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区的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2011-12-3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5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服务设施社区

崔 然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1.社区的概念与基本特性

“社区”这个概念是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首次提出来的。一般认为,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所构成的生活共同体。

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所说的社区,不是泛指所有的社区,而是特指城市基层法定社区即是在自然性社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社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法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我国城市现阶段,这样的基层法定社区主要是指市辖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三个层次的辖区所构成的社区体系,尤其是指街道、居委会辖区。

以单纯的规模角度看,我们规划建设所涉及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并没有明确的行政界限作为界定,而是以道路、水体等自然条件为界。应是从属于街道办事处的社区范围,和居委会的界线有一定的重合。

2.社区发展与居住区规划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区的变迁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社区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时时处在复杂的矛盾问题之中,总是老问题解决了,随之出现新问题。社区一直以“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模式不断运行。由此看来,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居住区的更新和改造,正是一个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良好契机。如何通过居住区、小区的建设使所在社区的各方面功能得以完善,是规划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3.居住小区建设模式对社区的影响

城市更新过程中,社区中的大片用地被改建为居住小区。而在小区规划与建设中,设计者往往只重视空间的布局与设施的配套,而对社区的整体环境协调和社区需求等相对抽象的因素很少考虑。导致新建居住社区的和原有社区大环境完全不协调,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荡然无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封闭、随意的道路设计。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区的空间开放性要求有效高密度的道路网络结构来支撑。而住宅小区的道路往往自成体系,其内部交通道路的设计单纯追求视觉美感而表现出随意性。小区与整个社区的交通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小区道路无法与城市道路直接、顺畅地相连接。这样,所有的城市交通都只能集中在少数几条城市干道上,而给社区乃至整个城市范围的交通组织造成困难。

3.2 小区配套设施不合理。居住区设计一般要求每个小区都配备完整的生活服务设施。目前小区中的许多配套公建,尤其是那些商业服务设施本属于市场供给的范畴,并在市场竞争中决定其存亡兴衰。但在每个小区都强制性地配套,对于城市而言属于重复建设,容易造成低水平建设,低效率利用。小区配套设施的完整性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相悖,居民急需的服务设施又被忽视。社区失去了通过用地更新,新设施建设完善功能的良机。

3.3 文化冲突。小区的规模性给旧城改造项目的社会目标造成冲击。旧城的社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街巷空间,它们是缓慢地演化更替、推陈出新。这种自然更新是小规模、连续性、渐进式地进行着的,只有这样,城市的文脉才不会在强大的外力冲击下断送。然而,居住小区所具有的规模性恰恰与之矛盾,动辄十几公顷的开发规模,以房地产商为主导的开发机制,不可持续的开发模式等等使都市旧城改造中文化传承、社区特征等社会目标付诸东流。

4.适宜居住的社区理念

4.1 吸引人的以步行为主的公共领域。以步行交通为主的社区是人们希望工作、居住和休闲娱乐的地方。只有在轻松的步行过程中,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社区居住环境的优雅,也才能促进社区社会活动和交流,也才能够改善交通拥堵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4.2 适宜的、经济和位置优越的住宅。没有单一的住宅形式可以服务于今天多样化的所有家庭的需要。建设不同的住宅,可以支持社区内更多样化的人口,实现不同阶层家庭的更公平分配。还可以通过加建、改建等使现有社区逐渐增加密度,而不必大规模的改变社区环境。

4.3 方便的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不同于现代住宅小区配套商业设施,服务设施的应与住宅相混合,以增加社区的多样性,增加社区的活力和适宜居住性。

4.4 方便的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社区公园和开敞空间是社区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改善社区景观,改善环境,增加社区凝聚力。

4.5 清洁的自然环境。清洁的自然环境包括清洁的街道,社区公园和社区建筑。保护社区内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将社区与自然环境有机连接,保护有意义的自然景观和开敞空间。

4.6 丰富、整齐的社区景观。创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绿色开敞空间是社区景观的重点,增加社区景观的效率,避免空旷的单调空间。

4.7 社区能够被所有人接受并感觉安全。安全是产生社区感的最重要前提,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应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此外,改进社区照明,提供防盗设施,也有不小的帮助。

4.8 强调当地文化、历史和生态。社区文化、历史和生态需要具有独创性。提倡使用地方的建筑风格和地方景观,增加公共领域的特色,重点突出当地有特点的建筑和景观,保护有地方特色的商业和服务业。

5.居住小区社区环境的改善措施

5.1 设计因素的措施。居住小区的设计应设计者的发挥使其给社区发展带来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①尽量在居住小区的设计中保持社区和城市的多样性。②通过延长城市的街道网络,土地使用和建成环境的形式,保持新建居住小区与社区的连续整体性。③了解并尊重周围已建成社区,并在建筑和公共空间上与之形成整体效果。④通过整齐的街道设计形成连续的街墙,并设计步行导向的服务设施以提供街道的生气和安全。⑤建筑风格和体形的设计强调变化呼应,创造强烈的地方感。

5.2 细节设计的措施。在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中,细节的考虑同样会对设区的整体环境改善带来巨大的影响:

5.2.1 交通平息。通过改进道路的物质规划设计,而不是简单得使道路曲线化而令道路更加安全舒适。主要措施有:在汽车可能加速地段设置速度障碍;利用道路瓶颈的设计,减缓车速;加大交叉路口的人行部分,以减缓车速并减少步行者的通过时间。

5.2.2 小区公共设施的分类设置。小区配套公建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公益性质,例如文化活动站、公共厕所、各类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用房等;二是社会事业性质,如幼儿园、中小学等;三是商业、服务业性质,如商店、收费停车场等。这三种性质不同的公建,理应有不同的建设与提供方式:第一类公建属公共品,可在小区范围进行考虑设置,但应照顾小区外居民的使用;第二类公建属社会基础设施,应由使用者和城市政相同资源的容量决定是否在本小区新建;第三类公建属经济实体,应由市场调节其供给。

居住小区作为我国比较成熟的一种住宅设计模式,有明显的长处值得借鉴,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没有哪种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通过研究与探索,便可以使居住小区的设计手法得到丰富和完善,创造富有地域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符合群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的住区新模式。

[1]吕文明.《社区规划理念下的居住区规划探讨》.

[2]赵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3]朱锡金.《面向新世纪的居住区规划问题》.

[4]吴铎.《论社区规划》.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服务设施社区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四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强化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保障
基于生态观念的城市居住小区水景设计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