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官员的粉丝时代

2011-12-29林天宏郑宇钧李静睿

党员文摘 2011年6期

  在中国数量庞大的官员群体里,金中一原本算不上什么引人注目的人物。这个浙江省海宁市——一个县级市——的司法局局长,只是现实世界里那些不计其数的低职位官员中的一个。
  但在互联网世界里,他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曾有媒体评出“微博界中国最具影响力官员20强”,这个普通的科级干部位列其中。截至2011年3月29日,金中一的新浪微博已有粉丝80828人。
  在这份名单里,不仅有金中一这样的低职位官员,也包括一些省部级高官。但这份20强的名单所遵循的标准,并不是中国官场惯常的级别高低。除了这些官员微博吸引的粉丝数外,还有他们发布的微博数量、转发数以及评论数,以此来检测一个官员微博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新浪微博中,已经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已经有1300多人,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也有2000余家,涵盖了公安、交通、旅游、宣传、司法、计生等各个部门。
  “开个微博很简单,注册个账号就好了。”金中一表示,“但官员想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真正地融入微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微博不伺候官腔
  2009年9月,自称“好尝鲜”的金局长,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
  这个时候,金中一的微博多以记录工作行程为主,有时候还穿插一些上级领导的讲话和指示。“说官话、打官腔”带来的后果,就是粉丝数明显下降,这让他心疼不已。
  “我开始意识到,微博世界有自身的规则,把官场的那一套东西带进来,是不合适的。”金中一说。
  某微博运营商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初进入微博的许多官员,也都像金中一一样,将原本的官场文化带进了互联网,“官腔十足,套话、空话连篇”。而且,不少官员都会向工作人员提出要求,及时帮助他们删除微博上网友的负面评价和一些对仕途不利的信息。
  另一家微博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一次,他们曾为某地的官员集体开了微博,按照互联网的惯例,通常是按照姓氏笔画或者点击率来排名,但对方要求按照领导级别高低来排列。
  许多官员和政府机构开了微博以后,并不在意自己的活跃程度,他们甚至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不让网友说话”。这也让这些负责官员微博维护的运营人员很是头疼:“网络讲究的是平等和互动,没有了这些东西,那还叫微博吗?”
  但这些官员们也有自己很在意的东西——粉丝数量的多少,是他们衡量自己微博“最为重要的指标”。许多官员一条微博都不发,却成天联系这些工作人员,要求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为他们增加粉丝数。有官员直接说:“微博的粉丝数量也代表了我们的政绩,粉丝越多,我们越好向上面交差。”
  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通常会告诉那些要求增加粉丝的官员,该怎么样“经营”自己的微博——“要说人话,面对负面的评价要有雅量,要及时公布有用的信息,经常回复网友们的问题……如果能放下姿态,以遵守微博规则的方式融入微博,根本不用担心粉丝数量不够多。”
  现在是粉丝时代
  在经历过失去粉丝的“郁闷”之后,金中一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微博定位。如今,这个官员已经发布了4000多条微博,和网友们展开积极的互动。
  在自己的微博“中一在线”里,金中一会耐心解答网友们的问题,有时候,他也会对政府在具体行政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提出直接批评,他甚至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和私信,“随时接受网友们对法律问题的咨询”。
  人们也能从微博里,看出这个官员作为常人的一面。他总是自称“乡下人”,会和网友们讨论小馄饨和肉丸子究竟哪一个好吃,他公布了自己的家庭收入,甚至,他鼓动自己70岁的老母亲也开了微博。
  2011年3月28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评出十大官员微博,作为官员微博的“上乘之作”加以推荐。这些官员都是些市局级以上的高官,级别最高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还有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等人。
  尽管他们的级别比金中一高了很多,但综观这些官员的微博,均有共同之处。
  以蔡奇为例,他是国内第一个实名上微博的副省级官员,在资料栏中,蔡奇填写的个人行业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公务员类”。然而在微博上,他为自己贴了“苹果控”、“微博控”、“老童鞋”这样的时髦标签。他谈论的话题十分广泛:看到奥巴马戒烟的新闻,他说领导干部要学奥巴马;英国首相为送孩子上学而推迟内阁会议时间,他说这体现了人性化操作和制度的弹性;唐骏“学历造假门”,他劝唐骏痛痛快快公布事实的本来面目;杭州萧山机场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他说国家应该去研究并作出合理解释。
  就像是为了和传统意义上组织部长的形象告别,蔡奇在微博中不仅公布了自己的QQ号和星座,还不时有工作之外的浪漫之语。2月14日那天,他在微博中写道:“何谓情人?就是互相有感情的人。杭州情人节送给大家的礼物是小雪花。祝同学们情人节快乐!”大概为了担心特殊的日子引起误会,他稍后又说:“情人节的唯一礼物,是收到有开复老师签名的专著《微博改变一切》。我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看似简单的140字微博,在开复老师的眼里是如此奇妙,是能改变一切的创意空间。”
  微博上的亲切面孔,让这位组织部长赢得了大量粉丝,有网友评价道:“这样的官话,我们爱听。”
  在今年“两会”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也开了自己的微博,成为中国微博界级别最高的官员。从当天晚上8点30分到第二天凌晨1时许,有数百名网友在张春贤的微博留言,张春贤回复了其中十人,在休息之前,他还和一个网友说了“晚安”。
  面对热情的网民,蔡奇曾在微博中这样感慨:“现在不是权势的时代,而是粉丝的时代,在充满草根色彩和民间化表达的微博语境里,如果官员讲官话大话,必将失去网民的关注。”
  当然,也有网友对官员开微博提出质疑。有人就曾当面问过金中一:“你天天发微博,会不会影响工作?”
  金中一这样回复道:“网络也是一个社会,官员就要与网民做朋友。要说实话,说真话,说人话。沟通多了,理解也多了,慢慢地就会聚起一定的公信力。这样,官员就能在网上树立起自己的正面形象,这本身也就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公私身份的纠结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现已调任云南省红河州委常委兼宣传部长的伍皓,是在微博世界引起最大波澜的中国官员。他的新浪微博从注册之时起,就一直处于被众多网友“围观”的境地。他在微博上被网友们戏称为“五号”,在现实世界中还被人用几百张“五毛”砸过,又卷入了引发轩然大波的意欲状告媒体人李鸿文的事件。因为骂声太多,伍皓甚至几度表示要“自愿自动自杀式关闭”微博,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在多次改名后留了下来,他现在的微博名为“伍皓红河微语”,粉丝数接近三十万。
  虽然“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的名言曾经让伍皓获得诸多赞誉,但是他也在微博上感慨:在网络上确实很难区分公务身份与个人身份,这给他带来许多困扰和压力。不久前,他刚刚宣布“很多网友批评我在微博里谈自己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已表示改正,以后只发宣传云南的微博。”他在微博上发的最后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是自己在北京不小心丢了手机,却幸运地被酒店员工大费周折地还了回来。大概因为同样的压力,蔡奇的微博开在了用户更少的腾讯上,其实他之前在别的门户网站也开过,“也知那里的分量。但考虑不想太张扬,安静些好,也就留在腾讯了”。
  围观改变中国?
  “围观改变中国”,是微博世界中最为响亮的口号。作为长期观察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学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对于火热的官员微博有更为冷静的评判。在胡泳看来,很多官员在注册微博时,抱着某种美好的想法,因为中国官场与民间确有隔阂,微博的媒介属性决定了两者之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直接沟通。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和胡泳的判断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异。他谨慎地表示,目前中国官员微博是“形式大于实质”,因为“官员微博最大的意义是公布政策的决策过程,但是现在几乎还停留在决策结果的解答上”。但周庆安也在考虑,政治生态有一个步骤问题,必须先让他们站出来,先允许他们说说官话,再说老百姓愿意听的话。
  (邱宝珊、金卫东、张源荐自《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