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2011-12-29青木马俊
党员文摘 2011年6期
“在云端工作和生活(云计算)”,是最近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全球最大IT展CeBIT展今年的主题。这一全新的技术听起来既诗情画意,也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什么是云计算
记者一进入CeBIT展区,就被“朵朵彩云”包围,诸如音乐云端、医疗云端、政府云端等各种各样的云标志、云口号层出不穷。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恩斯特·劳尔表示,云计算被视为科技界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据展会技术专家介绍,“云计算”也称“云端计算”,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端”,就是各种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另一个是“云”,就是通过网络把资料存在世界某处的大型服务器中,不必存在自己电脑的硬盘上。
云计算的产生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用电,但我们不是每家自备发电机,它由电厂集中提供;我们每天都要用自来水,但我们不是每家都有井,它由自来水厂集中提供。这种模式极大地节约了资源,方便了生活。那么计算机资源是否也可以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大众呢?云计算就是这样一种思路。中国信息专家项立刚告诉记者,云计算并非是专门针对普通大众的,但如果从普通人如何使用它的角度来解释可能更容易理解。他举例说,就好比一个人有台性能很好的电脑,但通常他只能自己用,而云计算可以让电脑性能不好的另一个人通过网络分享前者电脑的优越性能。也就是说,未来在网络非常通畅的情况下,人们可以不再需要拥有运算和存储性能非常高的电脑,只要用相对低端的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然后连接网络上的运算和存储中心,就能实现和高性能电脑相同的功能。
听音乐、去医院都能用上
云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很广。在美国,云计算被看作中小企业和政府削减新软硬件开支、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维维克·昆德拉呼吁在2015年之前将政府的2100个数据中心至少削减掉800个,还要求各级政府将部分工作转移到商用、个人以及政府用云计算系统上。据报道,美国农业部已购买了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将大大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效率。一般情况下,病人就诊的程序是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等,这些都需要排队。更繁琐的是,如果病人需要换一家医院看病,这个程序要再重复一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端医疗可以使患者的信息在得到授权的医生和医院之间共享,不管病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病人的电子医疗记录或检验信息都将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而不在某个医院单独的IT系统中。这将形成各医院患者信息大联合的景象。
此外,“音乐云计算”还可以让用户将存储在云端的音乐在自己的手机、电脑和电视上进行播放,无需再费时费力从电脑中下载并拷贝到终端设备上。
云计算还称不上完美
当然,云计算并不完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现在每朵云都不一样,没有标准,一旦使用了某一朵云,就很难搬到另一朵云上。其次,云计算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项立刚表示,云计算完全依赖于通畅的网络环境,一旦出现断网或网速大幅下降,就会导致服务中断。云计算可能很难完全保证数据安全,因为作为用户,他只是与提供云计算的公司打交道,并不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保存在网络哪个地方的硬盘上——如果对方硬盘损坏怎么办?另外,即便是对本地电脑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也时常发生商业机密数据泄露的问题,那么又如何保证放置在别处硬盘上自己的机密数据的安全呢?最后,云计算平台无法识别用户的目的,无法区分计算任务是合法任务还是非法任务,这些都是云计算要面对的信息安全挑战。
(邱宝珊荐自2011年3月7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