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苏区的赤色邮政
2011-12-29陈珍
党史纵览 2011年1期
中央苏区邮政是今天人民邮政发展的开端和基石。苏区邮政是在步哨、传山哨、交通站以及没收国民政府邮局系统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它随着革命武装的胜利而诞生、发展、巩固和壮大。
1931年9月,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革命根据地日趋巩固。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成立。为适应日益增多的邮政通信需要,1931年底,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简称中央邮政局),专门为中央机关和民众服务。
1932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九次常委会专门研究讨论了根据地内的邮政问题,会后,责成内务部负责对邮政工作进行整顿。
4月13日,以何叔衡为代部长的内务部发布第一号布告:决定建立邮政总局,统一发行邮票。随后又发出训令,对如何进一步整顿邮政、邮政经费及组织办法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22日,人民委员会第十二次常委会决定由杨岳彬出任邮政局长。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和协调各区的邮政工作,24日至27日,召开了由各县邮政局长以上负责人参加的闽、赣两省邮政联席会议。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的邮政工作,制定了统一的邮政规则和实施办法,对新的邮路干线的开设做了具体规划,并决定从5月1日起执行新的规定。
中央苏区的邮政有一套严密的管理系统和明确的邮路干线。邮政总局在内务部的具体领导下,在各省设邮政管理局,各县城按地域的宽窄、军事交通的需要与否,分设甲、乙两种邮局。县以下设分局或邮政代办所,局所之间的距离,主要干线15公里至20公里,支线为30公里至40公里。中央苏区按军事重心和交通要道的位置,以瑞金和长汀为中心,共开设了6条邮路干线:即瑞金—宁都—广昌;瑞金—胜利—兴国—万泰;瑞金—会昌—寻邬—安远;瑞金—长汀;长汀—上杭—永定;长汀—新泉—龙岩。同时还开设了其他邮路支线。这些干线和支线邮路的开设,保证了中央苏区邮路的畅通。
邮政总局成立后,立即着手邮票的设计和印刷工作。中央苏区的第一套邮票由中央政府总务厅的黄亚光设计,一套三枚,有半分,壹分、叁分3种面值。后又发行了贰分、伍分、捌分、壹角4种面值的一套邮票。
中央苏区邮政信函分为4种:剪角信(限印刷品),邮票1分;便信,邮票3分;单挂号8分;双挂号1角6分。各局所每天上午6时半、中午12时半两班互递,节假日平信停办,普通快信和特别信照常传递,遇有军事要件则随到随送。
中央苏区对红军指战员及家属间的通信一律实行免费优待。他们的信件分别由部队直属机关和当地政府盖章,即可寄出。后又将红军战士免费戳记改为“红军家信免贴邮票”字样。这一传统规定一直被沿用至今,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对子弟兵的关怀。
中央苏区在招收邮务人员时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对从前闽、赣两省的邮务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查和审核,而后决定是否留用。新录用的邮务人员,首先要求政治上可靠,主要招收那些忠实于革命的工农群众。具体的程序是,由群众团体推荐,当地政府担保;其次是忠于职守,体格健壮,乐于吃苦。
1932年,苏区正式成立了邮政工会,全体邮工订立了集体合同。政府明文规定,邮工每月的薪水最低8元,每年递加1元。每天工作8小时,超过工作时间每小时增加7分5厘的工资。连续工作半年以上者,可休息两周,如不休息则工资加倍。政府的关怀,充分调动了广大邮工的工作积极性。1933年6月,苏区邮工广泛开展了革命竞赛活动,为昼夜传递距离超过90公里而努力。7月,又开展了节省运动,动员全体邮工节约工资伙食,将6月份工资及以前存的全都拿出来,捐助给前方的红军将士。8月,他们又集体在《红色中华》上发表文章,主动要求在一年内既不休息,也不领取加倍工资,以支援前方的战争。
为适应苏区军事斗争的需要,1932年7月,内务部又将原来的6条邮路干线,扩展为15条特别快递。即瑞金—胜利—兴国;瑞金—石城—广昌;瑞金—宁都;瑞金—于都—赣县;瑞金—会昌—重石—信丰(临时线);瑞金—汀州;会昌—寻邬:汀州—河田—旧县—白河;白河—上杭—永定:白河—龙岩;胜利—宁都—广昌;兴国—万太—公略:兴国—永丰—乐安;兴国—于都—会昌;兴国—赣县。这些快线的开通,不仅保证了根据地内邮政的畅通,也充分体现了邮政为军事斗争服务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央苏区赤色邮政的建立及其发展,不仅为苏区人民邮递信件、包裹、报刊提供了方便,而且在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中,胜利地完成了党政军的通信任务,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后,部分邮政职工和中央后方办事处一起,坚持斗争到1935年1月,后改为秘密交通。其余则随红军长征北上,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邮政事业保留了骨干,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