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冲动与价值迷失
2011-12-29宋尾
党员文摘 2011年5期
曾几何时,“城市化”还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词,现在却让人倍感无奈。从前,城市化是寄托无数理想的梦乡,如今却成了一种繁殖迅猛的病灶,滋养了焦虑、肥胖、抑郁、功利、臆想等病征的横行。人病了是因为城病了——千城一面、速度至上的造城冲动,齐头并进的标志物心态,恰恰就是城市的病征:城市形象焦虑。焦虑背后,是利益因素及根深蒂固的GDP崇拜,深层次则是城市价值理念的迷失。
近年来一些城市热衷于表面繁荣、豪华的发展模式,却忽视对百姓的服务功能。事实上,城市“贵族化”倾向不过是城市化大跃进过程中诱发的一项病征而已:建筑洋了,特色没了;档次高了,生活难了;城市大了,“空间”小了。
在如今的中国你难免会有“全球化”的幻觉,不管到哪个城市,外形都差不多。如果把城市拟作女人,原本火辣辣的重庆幺妹、嗲嗲的成都粉子、多情的湘妹子、有气质的苏杭美女、精明的上海女人,眼下都改换成同一造型——一夜变为金发高鼻、丰胸翘臀的“西洋身”。
究根问底,病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重政绩轻民生,不惜耗费公币,只求做大家看得见的。看得见的是GDP,是形象工程。而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决策与执行,最主要的主人往往是缺席者,拥有话语权的并非广大市民。
弊端由此显现,城市更像一个奇异的悖论:奢华与欠账并存,一边是城市越来越华丽,一边是丛生的蚁族与鼠族。
考核一座城,不是看它拥有多少华丽标志,而是应该问问城市的主人,他们满意吗?方便吗?幸福吗?
(刘谊人荐自《讽刺与幽默》2011年第3期图: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