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模式的改造
2011-12-30陈超
陈 超
(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云南 昆明 650011)
1 无人值班的重要性
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在变电站安装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在集控站或监控中心远距离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监控管理。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改造,实行无人值班有以下原因:
1.1 它能更好地适应工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现代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电能的电压水平、频率、纹波系数、供电连续性等指标都有较高的要求,电力企业就要适应这种要求,工业自动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变电站自动化有着信息加工量大、信息反馈快等人力不能超越的优点。因此,在变电站中引人工业自动化,实现无人值班是科学的选择。
1.2 它是电力企业安全运行的要求
统计表明电力行业的事故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减少事故,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排除人为因素是一个有效措施;而且目前运行人员紧缺,精力有限,"十一五"电网建设速度加快,建成投产的变电站数量大,难以保证运行安全。
1.3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可以实现"减人增效"
从我国近几年的改造和新建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简化了生产管理环节,降低了电力建设造价,促进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使电力部们提出的"减人增效"工作得以成功实现,同时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供电网络运行科学化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无人值班的模式
目前变电站实施无人值班集中监控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实现:
2.1 监控中心设在多个变电站
比较分散,不便管理。建立多个监控中心,需要上多套监控系统,投资较大,而且是重复性的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人员分散,有事故的时候不能从"网"的角度考虑问题,仅仅停留在某几个变电站上,不利于集中控制的实施。
2.2 监控中心设在集控中心
可以查看所辖地区的所有变电站的情况,而且可以有效缓解调度人员的压力,减轻他们的负担,使调度人员专心负责运行方式及事故处理。信号及报警由集控人员筛选,遇有事故及严重异常,由集控中心向调度汇报。
2.3 监控中心与调度合并在一起
监控与调度双重任务使人员工作量增大,既要监控信号,又要考虑运行方式。而且遇有远动故障或者误报时,严重分散调度人员的注意力,使人员身心疲惫。遇有事故时,不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3 现有无人值班模式的优点
3.1 投资省,建设工期短
因为不需要为运行人员准备休息室、厨房等生活必需的设施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工程量和财政支出减少很多。建设一座无人值班变电站只需同样规模有人值班变电站投资的90%。常规变电站从土建、设备安装、调试到竣工送电,一般需要一年时间,而无人值班变电站只需半年左右时间。
3.2 解放了变电值班人员,便于管理
运行人员由原来的分散在各个变电站,现在统一在操作队中,人员集中,而且监盘的工作统一由集控中心负责,相对来说便于管理。运行人员不需要24小时监盘,可以使运行人员身心放松,集中精力做好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准备。而且实行无人值班,操作队的生活条件也比在偏远变电站好得多。
3.3 运行和管理费用低
新建无人值班变电站由于采用新型高压设备及完全户内式设备布置,多为免维护的全封闭组合电器,运行费用仅为常规变电站的1/10。而且,实行无人值班可以缓解人员短缺的情况,相比传统的有人值班模式,实行无人值班大约可以使值班员减少30%。
3.4 供电可靠性高,提高安全运行水平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可靠性和基础自动化的提高可极大地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和缩小事故停电范围,由于无人值班变电站不设运行值班员,且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因而可减少人员误触电事故和误操作事故。
3.5 供电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于无人值班变电站有载调压的主变压器实现遥调,无功补偿装置实现遥控,因而母线电压能维持在较为理想的水平,电压合格率在常规变电站基础上至少提高5%。
4 现有无人值班模式存在问题
4.1 时间不能保证
对于无人值班变电站因操作队员未按计划时间到位的现象很严重。主要发生在进行比较偏远的变电站倒闸操作中,操作队的人员需要开车很远才能到达站里,道路情况、天气因素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时问。其次就是涉及多个变电站的倒闸操作,而只有一组操作人员,需在多个变电站之间往返跑,而不能按时到操作现场,或者因为车辆、路况等特殊原因造成操作人员不能按时到操作现场。再就是紧急事故处理时,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耽误时间,容易使事故扩大。
4.2 操作队员能力达不到要求
因为所辖变电站多,操作队员对每一个站的运行方式和设备都要熟悉,以便快速、准确的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这样一来,原来只需要掌握本站运行方式和设备状况的值班员,现在不得不尽快掌握所有站的运行方式及设备状况,对值班员的要求提高很多。某些值班员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工作。
4.3 操作队员与工作负责人不好配合
目前很多单位都采用的是电子票。一种工作票要提前发给操作队,经运行人员审核无误后执行。由于无人值班变电站没有联网的电脑,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都要到操作队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尤其是工作现场离操作队很远的情况。严重影响工作开始时间。而且现在实行无人值班,操作队人员是回到操作队还是在现场等待很难决定。回去了,工作完工再回来需要时问,影响送电,延长了停电时间。不回去留在这里等待,如果工作出现意外情况,不能按计划完成,操作队员在这里白自浪费时间,影响其他工作。
5 基地站+集控中心模式
5.1 基本配置
鉴于目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是将所辖变电站分区分片,以地理位置为依据,将所有变电站分为几片,每一片设一个基地站,基地站设在该片的枢纽变电站上。
5.2 新模式的特点
5.2.1 运行人员负担减轻
操作队+集控中心模式下,操作队人员需要掌握所有站的情况,而基地站+集控中心模式基地站人员只需要掌握自己所辖站的情况,负担只相当于原来的1/3。由于距离上的减少,人员巡视也更加方便,可以减少巡视周期,增加巡视次数,提高巡视质量。这样,基地站的运行人员可以熟练地掌握情况,准确无误地操作、正确及时的处理事故和突发情况。
5.2.2 220kV变电站的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处理
220 kV变电站位置比较重要,而且多为网上联络。留守的一个人可以及时处理事故,报告调度、复归信号、停用保护等。需要进行倒闸操作的时候,基地站派人过来协助留守值班员操作。这样可以减少停电范围,防止事故扩大。
结束语。无人值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设备、管理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内外在无人值班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运行维护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仍将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1]蔡桂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心站无人值班方式的实现.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尚春山.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山西电力,2006年2月第一期.
[3]邹国强.电网集控中心建设与开发应用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