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
2011-12-29
中国教师 2011年19期
编者按:
广东省曾在2011年3月份提出,将在省内进行试点,对中小学女生实施女性教育。自此之后,一股围绕“女性教育”是否该提倡的争论之风便席卷而来,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为“女性”叫屈平反。于是,女性教育成为各界人士主要讨论的焦点。女性教育到底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群体有偏见的阴谋,还是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善举?女性教育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女性的独立意识、提高女性的“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觉悟、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价值观,还是传承中国文化的“女德”特色;是提倡性别教育,还是公民教育?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女性教育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只不过历史车轮转到今天,历经古代女性奴化的附属地位、近代女性解放的“觉醒”运动、当今社会呼吁的“男女平等”三大阶段,其本质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身为女性的笔者深感这段历史变革的艰难与时代进步的伟大。诚然,这些社会现象反映出的问题也表明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所能承担的任务,还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参与。尽管女性教育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以往的探讨还远不够透彻,比如要不要开展女性教育,女性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未来出路在哪。我们有太多的问题,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期《热点争鸣》一改以往两方观点争鸣的报道风格,放开话题,博观约取,除了再议中小学推行“女性教育”是否可行,也通过采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郑新蓉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博士,来帮我们共同审视“女性教育”,力求从更高的层面、用更科学的态度、汇集更多的专家审视女性教育,以期更加接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