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纪录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奋力开拓——中共十七大
2011-12-29李兰保
党史纵览 2011年12期
2007.10.15——10.21 北京 代表人数2270人 全国党员7330余万名
○李兰保(安徽)
非凡五年铸辉煌
历史的车轮,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着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宏伟的事业,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中被不断向前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年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年来,一根主线清晰鲜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促进社会和谐。
牢记党的庄严使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5年来,一种作风在全党得到进一步倡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理论飞跃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原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延伸。理论的创新和飞EUvgPN+5FV9WxG1lriyT6XzdWhQyjFh905rGETpCsWw=跃为十七大的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0月9日至12日,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更大差额选举,扩大基层比例
在十七大召开之前,选举出符合中央规定要求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对于开好大会至关重要。
2007年8月2日,中共7000多万党员历时3个月、通过差额选举方式选举出的2217名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布。此次选举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就是以更大差额选举十七大全国代表。全国38个选举单位中,代表的差额比例一般都超过了15%,与十六大相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
选举差额比例的一提升,给了参加选举的党员更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从候选人中好中选优。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万军说:“作为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几个着力点之一,差额选举有利于拓展选举视野、提升选举质量,使代表选举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实际上,十七大代表的选举过程,被众多党内外人士视为中共有序扩大党内民主最为有力和生动的例证,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成功实践。”
由于中共党员总数比十六大时增加了约600万,十七大代表的总数也相应增加了近100名。为保证十七大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此次选举在代表产生程序、代表条件、代表结构、代表质量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确保最大范围的党员参与和最合格的候选人当选。
重庆市银监局涪陵分局二支部书记邓献华对这次选举有着深切的感受:“在代表产生的每个环节中,上面不提建议名单,完全由我们大家推荐提名和选举,充分尊重了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
这一被邓献华描述为“毫无框框”的自由推荐和提名代表的做法,成为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电子屏、电视、互联网……传统和现代信息手段都被调动起来,把与选举进程有关的信息及时发送给每一位党员。
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乡的“船老大”刘友国是从渔船上的高频率对讲机中,得知十七大代表推荐提名的方式。
河南开封市顺河区宋门南街社区党员唐建波常年在外务工。接到社区党支部的通知后,他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了自己推荐提名的人选,并附上了“行使民主权利,倍感光荣”的感言。
统计数字显示,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参与率在99%以上,党员参与率在98%以上,与十六大时相比均有提高。十七大代表来自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工人、农民、军人、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干部,也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代表。
通过这种方式选举出来的十七大代表,无疑是共产党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的声音将最大限度地反映广大党员和人民的呼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结果。
此外,在代表选举中还增加了基层代表的比例。
十七大代表名单刚刚公布时,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锦城社区的居民就高兴地庆祝起来——他们推荐提名的女民警汤敏成功当选。汤敏是当地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为下岗职工找工作,为辖区老人租房,送迷路儿童回家……类似的事情在她身上数不胜数。“她能当选,我们打心眼儿感到满意。”锦城社区居民任金宝兴奋地说。
在2217名十七大代表中,28.4%的代表像汤敏一样,在一线生产和工作,在省区市和中央企业系统,他们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30%。
为保证代表的广泛代表性,根据规定,每一名代表都要经过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并公示、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代表选举等一道道程序。
拓宽代表的分布范围,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强化党的执政基础。随着民众整体民主素质的提高,基层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也在提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格局下,扩大基层代表的比例更加有利于广泛反映社会问题,有利于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盛世盛会,隆重开幕
10月15日,辉煌与荣光,梦想与希望,金秋的北京就这样被点燃。
上午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帷幕。大会由吴邦国主持。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全体代表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的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吴邦国宣布,党的十七大应出席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共2270人,实到2237人。
胡锦涛健步走上报告席,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全神倾听报告的代表们时而凝思、时而低头记录,数千名中外记者,则忙着把开幕的盛况实时传递给全国、全世界。
报告共分12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胡锦涛在报告中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告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清晰地勾画出了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报告中,“科学发展”出现70多次,“民主”出现60多次,“改革开放”出现30多次,“民生”、“共享”更是随处可见。
代表感言:“十七大报告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当前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只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战无不胜的力量,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5日至21日,大会通过了胡锦涛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6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7名。
15日至21日,从人民大会堂到代表团驻地,从会场到大街小巷,这7天里的一幕幕,留在了2200多名党代表的思索中,留在了全国7300多万名共产党员、13亿人民的心中,也留在了全世界关注着中国的眼睛里。这是盛世盛会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投下的剪影;这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崭新的姿态。
会场内外的那些精彩瞬间
花絮之一:李肇星开口索照片,反串问记者
每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前的李肇星,几乎都是记者镜头捕捉的对象。这位已经从中国外长的职位上退下来的风云人物依旧笑容满面,出现在中共十七大的预备会议上。
有代表要求与其合影,李肇星乐呵呵地配合,看到中新社记者手中的相机,李肇星主动要求给他拍张单人照。
镜头中的他,腰身挺直,笑如春风。留影之后,李肇星更主动递上名片,叮嘱记者一定把照片给他寄去。
李肇星虽然已经离开外交部长的位置,但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陈水扁坚持推动‘入联公投’,您有什么看法?”有台湾记者抛出问题。
“那你的看法呢?”李肇星反问道。这位记者没料到李肇星竟反串记者采访自己,一时语塞。
看到记者面露窘色,李肇星说:“你应该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都只有一个祖国。作为一个中国女孩,你应该有自己的看法。”
花絮之二:“小巷总理”侃侃而谈,吴仪合影“重女轻男”
吴仪与国务委员陈至立均是十七大福建团的代表。15日下午,因为她们的到来,福建团的讨论现场气氛更为活跃。
十七大基层代表林丹供职于福建福州东街街道军门社区。15日,在十七大福建团的讨论现场,她自我介绍时语言活泼大胆,自称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小巷总理”,而此时在她的斜对面,正坐着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吴仪点名要“小巷总理”头个发言,而“小巷总理”则亦就事无巨细的社区工作侃侃而谈。听到这些来自基层最真实的声音,吴仪频频点头,并虚心表示:要向“基层总理”学习。
与两位“中央首长”合影,是诸多基层代表的朴实心愿。一位女代表在做自我介绍时更是大胆表达了这个愿望。
讨论会后,吴仪与陈至立没有让大家失望,先是与全团代表拍了张“全家福”。随后,吴仪、陈至立及前排就座的代表又与全体女代表拍了一张合影。接着,吴仪干脆将所有男代表“冷落”一旁,专门与女代表单独合影,福建团的诸多女代表于是就拥有了与吴仪合影的珍贵“双人照”。
花絮之三:“唱的比说的好听”,代表即兴歌唱十七大
自称“歌有一箩筐”的十七大代表雷金花是能歌善舞的畲族姑娘。在15日十七大福建团讨论现场,这位少数民族代表发言时穿插了三首歌曲,都是其自编自唱。歌词朴实无华,却句句贴近现实,“种粮不用交公粮,没钱可以上学堂,千元以下有低保,生了大病党来帮”。
福建团另一位来自文艺界的代表王少媛同样亦是“说唱并举”,一段莆仙戏婉转悠扬,艳惊全场。难怪诸位不能献声的男代表齐声赞叹,这些女代表真是“唱的比说的好听”。
10月16日下午,浙江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讨论十七大报告,并对中外记者开放。在正式讨论前20分钟左右,很多代表就满脸笑容来到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吴凤花、蓝晓娟等几位兴致很高的女代表更是现场编词作曲,用歌声抒发自己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感受。
“十七大精神放光芒,我心情激荡把歌唱。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文艺春天又来到。德艺双馨是天职,共唱和谐福满堂。” 梅花奖得主、越剧演员吴凤花首先自告奋勇,在代表和中外记者面前唱出这自编的曲段。越剧独特的曲调韵味结合体现代表们心声的内容,引来了阵阵掌声和喝彩。
排球运动员周苏红也主动站出来,深情地唱了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她说用这首歌既是表达对今年女排成绩欠佳的遗憾,更是表达对明年奥运会女排再次辉煌的信心和期待。虽然不是新编词曲,但是她的表白却同样感动了现场其他代表和记者。
随后,郑雪君等代表也一展歌喉,表达了参与十七大的激动心情。在欢歌笑语中,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畲族代表蓝晓娟却一直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原来,她正在现场编词作曲,用最具民族特色的词曲来表达家乡人民的心情、表达十七大带给她的信心。
很快,她的歌声就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里婉转绕梁,歌词翻译成汉语的大致意思是:“北京十月红似火,景宁畲民乐纷纷;社会主义领导好,人民生活会更好。”
科学发展,奋力开拓
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总是以思想、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为先导。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到了新的起点时,科学发展观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7天里,从听取大会报告到分组讨论,出席十七大的2000多位代表结合报告热议科学发展观,说理解,话感受,提建议。科学发展观将大会和会外亿万群众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必须尽快把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武装到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践表明,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正在给中华大地带来勃勃生机。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建设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出席十七大的代表们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和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的重大成果。一经提出,它很快就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十七大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有力推进中国经济社会迈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十七大报告回答了发展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怎样才能实行科学发展,以及发展成果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新”,更体现了“深”。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发展是最大的政治,稳定是最大的责任,纪律是最大的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抓住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十七大制定的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有新突破,在推进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科学、不和谐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在科学发展中强调社会和谐是非常必要的。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刻苦学习、埋头苦干”——十七大报告中两处提到的“埋头苦干”显示科学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是,科学发展、永续发展已然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共同创造富国强民的新时代,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胡 北)