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2011-12-30丰忠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5期
关键词:使用者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丰忠娟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前哨农场计财科,黑龙江 建三江156511)

1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1.1 相关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指的是与决策相关,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能够导致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中列示相关性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关性有两个基本质量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就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其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作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估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护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必须同时满足及时性、重要性和充分披露三项质量特征。

1.2 可靠性至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指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会计信息给予充分信赖。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没有重要错误”,指技术上的正确性;”没有偏向”,指立场上的中立性;”如实反映”,则指结果上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可靠性的核心质量标志,而正确性与中立性是可靠性的辅助质量标准。

1.3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

1.3.1 二者相互排斥,是对立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的制约,相关性与可靠性常常又是矛盾的。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扩大会计反映的范围或改变会计方法等,会计信息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为了提高可靠性,而使大计量困难的经济资源未能得到反映或沿用旧的会计方法,则削弱了相关性。对于经济活动的信息,财会信息系统是报告还是不报告?如果报告,应采用何种方式,以何种金额报告。强调相关性或强调可靠性,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公司的盈利预测信息,由于此类信息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和易受公司管理当局操纵的性质,使得其可靠性较差,但对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相关的,因此既不能不报告盈利预测信息,也不能将其列入会计报表或报表附注等可靠性较高的信息类别,最终权衡的结果是将其作为其他类别的财务报告报送,由于二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可意识到,提高相关性,有可能损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有可能损失相关性。

1.3.2 二者相互依存,是互为前提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相关性回答的是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而可靠性是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继而放心使用。会计信息没有可靠性,相关性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反之,会计信息没有相关性,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 从国际会计发展看相关性与可靠性

在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严重丧失,以至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于1939年公布了第一份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权威文献———《会计研究公报》.从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断增强,信息使用者逐渐恢复了对会计信息的依赖,从而也促使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化。因此可以说,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产物。20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美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七八十年代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更关注未来信息。它们既需要财务信息,又需要非财务信息;既需要定量信息,又需要定性信息;既需要确定性信息,又需要不确定性信息;既需要年度信息,又需要季度、月度甚至实时信息。这些变化使得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变的日益突出。于是,会计界开始了一场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革命。例如,企业的盈利预测已在很多国家自愿甚至强制披露;各国财务报表附注中的表外信息越来越多;一些不确定性信息、风险信息,如或有事项、衍生金融工具等,也已得到了反映,甚至进入了报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在一些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信息使用者甚至可以通过联机方式直接进入企业的信息系统,及时地获取各种”成品”与”半成品”信息。这种改革有违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和实现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而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当代财务会计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为代价来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改革思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并为今后财务会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 从我国会计现状看相关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国际会计的发展,再看看我国的会计现状。我国的经济环境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会计发展水平和状况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别。首先,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大多数为国家独资经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两权分离采取的是委托人 (国家授权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受托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接触的方式,不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其次,固有企业即使进行股份制改造,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动性受到限制,资本市场很不完善。另外,我国的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也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特征都导致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变托责任,而不是供投资者作投资决策。因而不少人认为,我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淡化。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首先,相关性不仅仅指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相关,银行的信贷决策、政府的宏观管理决策等对会计信息仍有一定的依赖性,而委托人依据会计信息,决定是否更换受托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决策。其次,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有限,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但它们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股票市场从无到有,成长较快;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个人投资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等。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会大大增强。再次,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发达国家的某些经济业务在我国尚不多见,但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这些业务迟早会进入我国,对相应会计信息的需求必然会引起重视,会计信息相关性问题也将会引起关注。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目前的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更迫切需要解决,但决不能由此忽视相关性的重要。从根本上说,相关性是比可靠性更为重要的一项质量特征。因此,虽然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相关性问题还并不十分显著,但针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应给予前瞻性的关注。

[1]彭晓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选择.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期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30.

猜你喜欢

使用者会计准则会计信息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抓拍神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