本幻象看本质
文/婕妤
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官网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称,201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870亿元,其中,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在这么巨大的资本市场,不少政府和企业都早已紧紧盯上,竞相争抢行业的高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暗自进行,风云乍起……
由于铅酸电池污染引发多地血铅超标事件,目前国家环保部门正对全国的铅酸电池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没有达到500米防护距离的铅酸电池企业一律关停。由于达到此标准的铅酸电池企业全国也没有几家,铅酸电池行业5月陷入停产状态。受到铅酸蓄电池行业整顿以及国际锂电巨头提价,国内厂商跟涨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全国铅酸电池行业至少50%-60%的产能会受到影响,而锂电池作为铅酸电池的替代品将在此轮环保排查中借势走红。
当然,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争分夺秒的,自从我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对象之后,上半年新能源电池同比增长128%。在比亚迪锂电概念股的带领下,锂电产业上下产业链也均高歌猛进,涨势喜人。在这看似喜人的锂电产业热潮下,到底是资本膨胀的虚假繁荣,还是经济市场的真实需求,都需要我们理清思路,透过表象看本质……
最具吸引力的资本数据诱惑
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在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锂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及更具有环保性,已经开始全面取代传统的铅酸、镍氢和镍镉电池,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储能元件。其发展的技术水平快慢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随着HEV混合动力汽车、3G手机和其他电动工具的快速发展,国内锂电池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其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1年以来,我国锂电池产业随着深圳比亚迪、邦凯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开始而步入快速发展期。2006年至2009年,我国锂电池产业每年都在以20%-3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
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500万辆。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锂电池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已提出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随着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十二五”期间将快速发展,届时将带动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并向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拓展。
按照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些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其中,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乘用车年产销量的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是以锂电池等动力推动。因此,锂电池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市场化而具有强大的盈利空间。”
电池材料也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占据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约30%的正极材料销售趋势,能很大程度的反应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据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正极材料的销售基本上每年都有增长,除了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增长速度较低外,基本上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预计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5.8%。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在如此大环境的支持下,锂电池企业驶入上市快车道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锂电池的快速发展还将带动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一块手机用锂电池只有4克电解液,但一辆大型城市客运轿车的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将高达20公斤,这折射出,一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从事电解液的相关企业将面临着爆发式的下游需求。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产业已然吸引了不少外资的眼球。尤以近年来国际众多风险投资、券商及投资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锂电池产业,并发布了大量行业分析报告,一致看好锂电池产业。巴菲特注资比亚迪,带动整个行业空前火爆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还待挖掘的市场和技术缺陷
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新能源产品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没有上下游环节的协同作战,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加入“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城市数量已经超过25个,每个城市都宣布了少则百辆、多则上千辆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计划。但这个宏伟的计划却因为新能源汽车成本高、技术不够成熟、充电站少等原因面临尴尬。真正上路运行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远不如规划的数量,已经在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也是故障频出,运行效率和传统汽车不可同日而语。除了外在因素,新能源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电池生产商之间的利益纠葛也是“剪不断、理还乱”。与此同时,一些全球混合动力系统制造的执牛耳者,尽管已经把最先进的技术都带到了中国,但却被泼了冷水。
相比普通的铅酸电池,锂电池的身材虽然已是相当“轻盈”,相同的电容量,锂电池的重量只是普通电池的1/3,但它的寿命却比普通电池长4-5倍。“但由于生产成本高,锂电池要比普通电池贵,一块10安时的电动车用的普通电池,售价大概500元左右,而同规格的锂电池约要1000元,而且这种锂电池不怕丢,普通的电动车装不上,若没有原厂配套的充电器,也充不上电。”锂电相关人士介绍。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而这直接导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少人问津。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比亚迪为例,其宣称在电动汽车领域申请专利200项,DM(混合动力)领域的专利在300项左右。但是比亚迪面临更多的还是质疑:“比亚迪举世闻名的‘磷酸铁锂电池’,连学名都扯不清,也不是独家专利;插电式混合动力F3DM去年只卖了365辆,纯电动汽车E6卖了53辆。”
与民营企业比亚迪在纯电动方向上的执著相比,一些合资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做得更为优秀。据了解,丰田旗下混合动力的明星产品普锐斯,在全球累积销量超过了300万台;本田方面也表示,旗下两款主打混合动力车CR-Z和In-sight,将于2012年以进口的方式引进中国;作为德系和美系车的代表,大众和通用在混动方面也都有充分准备。
伴随着大量民间资本涌入锂电池行业,以及地方政府对于锂电池产业乐此不疲的同时,非汽车领域电池生产企业、锂电池上游材料生产企业纷纷进入动力锂电池生产领域。专业人士表示,目前锂电池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盈利空间日渐缩小。现在全国有约300家锂电池厂,再过2年,可能还会再多200多家,然而10年后也许剩下的只有20家,或者更少。
实际上,低水平重复建设是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很多行业的症结所在,现在各种电池厂家产能是很大的,但都处于一个低端的水平。2009年上汽集团和美国A123的合作,就能充分说明国内的大部分锂电生产企业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能需要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要想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则可能要等到石油等化石资源消耗殆尽之时。
目前锂电池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盈利空间日渐缩小。电池厂家产能很大,但都处于一个低水平。
巨大的锂电浪费催生新产业
锂电池商品以其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能量密度大的优越性能,迅速大规模地进入市场,逐渐取代传统充电电池。由于锂电池性能日臻完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拓宽,2010年我国锂电池产量达13.5亿只,并以年均15%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锂电池最大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国。
然而,巨大的消费之后是惊人的废弃。据统计,2010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59亿户,如果平均每个用户两年以内更换一部手机,每年会有2.86亿部手机被淘汰。按1部手机配2块电池计算,就意味着我国每年大约会有5.72亿块手机电池废弃。我国锂电池废弃量由此可见一斑。
分析表明:锂电池平均含钴12%-18%,锂1.2%-1.8%,铜8%-10%,铝4%-8%,壳体合金30%。以钴为例,一个重约40克的电池,含金属钴约6克,按每年报废1亿只计算,即可回收大约600吨钴,废锂电池中的钴含量比钴精矿含量还高!实现废锂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短缺,还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推动废锂电池回收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锂电池比起一次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小些,但是它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物质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仍然有很大的危害,美国已将其归为各类电池中包含毒性物质最多的电池。我国对大量废弃锂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由于技术和经济等原因,目前锂电池回收率不足2%,既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和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锂电池寿命再长也有废弃的那一天,使用越广泛、销量越大,废锂电池也就越多。大量报废的锂电池若不进行合适的处理,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造成环境污染等。废弃的锂电池虽然不含对环境有危害的重金属,但长期堆放可能使外壳受到腐蚀,造成电解液泄露,进入环境的有机电解液也将造成污染。因此,减轻对环境的危害是目前处理废弃锂电池所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废弃的锂电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经济价值高的金属资源,如钴、锂、镍、铜、铝等,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处理废弃或不合格的锂电池,不仅能减轻废锉电池对环境的压力,还可以避免造成钴、镍等金属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发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工艺与相应设备对废锂电池中的有价成分进行分离回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